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迷得深了便是癡,如戲癡、書癡、情癡、詩癡、棋癡等。全國農業科普先進工作者、寺河山的泥腿子周吉生熱衷于蘋果生產,26年間迷得如癡如狂,被人稱為“果癡”。他的新鮮事兒在寺河鄉婦孺皆知,流傳甚廣,現略擷二三,以饗讀者。
1 走村串戶的“報警器”
他被人稱為“報警器”,為什么呢?話還得從頭說起。
1989年,周吉生從汝陽農專果樹專業畢業后,被招聘到寺河鄉果樹實驗站。當時,在這個“蘋果王國”里,桃小食心蟲肆虐成災。這種桃紅色的小蟲子啃食果肉,反而促成了果子愈加紅艷。這種看似鮮美的蘋果,當咬開果肉時,卻有小蟲子在里面蠕動,令人惡心不已,欲吐不及。本來3角錢500克的蘋果,降價到了5分錢500克也賣不出去。一堆堆蘋果爛在那里又酸義臭,鄉村干部如坐針氈,果農們心焦如焚,于是,鄉里在萬花臺建起了蟲情測報站,周吉生擔任測報員。周吉生一頭鉆進了果園,硬是幾天幾夜不出來,有人傳出了笑話,說小周犯了神經病,蹲在蘋果樹下看螞蟻上樹,迷得神魂顛倒了。春雨后的一天晚上,小周的媽媽左等右等不見兒子回家吃飯,便去果園找他。遠遠看見一絲光亮,走近一看,只見小周平展展地趴在一片塑料紙上,在手電筒的燈光下直楞楞地看著面前的一片濕土。媽媽小心地問:“你在干啥呢?”小周頭也不抬地答道:“為食心蟲觀相?!眿寢尰鹆耍骸拔铱茨阏娴寞偭恕薄瓦@樣一年時間,小周終于摸清了桃小食心蟲的生活規律——何時出土,何日羽化,如何產卵,怎樣蛀果等,包括防治時間和用什么農藥他都一日清。山上氣候涼,食心蟲生長變化都比教課書上說的晚一些,因此防治也需往后推。有人說,小周不簡單,竟然修改了大學的教課書。
在摸索規律的同時,小周幾乎天天向果農發警報:“食心蟲出土了,快撒‘敵馬粉’圍剿,667平方米撒5~10千克,埝跟埝邊要撒到。”他走村串戶大聲吆喝,先是說的唾沫星子四濺,后來喊的口干舌躁嘴唇干裂。一些人望見他便喊“‘報警器’來了!”人們便紛紛放下農活聽他講。時間長了,很多人都喊他“報警器”,并說道:“別的報警器是固定的,小周這臺報警器是走動的”。在周吉生的指導下,果農們心明眼亮了——食心蟲何時羽化噴什么藥,幾時產卵如何防治,照小周說的干往往事半功倍。一年下來,萬花臺周圍的食心蟲果率由30%下降至1.5%,挽回經濟損失30余萬元。小周的經驗很快推廣到全鄉,果農們減少損失數百萬元。老少爺們高興地說:“流動報警器,為咱插雙翼;果鄉傳佳話了,滅蟲顯神威?!?/p>
2 人鼠大戰出新招
1990年,寺河鄉劉家嶺組爆出一條新聞:在該村居住的一戶姓蔡的湖北人家,已掛果的蘋果樹全被棕色田鼠啃壞樹根而枯死,全家人痛哭一場,萬般無奈離開了寺河山。據統計,當時全鄉1333.3公頃果園里受害果樹達2.5萬棵,經濟損失超過百萬元。
蘋果樹是農民的綠色銀行,豈能讓小小的地老鼠猖狂作惡?!寺河鄉請來了陜西師大生物系教授王廷正指導除害,周吉生被派去作助手。于是,周吉生又迷上了地老鼠的防治,白天黑夜圍繞著棕色田鼠打轉轉。
王教授很忙,向果農宣講了棕色田鼠的生活習性,消滅辦法等,便匆匆離開了。臨別時,他語重心長地對周吉生說,田鼠的繁殖能力極強,“一公加一母,一年二百五?!币麥缢璐虺志脩穑皇且怀幌梢钥刂频?,我看你是個有心人,這任務就交給你了。
肩負著鄉村領導和廣大果農的希望,不忘老教授的囑托,周吉生又忙活開了。
隆冬季節,滴水成冰。望著果園里一個個老鼠窩上的小土堆,周吉生心急如焚。園里普遍撒藥毒死老鼠并不多,卻浪費了大量藥餌。原來地老鼠很精靈,如一只鼠食餌后被毒死,其他老鼠便會拒食。這天早上,他將鼠類喜食的胡蘿卜、蘋果切成小片制成毒餌,挖開老鼠洞,然后將毒餌撒在洞口周圍便躲在樹后觀察,不一會兒,一只大老鼠爬了出來,疑惑地看看周圍,然后轉回身用蹄子扒土,很快便封住了洞口。老鼠回窩了,周吉生心里涼了半截。是的,天氣這么冷,老鼠是急著堵住洞口,以防冷風灌進而保護全窩大小鼠的,并不是出來覓食的。如何誘它吃掉毒餌呢?周吉生絞盡腦汁苦苦思索著。如果在老鼠出洞時嘴碰餌料,這又甜又脆又頂饑又解渴的尤物,它豈能不吃!想到此處不由茅塞頓開。