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調整種植結構,發展高效農業,近幾年來,筆者試驗示范了春紅薯一越冬甘藍種植模式。該模式投資少,管理簡單,經濟效益高。特別是越冬甘藍收獲時正值露地菜青黃不接、設施蔬菜價格高企之季,又因其病蟲害少,幾乎不噴藥,為無公害產品,故需求大賣價好。該模式667m2日光可實現效益4000元以上,成為豫北地區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一條新途徑。
1 茬口安排
春紅薯于4月下旬定植,10月中旬收獲;越冬甘藍一般于9月25日至10月5日播種育苗,11月上旬定植,翌年4月上中旬收獲。
2 春紅薯栽培
2.1 選擇品種
最好選擇脫毒種苗,紅薯脫毒后具有產量高、品質好、抗性強、收益大等特點的品種,一般可增產20%左右,如豫薯13號和梅營1號。
2.2 培育壯苗
667m2大田需種薯75kg,每m2日光苗床排種密度為20-30kg,3~4m2苗床即可供應667m2大田所需薯苗。于3月中下旬,選擇無病無傷的整齊薯塊,用多菌靈300倍藥液浸種5min(分)后,將種薯均勻斜排在大棚內的苗床上,覆土1cm左右,然后澆足水,覆蓋地膜,加蓋小拱棚。苗床土溫控制在25~35℃。幼苗出土以后,要及時揭去地膜,保持地溫24-28℃、床土相對濕度70%-80%。齊苗后,晴天10:00-16:00可掀起小拱棚棚膜煉苗。剪苗前4~7d(天)停止澆水,晴天大放風,使薯苗適應大田環境。苗長7~8節時即可剪苗移栽。剪苗時,離床土3cm處下剪,剪口要平。隨剪隨栽。每次剪苗后都要隨水追施尿素。壯苗標準:苗齡30-35d,葉片舒展肥厚,色澤濃綠,100株苗質量750g以上,苗長20~25cm,莖粗約0.5cm。無氣生根、病斑,節間短,乳汁多。
2.3 施肥整地
選擇土層深厚、肥力中上、排灌方便、有灌溉條件的地塊,667m2施土雜肥4000kg,草木灰150kg,過磷酸鈣50kg,深耕細耙,之后起壟。采用單壟單行栽培方式,壟距60~80cm,壟高30cm。起壟前,677m2用1.5kg辛硫磷顆粒或90%敵百蟲晶體拌細土均勻撒人壟心。起壟時要做到壟形寬大,壟溝窄深,壟面平。壟土踏實、無硬心。
2.4 適時栽插
在4月20日前后,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5℃,5~10cm地溫穩定在17℃時即可定植,春紅薯栽植株距25-30cm.667m2栽插3000-3500株。栽插前要將壯苗、弱苗分別種植,防止發育早晚不一致,造成大苗欺小苗的現象。栽時采用平栽或斜栽,不能垂直栽苗,栽植深度5-6cm,使地表外留3-4片葉為好。對于徒長苗可從根部截去一段,留20cm左右栽植為好,既可減少病害,又可防止風吹倒苗。
2.5 田間管理
2.5.1 查苗補缺栽后3d就應及時查苗補苗,將死苗、弱苗拔掉,補栽健壯新苗。補苗時要避開烈日照曬,選擇下午或傍晚進行。補苗后要澆水,以利于新苗成活。
2.5.2 中耕除草薯苗栽植后,667m2用150g乙草胺對水50kg均勻噴灑地面防草,噴藥時要加防護帽,防止藥液噴到薯苗上:紅薯栽后30d左右要中耕除草,培土扶壟。
2.5.3 藤蔓管理進入雨季,雨水多時容易導致薯蔓生根旺長,消耗養分,應提蔓斷根,做到提蔓不翻蔓,斷根不移位,保持其自然空間分布。并于7月初雨季來臨前,667m2噴施50-70g15%多效唑1000倍液,每隔15d噴1次,連噴3次。根據品種特性、水肥條件、莖葉長勢等靈活掌握用藥量。
