在2010年9月結束的德國柏林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IFA 2010)上,中國參展商在參展過程中再一次遇到了知識產權問題,尤其是集中在MP3產品的知識產權上。雖然與上一屆IFA相比,因為知識產權的所引起的軒然大波相比有所緩解,但是仍然有相關案例額的發生。中國參展商出國參展因為展品所引起的知識產權問題已經屢見不鮮了。2006年10月,在法國巴黎舉辦的世界制藥原料展覽會上,我國3家企業被指控專利侵權,法國有關部門隨后對這3家企業展開了司法調查。同時參展的我國其他醫藥企業由于對當地法律制度不了解,心中沒底,全部“棄柜”回國,反而造成了我國企業都有侵權嫌疑的惡劣影響。2007年3月德國漢諾威電子展(CeBIT)上。我國不少于20家MP3生產企業的展品因涉嫌專利侵權被德國海關查扣,理由是這些公司使用的MP3技術在歐洲是受專利保護的,這些企業來到歐洲賣貨卻沒有向有關專利管理公司交納專利費,因此遭到查扣。同樣還是德國CeBIT展會,2008年被查殺的51家參展商中,24家來自中國內地,12家來自臺灣,3家來自香港。
知識產權雖是一種無形財產權,但卻是現代經濟社會的重要法律概念,也是國際經貿往來所必須遵循的基本法規之一。我國政府早已承諾,恪守保護知識產權的有關國際公約及雙邊協定,充分承擔保護知識產權的國際義務。
雖然中國政府承諾遵守知識產權的各項國際義務,但是中國企業出國參展涉及知識產權的問題卻頻繁發生。這種想象之所以再三的發生,一方面是由于發達國家甚至是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越來越關注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國一些企業出于競爭壓力或者是思想觀念上的不重視,疏忽了知識產權問題的嚴重性,甚至對知識產權問題心存僥幸,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企業缺乏自主創新意識,不舍得在產品研發方面投入成本,以模仿他人的產品為樂。有些國際知名的展會對于中國企業參展有著嚴厲資格審批,無論是對于中國的參展企業還是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都是不利的。
面對中國出展企業頻繁的遇到知識產權問題,無論是對于參展商,還是組展商來說,都要承擔起相應責任,以求盡量避免類似的情況。作為參展的主體參展商,在選擇展會、籌備展品、現場布展乃至展會實施等所有環節,務必高度重視展品及其樣本所涉的知識產權問題,切實做到:不籌備、不發運、不擺放任何涉嫌侵權、仿冒或來路不明的展品及其樣本。中展國際展覽公司的市場部副經理向記者介紹說,參展商必須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識,多了解各國對于知識產權的法律法規是非常重要的,還有非常關鍵的是積極建立企業內部的自主創新機制。
除了參展公司要做出相應的努力之外,作為組織企業出國參展的組展公司(其中很重要的參與者是貿促會)也要從各個方面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首先,在前期工作上要加大知識產權保護的宣傳力度。很多中國企業的侵權行為是觀念淡薄和法律知識缺乏所致,他們并不知道自己的行為實際已經構成了侵權,而且對于一些產品外觀上的模仿,甚至連司法界也很難界定其是否屬于侵權。組展商應該提供一定的協助,譬如展前發給企業相關資料,或者通過案例提醒展商,使其意識到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嚴重后果,從多方面提高參展商的知識產權意識,避免一部分侵權行為的發生。為切實幫助企業加強出國展覽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努力提高組展單位和參展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侵權糾紛解決能力,針對我國參展企業以往赴歐洲參展遇到的知識產權問題,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和中國貿促會協商于2010年7月12日在溫州舉辦“出國展覽知識產權培訓班”此次培訓邀請商務部條法司、貿促會法律專家、德國法學專家和出國展覽組展單位專家上課。對于參展和組展企業來說,這樣的培訓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其次,宣傳的作用相對有限,部分企業仍會抱著碰運氣的心態,帶侵權產品出國參展;因此組展商必須采取更有效的方式防患于未然。譬如組展商在招展時所做的“參展企業資質審核”工作就非常重要;組展商在展前要求參展企業提供相應的證書,由專家進行審核,堅決杜絕有侵權行為的企業參展,表面上看這是對中國企業的限制,但實質上卻是保護了大多數中國參展商的利益。此外,現在有些專業組展商已經開始著手建立中國展商出國參展檔案,將有“侵權前科”的參展商列入“黑名單”,不輕易給予企業出國參展的權利,這無疑是對中國展團整體形象和參展權利的保護。
最后,出國參展中涉及到的知識產權問題非常復雜,而溝通的障礙、法律的差異以及展期的短暫又無益于幫助當事各方解決問題,因此組展商應該盡可能提供一系列支持性服務,例如組展商可以組織律師團出席一些規模較大的展會,以及容易涉及侵權問題的展會,第一時間為展商提供現場咨詢和糾紛調解服務。企業出國參展不僅代表個體企業的形象,也代表整個中國的形象。在展覽會中遇到知識產權的問題,反映不僅僅是個別企業存在的問題,也是整個中國企業存在的問題。隨著中國在國際舞臺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國際化參與程度越來越高,企業作為參與國際化競爭和經貿活動的主體,要增強法律意識,了解各國對于知識產權的法律差異性,以便更好的參加大型展覽會,達到參展的效果。最關鍵的是要加強自主產品的創新意識,擁有完全自主的知識產權,打造有中國特色的產品,相信沒有人敢拿著侵犯知識產權的旗號來實行貿易保護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