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椏柑產(chǎn)量的不斷增加,椪柑鮮果集中上市的矛盾日漸突出,椪柑貯藏是延長供應期、穩(wěn)定售價、實現(xiàn)果農(nóng)增產(chǎn)增收的重要措施。為了探求防腐保鮮劑對椪柑貯藏保鮮的效果,我站對幾種常用保鮮藥劑進行了試驗,現(xiàn)將試驗結(jié)果總結(jié)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直徑為55~75毫米的椪柑
1.2 處理
①處理A:咪鮮胺10毫升+2,4D 1克,對水5千克
②處理B:戴唑霉5毫升+2,4D 1克,對水5千克
③處理C:百可得5克+萬利得5毫升+2,4D 1克,對水5千克
④處理D:百可得5克+撲霉靈5毫升+2,4D 1克,對水5千克
1.3 方法
依次按照處理1、處理2、處理3、處理4對椪柑進行處理,每個處理重復3次,每處理33千克椪柑。
1.4 統(tǒng)計方法
分別作好標記。然后預貯5天后,進行薄膜套袋保鮮,對椪柑的失水情況、爛果情況、品質(zhì)情況進行觀察記錄。前3個月每隔30天觀察記錄1次,90-150天后,每隔10天觀察1次,150~180天后,每隔5天觀察1次,總天數(shù)為180天。(記錄時間以套袋后第1天為準,統(tǒng)計后分段匯總。)
(n天)總損耗率=(n天)腐爛率+(n天)失水率
(n天)腐爛率=(n天)爛果重量÷套袋后第1天果實凈重×100%
(n天)失水率=[套袋后第1天果實凈重-(n天)果實凈重-(n天)之前所有爛果總重量]÷套袋后第1天果實凈重×100%
1.5 貯藏方法
普通簡易貯藏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4種保鮮劑處理果實腐爛情況
從表1看出30天內(nèi)各處理果實的腐爛沒有多大的區(qū)別,60-90天區(qū)別最大:以處理A和處理C效果較好,平均腐爛率分別為9.62%和9.90%;處理B其次,腐爛率為14.33%;處理D保鮮效果最差,平均腐爛率為16.91%。
2.2 4種保鮮藥劑處理果實失水情況
從表2中看出,各處理果貯藏150天,處理A和處理D失水率相對要低些分別為9.69和9.95%。


2.3 4種保鮮藥劑處理150天總損耗情況
從表3中看出各種處理效果最好的是:處理A(咪鮮胺10毫升+2,4D1克),平均總損耗率61.2%:其次是處理C(百可得5克+萬利得5毫升+2,4D1克),平均總損耗為63.96%;再次是處理D(百可得5克+撲霉靈5毫升+2,4D1克),平均總損耗為68.01%:最不理想是處理B(戴唑霉5毫升+2,4D1克),平均總損耗率達73.18%。
3 小結(jié)
通過試驗我們認為最好的兩種藥劑為:咪鮮胺10毫升+2,4D1克+5千克水和百可得5克+撲霉靈5毫升+2,4D1克+5千克水,有利于延長椪柑貯藏時間,可緩解銷售過于集中,出現(xiàn)賣果難、價格低等問題。特別是貯藏60~90天損耗小,腐爛率<10%,效果最為明顯。值得生產(chǎn)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