2.6 病蟲害防治
主要防治紅薯葉甲、紅薯麥蛾、甜菜夜蛾、斜紋夜蛾等葉面害蟲,可用敵殺死1000倍液或80%敵敵畏1000倍液噴霧防治。
2.7 適時收獲
紅薯無明顯成熟期,可視結薯狀況和市場行情及時收獲。紅薯在地溫15℃時停止生長,薯塊在10℃以下時間較長會發生冷害。窖貯紅薯應在霜降前收完,及時人窖,以免受凍害。
3 越冬甘藍栽培
3.1 選擇品種
品種是越冬露地甘藍能否栽培成功的關鍵。選用抗寒力強、耐抽苔的冬春1號、冬春2號和四月獲專用甘藍品種。
3.2 培育壯苗
3.2.1 整地建床 育苗床應選擇2-3年未種過十字花科蔬菜、地勢高、排灌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塊。苗床播前進行深翻,結合翻地667m2施有機肥(土雜肥)1500kg。整平做畦,畦寬120cm。苗床與大田面積比為l:15。
3.2.2 播種豫北地區9月25日至10月5日為適宜播種期。播前摟細整平畦面,將畦面澆透,待水滲下后,將種子用細土摻勻,撒于畦面,再覆0.5cm厚細土(以看不見種子為宜)。一般3d可齊苗。
3.2.3 苗期管理 出苗前后根據天氣預報,雨前在苗床上臨時覆蓋農膜,防止大雨沖淋。幼苗2葉1心時定苗,苗距6cm。苗期若有菜青蟲危害,應及時用蘇云金桿菌乳劑500-8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防治。壯苗標準:苗齡35~40d,具有5-6片真葉,葉色濃綠,葉片肥大,節間短,莖粗,不徒長,幼苗整齊,根系發達。
3.3 施肥整地
10月下旬紅薯收獲后及時騰地深翻,結合翻地要施足基肥。一般667m2施有機肥(土雜肥)4000kg,尿素20kg,復合肥40kg。整平耙細后做畦。
3.4 適時定植
在11月上旬按照平均行距50cm、株距33cm開穴,穴深5-6cm,每穴放苗1株,然后澆水,待水滲下后覆土平穴,覆蓋地膜,若加蓋小拱棚效果會更好。
3.5 田間管理
3.5.1 查苗補苗定植后要及時查看苗情,發現死苗及時補栽。
3.5.2 澆足封凍水一般在12月上旬(大雪節氣前后)根據天氣預報。在寒流到來之前澆封凍水,此水是確保甘藍安全越冬的關鍵,一定要澆足、澆透。
3.5.3 施返青肥,促生長立春后,天氣逐漸轉暖,甘藍開始返青。要及時施返青肥1次,667m2施尿素10kg,配合施肥可視土壤墑情澆1次水。2月中下旬破膜放苗,地膜開口處隨即用濕土封好。
3.5.4 結球期肥水管理3月份進入結球期,一般7d左右澆1次水,結合澆水分別于結球前期和中期667m2追施尿素15、30kg。畦面保持見干見濕。收獲前10d停止澆水,以防甘藍開裂。
3.6 適時收獲
種植越冬甘藍切忌貪大棵,一般在4月上中旬單株凈菜達到1kg,即可視甘藍生長狀況和市場行情適時采收上市。
4 經濟效益分析
春紅薯一越冬甘藍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模式,一般667m2春紅薯產量4000 kg左右,產值2800元左右,除去種薯、肥料及人工等投入1100元,可獲純利1700元以上;越冬甘藍667m2產量3500kg左右,產值可達3500元,除去種子、肥料及人工等投入1200元,可獲純利2300元以上。2茬合計可獲純利4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