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公害鮮桃指在特定條件下的生產環境、生產技術和產品質量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和規程要求,生產環境質量符合GB/T18407.2-2001要求,執行NY/T5114-2002生產規程,在生產過程中允許限量使用限定化肥、農藥等合成物質,產品質量符合無公害鮮桃產品標準,經專門機構進行檢測,認定鮮桃產品符合無公害衛生標準,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證書,允許使用無公害農產品標志的鮮桃。產品符合NY5112-2002指標要求。
1 施肥原則
無公害鮮桃肥料以推廣使用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提倡根據土壤和葉片的營養分析進行配方施肥和平衡施肥。按照NY/T496規定執行。肥料必須能保護和促進桃樹生長及品質的提高,最大程度地保持桃園土壤養分平衡和土壤肥力的提高,必須防止各種污染源對桃樹、人體及生態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所施用的肥料不應對果園環境和果實品質產生不良影響,應是經過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登記或免于登記的肥料。
2 允許使用的肥料種類
有機肥料:包括堆肥、漚肥、廄肥、沼氣肥、綠肥、作物秸稈肥、泥肥、餅肥等農家肥和商品有機肥、有機復合(混)肥等:農家肥的衛生指標按照NY/T 5002—2001的附錄C執行。化肥:包括氮、磷、鉀等大量元素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及其復合肥料等。微生物肥料:包括微生物制劑及經過微生物處理的肥料。腐殖酸類肥料:包括腐殖酸類肥。
3 使用肥料中應注意的事項
禁止使用未經無害化處理的城市垃圾或含有重金屬、橡膠和有害物質的垃圾:控制使用含氯化肥和含氯復合肥。
4 施肥方法和施肥量
針對桃樹不同的物候期對肥料的需求,一般年施肥5次,以重施基肥、巧施追肥為原則,把握生產無公害鮮桃肥料使用準則,根據品種、樹勢、結果量、土壤肥力等因素,合理選擇肥料種類和用肥量,生產出既豐產優質,又安全的鮮桃。
(1)基肥。秋季果實采收后施人,以農家肥為主,混加少量化肥。施肥量按1千克桃果施1.5-2.0千克優質農家肥計算。施肥部位在樹冠投影范圍內,滿園的桃園,宜全園撒施。施肥方法為挖放射狀溝、環狀溝或平行溝,溝深30-45厘米,以達到主要根系分布密集層為宜、便于根系充分吸收利用,并使其引根向下。基肥肥效發揮較慢而持續時間較長,基肥應占全年施肥量的60%~80%。
(2)追肥。追肥的次數、時間、用量等根據品種、樹齡、栽培管理方式、生長發育時期以及外界條件等而有所不同。一般分萌芽肥、硬核肥、采果肥3次施。追肥每次株施氮肥0.15-0.25千克、磷肥1.0~1.5千克、鉀肥0.15~0.25千克。幼齡樹和結果樹的果實發育前期,追肥以氮磷肥為主:果實發育后期以磷鉀肥為主,高溫干旱期應按使用范圍的下限施用,距果實采收期20天內停止葉面追肥。分花前肥和保果肥等4次,采用撒施或條溝狀施入。
萌芽肥:應在萌芽前施入,以補充樹體貯藏養分的不足,為萌芽開花作物質準備,以氮肥為主適量配合磷肥。宜施人人畜尿混摻適量尿素。若生長勢旺,基肥足可以少施或不施,
硬核肥:謝花后坐果期施入。此時果實對營養元素的吸收開始逐漸增加,新梢旺盛生長并為花芽分化貯備光合物質。以鉀肥為主,磷、氮配合。早熟品種的氮、磷可以不施,中晚熟品種施氮量占全年的20%左右,樹勢旺可少施或不施,磷為20%~30%,鉀為40%。
采果肥:是追肥中最重要的1次,占全年施肥量的15%-20%。采收前2-3周果實迅速膨大,需補施J次以氮肥為主的速效肥,同時配施鉀肥,以提高果實品質。采果肥氮肥用量不宜過多,否則刺激新梢生長,反而造成質量下降。
采后肥:主要為了盡快恢復樹勢,延長綠葉期,促使根系和新梢的進一步生長,使枝芽充實、飽滿,增加樹體營養的貯藏,為次年豐產打下良好的物質基礎,肥料以氮、磷、鉀復合肥為好。
(3)根外追肥。這是一種簡單易行的追肥方法。用肥省、見效快,既能及時補充養分,又能及時矯正缺素。根外追肥是桃園常用的施肥方法之一,簡單易行,用肥量少,發揮肥效快,并有利于迅速防治缺素癥等。如發芽前枝干噴布1%~2%硼砂或開花前后噴布0.2%-0.3%硼砂,可防止缺硼,提高坐果率:生長期噴布0.1%~0.4%硫酸亞鐵防止缺鐵黃葉癥,發芽前噴布1%~3%硫酸鋅防止小葉病,生長期噴布0.3%~0.5%果樹多元微肥或0.1%稀土微肥,可提高光合作用和坐果率、產量和品質,促進著色、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