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2011年3月1日,是華南地區最大的軍工造船企業——廣州中船黃埔造船有限公司(簡稱“黃埔造船”)160周年華誕。160年來,作為第一家中國近代船舶企業、第一代中國產業工人誕生地之一的黃埔造船歷經滄桑巨變,憑借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在提供海軍裝備、民船建造與海工裝備制造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黃埔造船跨越了三個世紀,歷經160年風雨滄海。從咸豐元年(1851年)的柯拜船塢、1914年民國時期的黃埔船塢局、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的廣東軍區江防司令部黃埔造船所、1953年的海軍黃埔修造船廠、1960年的黃埔造船廠、1979年的國營黃埔造船廠、1991年的廣州黃埔造船廠到2005年的廣州中船黃埔造船有限公司,廠名屢變,基業長青,在近現代歷史的滄桑巨變中創造輝煌。近10年來,黃埔造船造船能力實現了由千噸級到萬噸級的跨越,生產廠區由一個發展到兩個,為人民海軍裝備建設、船舶工業的發展、國民經濟建設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形成了軍用船舶、公務船、商貨船和海洋工程裝備四大系列產品,具備了10萬噸級軍民用船舶、海洋工程的建造能力。
黃埔造船160年的歷程,歲月如歌,披荊執銳。船過水痕,大海當作證,藍色的使命已融入了黃船軍工人的血脈之中,國家、責任、榮譽、自豪……詮釋著黃船人發自肺腑、擲地有聲的紅色誓言,團結、開拓、拼搏、奉獻。
英雄花開映黃船 珠水長流更輝煌
——廣州中船黃埔造船有限公司發展紀實
1851年,遠東地區最大的石船塢——柯拜船塢在廣州長洲島創建,黃埔造船的歷史從此掀開。
胸懷強軍報國的崇高理想。如今,黃埔造船正朝著打造國內一流的軍用艦船、特種工程船和海洋工程建造與保障基地的目標破浪前進。
黃埔造船是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屬下大型骨干造船企業和軍工生產企業,在首長和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下,公司堅持軍品為本、民品興業的發展戰略不動搖,造船實力得到跨越式提升。
黃埔造船長洲廠區位于廣州長洲島,占地面積近70萬平方米,岸線長3,000米,碼頭長900米。擁有華南地區最大的室內船臺車間、12,000噸舉力移動式浮船塢,配置先進的造船設施設備,具備3萬噸級船舶和大中型水面艦艇的批量建造能力。
黃埔造船龍穴廠區位于廣州龍穴島,占地面積118萬平方米,岸線長3,500米,碼頭長1,800多米。擁有360米長、96米寬、14.3米深的大型船塢,600噸龍門吊等一批先進設施設備,具備10萬噸級船舶批量建造保障能力。龍穴廠區建成后,造船能力得到跨越式提升,成為國內極具競爭力的造船企業之一。
一、軍工品質贏得客戶信賴,專業能力鑄就行業典范。
黃埔造船現有專業技術人員900多人,成功創建國防科技工業技術中心、廣東省級技術中心和廣州市海洋工程船舶及平臺重點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成為廣東省軍民結合技術創新示范基地、廣東省百強創新型企業培育工程示范基地。
黃埔造船具有完善的質量管理、環境管理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堅持 “質量第一、用戶至上、可靠頂用、精益求精、誠信服務”的質量方針,積極推進船舶建造技術與管理技術創新,加速建立以造船總裝化、管理精細化、信息集成化為重點的現代造船模式,大力建設計算機三維設計工作站,深入應用PDM數據管理系統、CADDS5、SPD軟件,不斷優化生產流程,廣泛應用先進工法技術,用匠心、出精品、創名牌,建造的產品質量可靠、性能優越,受到部隊和船東的廣泛贊譽,榮獲裝備型號研制金獎、銀獎,高技術武器裝備發展建設工程突出貢獻獎等榮譽稱號。
為海軍建造精品戰艦是黃埔造船神圣的使命。新中國成立以來,先后為海軍建造了20多型艦艇。在2009年4月23日中國海軍成立60周年的海上閱兵式上,黃埔造船建造的四型5艘艦艇光榮地接受了胡錦濤主席的檢閱;黃山艦、徐州艦、溫州艦等先后赴亞丁灣執行遠洋護航任務,裝備質量經受了從淺藍到深藍的重大考驗。
二、堅持“以軍為本,民品興業”發展理念,移植技術做強做大民品。