于是,他又挖開一個鼠洞,用木棍當筷子,將胡蘿卜餌夾放進距洞口一、二十厘米的洞里,10分鐘左右,出來堵洞的老鼠便“咔嚓咔嚓”吃開了,半小時后,周吉生輕輕地扒開洞往內刨著細細搜尋,棕色田鼠死在洞里,幾片毒餌不見了?!俺晒α耍页晒α?,老鼠食餌了,老鼠食餌了!”周吉生在園子里手舞足蹈,高興的大喊大叫。一位撒毒餌的果農從埝上跳了下來,說道:“你跳呀唱呀喊什么呢!是不是挖到金元寶了?”周吉生說:“比挖到金元寶還貴重呢,我找到滅田鼠的辦法了?!庇谑茄菔玖艘槐?,說道:“怎么樣?關鍵是堵洞的老鼠吃餌時別的鼠未看見,因此它們還會吃,是不是比你滿園子撒餌強一些!”很快,這個滅鼠法在寺河山傳開了,經一個冬春圍剿,全鄉鼠害果樹由2.5萬株驟降到不足500株。他撰寫的《棕色田鼠的綜合防治技術》被列入國家“八五”攻關項目。
3 “公樹”掛滿“金蛋子”
和寺河鄉毗鄰的盧氏縣官道口鎮有蘋果園1340多公頃,因輕于管理效益極差。兩個鄉鎮協商后,周吉生到官道口任蘋果生產技術員。
上任之初,鎮領導說百問房村上陽灣有個果園,進入盛果期6年來一直沒有開花結果,人們都說這是不會“生孩子”的“公樹”,建議他前去看一看。
聽了此話,周吉生忍不住笑了起來,說道:“我長這么大,只聽說銀杏樹有雄雌之分,還沒有聽說過蘋果樹有公母之別。好吧,我先蹲點上陽灣,讓這些‘公樹’掛滿‘金蛋子’!”
第2天,周吉生來到上陽灣。這片“公樹”果園正是村里果樹技術員馬戰正經營的。馬戰正說“10多年來,我往園子里沒少投工,但就是不結果,向鎮上反映了,誰都沒有轍。我是技術員,卻栽了一園子公樹。搞得我灰頭土臉,做人都難,還當什么技術員!”周吉生說:“你別急,你別慌”,于是在園子里轉了幾圈,一番望、聞、問、切之后,當場開下“處方”,要他如何剪枝控制瘋長,如何促進花芽形成等。僅僅幾個月時間,經過幾番修剪整理,周吉生硬使這片從沒有開過花的果園,枝枝綻露著豐滿的花芽。第2年秋,果園樹樹掛滿了“金蛋子”,馬戰正樂得合不攏嘴,一山民說:“瞧,周技術員手上有‘神氣’,摸到那枝哪枝便開花坐果”。公樹掛果傳遍了官道口鎮,周吉生威信大增,他趁勢推廣“以夏剪為主,冬剪為輔,實行四季修剪”和施肥、打藥等新技術,將過去的“稀植、粗管、晚結果”改造為“密植、細管、早豐產”,官道口鎮蘋果生產呈現出勃勃生機,二○九國道兩側的果農紛紛綻開了笑顏。
4 “播火者”的情懷
他是個果樹迷,孜孜不倦地向蘋果生產的廣度和深度進軍著。他是普羅米修士,時時刻刻向人們傳播著科技之火,
1997年,因長期解決不了編制問題,周吉生回到了寺河鄉上埝村高埝組,在萬花臺承包了1.2公頃(18畝)幼齡果樹,1999年又發展果園1.8公頃。他將果樹擺弄的有模有樣,用這道立體風景線帶動著蘋果生產,先后競接待省內外的來訪咨詢者上千人次,他傳遞的新科技信息達1000余條。
周吉生,這個“大山的兒子”、“蘋果樹的保護神”,是個能文能武的全把式。什么剪枝、治蟲、疏花、套袋、剪紙曬字……樣樣精通,甩開膀子都能干。他走到哪里,哪里便會圍著一群討教的果農。他善于總結,將各種技術和經驗都寫成了文章。早在1991—1992年,他接受《河南日報農村版》約稿,先后發表了近10萬字的《蘋果栽培技術講座》。1992年出版了《蘋果樹管理口訣》;2002年,他寫的兩本書先后出版,一本是《優質無公害蘋果生產配套技術》,一本是《蘋果全套袋栽培》。20年來,他先后有300多篇果樹科普文章或論文散見于各種報刊,多次獲國家和省級優秀論文獎。26年問,他累計培訓果農10萬余人次,多次受到省市的獎勵。
“千家富百家富不算富,讓8億多農民都富起來才算富。我雖不能一一資助指導,至少我闖出的路子可供借鑒?!边@就是周吉生的情懷。因此,他先后向果農們贈發了果樹生產技術資料8萬余冊(份),價值10多萬元。在社會交往巾他樂善好使,不時地伸出援助之手——
1993年,官道口鎮老史的妻子患精神病,周吉生資助3000元;1996年,寺河鄉一位村會汁患癌癥動手術需數萬元,他捐贈錢物萬余元:1997年修官寺公路,捐款2000元:1998年修寺孟公路,資助1500元?!致杂嬎悖群笙蛴嘘P單位和個人捐款3萬余元。
他就是這樣一個人——癡心于果樹技術,癡心于公益事業,用一片癡心真情幫果農們搭建著致富的金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