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保健作用
棗醋兼具食醋和紅棗的保健功能。棗果中所含有的豐富營養成分和保健成分,可以進入棗醋中,一部分營養物質如糖類和蛋白質等,經微生物發酵,形成產品的主要風味成分和新的更容易消化的營養物質。我國的傳統食醋大多是糧食釀造。生產棗醋,不僅可節約糧食,充分利用殘次、破碎的紅棗原料,開辟紅棗深加工綜合利用新途徑,而且可以增添食醋的花色品種,其價值遠遠高于普通的食醋。
2 生產方法
2.1 發酵法
(1)工藝流程。紅棗選擇→清洗→浸泡→破碎→酒精發酵(加淀粉糖化液、酵母)→拌入麩皮、谷糠和醋酸菌→醋酸固態發酵→加鹽后熟→淋醋→生醋液→加熱滅菌→陳釀→澄清→灌裝→成品。
(2)原料選擇。選取成熟度高的紅棗,去除腐爛果、蟲蛀果和雜質。棗醋生產對原料的要求比較粗放,可以是殘次棗,也可以是生產其他紅棗產品的下腳料,如帶肉棗核、生產棗酒后的廢渣等。
(3)清洗破碎。原料選擇好以后,用清水洗去果實表面的泥土:然后用清水浸泡12小時,使棗果充分吸水膨脹,再用破碎機將紅棗肉破碎,但不要破碎棗核。
(4)酒精發酵。在破碎后的紅棗中,加入棗果質量兩倍左右的淀粉糖化液,調整糖度至15%~16%,再接入5%~7%的酵母培養液,攪拌均勻,控制溫度在20~25℃,進行酒精發酵。接種后2~3天,進入主發酵期,維持3~4天。主發酵期酵母發酵旺盛,放熱多,品溫上升快。此時要采取措施降低品溫。主發酵結束后,繼續發酵4天左有,以促使殘糖進一步轉化為酒精。整個發酵期為10天左右。
(5)制備淀粉糖化液。取100千克玉米,粉碎成糝狀,加水浸泡30分鐘,瀝去水磨成粉漿250千克(磨時邊進料邊加清水)。然后把淀粉漿濃度調至18~20波美度,用碳酸鈉調整pH值為6.2~6.4,升溫至85~90℃,維持10~15分鐘,降溫至65℃,加入a-淀粉酶制劑(每克原料使用淀粉酶制劑100酶單位),加入為玉米質量2%~3%的新鮮生麩皮,保溫60~65℃,糖化3~4小時,冷卻至室溫備用。
(6)醋酸發酵。把酒精發酵,拌入麩皮和谷糠,接入醋酸菌,翻拌均勻,在固態下進行醋酸發酵。固態發酵原料復雜,有利于發酵微生物生成多種發酵產物,并且加入的麩皮、谷糠沒有經過嚴格的殺菌,帶人了多種自然微生物,這些微生物與接入的醋酸菌存在著共生、互生、拮抗等關系,經過自然選擇、醋酸菌和大量有益微生物大量存活下來,共同進行醋酸發酵,產生不同的代謝產物,構成食醋獨特的風味,有利于棗醋風味質量的提高。醋酸發酵混合原料的水分含量應控制在60%左右,酒精含量為6%~8%。醋酸主發酵時,室溫為25~30℃,品溫掌握在39-41℃,不超過42℃,每天倒缸1次,使醋醅松散,供給醋酸菌充足的氧氣,并散發熱量。經12~15天的醋酸發酵后,品溫開始下降,應每天取樣測定醋醅中醋酸的含量。當發酵溫度降至
31~33℃,測得酸含量不再上升時,說明醋酸發酵已經結束。
(7)后熟淋醋。對發酵成熟的醋醅,要加入1.5%~2.0%的食鹽進行腌醅。先將一半食鹽撒在醋醅上,把上半缸醋醅拌勻,移入空缸。次日,再將另一半食鹽與下半缸醋醅拌勻,并為一缸,后熟2-3天即可淋醋。淋醋采用三套淋方法,即二淋醋浸泡醋醅8~10小時,過濾得頭醋,三淋醋浸泡頭渣4~5小時,過濾得二淋醋,清水浸泡二渣2小時左右,過濾得三淋醋。
(8)加熱滅菌。頭醋和部分二淋醋混合作為生產成品的生醋液,生醋液加熱至75~80℃,維持15~20分鐘,進行滅菌滅酶,以延長棗醋的保質期。
(9)陳釀增香。將滅菌后的醋液倒入大缸中,陳釀3~6個月。在陳釀過程中,醋液內發生一系列化學和物理變化,使棗醋的色澤變深,香氣濃郁,滋味柔和醇厚,濃度增大,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將陳釀后的醋液除去沉淀,取上清液灌裝,即得成品棗醋。
2.2 浸泡法
即用糧食釀造的食醋浸泡棗果,如用山西老陳醋為浸提液,加入10%紅棗,浸泡7~10天,取上清液,并對棗渣進行壓榨,合并過濾,倒缸去醋腳,即為棗香濃郁、酸甜適口的棗醋。該產品既有食醋的營養,又萃取了棗中豐富的營養成分。既可作為食醋調味,又可作為保健品對溫水沖調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