為船東提供優質產品是黃埔造船永恒的追求。黃埔造船始終堅持“以軍為本,民品興業”發展理念,憑借先進的軍工研制技術和管理實力,促進民用船舶建造的快速發展。
黃埔造船具有豐富的公務船建造經驗。為海關總署、國家海洋局、國家海事局、交通部救助打撈局等政府部門建造了多種型號的海關緝私艇、海巡船、海監船、救助船等產品,成為國內重要的公務船建造基地。
海洋救助船是國內裝備最先進、救助功能最齊全的大馬力遠洋專業救助船。作為國內海洋救助船的主要建造基地,黃埔造船批量建造的14,000千瓦、8,000千瓦系列大功率海洋救助船,作為我國海上救助的主力船型,在承擔國家重大海上值班、“神七”發射保障和在急難險重的海上救助任務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商貨船是黃埔造船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產品。其中,批量建造的5,900噸瀝青船,奠定了公司在瀝青船建造領域的領先地位。長洲廠區建造的32,000噸運木船首制船“金廣嶺”的完工交船,標志著黃埔造船進入萬噸級船舶建造行列。龍穴廠區建造的76,000噸散貨船首制船“宏元”號,創造了華南地區交付最大噸位船舶的新紀錄。
海洋工程是黃埔造船的戰略發展方向。該公司率先開拓國內海洋工程市場,早在1981年9月21日,黃埔造船就與新加坡華昌國際集團簽訂JU-200MC船式鉆井平臺(華海一號),并于1983年11月23日完工交付。JU-200MC鉆井平臺是中國當時建造的最大的自升式鉆井平臺,也是黃埔造船首次建造的一座大型鉆井平臺。隨后,又承建了潿10-3單點系泊裝置、潿11-4井口平臺和中心平臺生活模塊,修理了南海二號鉆井平臺。近年來,公司承接了6,500馬力電力推進油田守護船、8,000馬力多用工作船、小水線面油田交通船、50,000噸半潛船、400噸起重淺吃水鋪管船、3,000米深水工程勘察船等海洋工程船舶建造任務。龍穴廠區建造的深水工程勘察船,工作水深達3,000米,是國家深水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的綜合配套項目之一,具有國際先進水平。50,000噸半潛船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高技術、高附加值特種運輸船舶,其建造核心關鍵技術的突破,標志著黃埔造船在海洋工程領域的實力得到迅速提升。
三、軍工精神開辟前進航向,先進文化引領美好未來。
黃埔造船致力于軍工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倡導誠信、責任、合作、共贏的核心價值觀,弘揚團結、奉獻、創新、自強的企業精神,發揚務實、嚴謹、主動、高效的工作作風,建造精品艦船,讓海軍信任,使船東滿意。
黃埔造船堅持“以人為本”,堅守企業與員工共同發展理念,激勵全體員工保持積極心態,嚴守規章制度,持續改進工作,相互尊重關愛,主動學習提高,將智慧和力量奉獻給無尚光榮的軍工造船事業。
“英雄花開映黃船,珠水長流更輝煌”。黃埔造船的歷史悠久厚重,黃埔造船的明天充滿希望。黃埔造船將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中船集團公司“五個世界領先”目標,緊緊圍繞企業的發展戰略,發揚“團結、奉獻、創新、自強”的黃船精神,為把黃埔造船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的軍用船船、特種船舶、海洋工程裝備建造和保障基地而努力;將大力弘揚軍工精神,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努力為客戶提供卓越產品和優質服務,創造新的業績而譜寫更加輝煌的篇章。
欄目背景:相對于造船行業的高速發展,包括整個華南地區在內的船舶行業的影響力及知名度卻遠遠低于其他造船大省。面對這一局勢,《廣東造船》雜志作為廣東地區唯一涉及船舶行業的專業刊物,從1982年建刊起,就立志要為振興廣東船舶業發展鼓與呼,承擔起為其發展搖旗吶喊的責任,與廣東船舶業發展一路相隨、榮辱與共。
鑒于此,《廣東造船》雜志將在2011年推出大型專訪紀實欄目“走進船廠”。欄目將選取廣東地區具有代表性的船廠,集中并深入報道他們的企業文化、輝煌業績和對市場變化的應對措施、肩負的社會責任等熱點問題,《廣東造船》雜志將做進一步報道,增加外界對廣東省船舶業的認識與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