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判斷,商品價格整體上仍將延續2010年下半年漸行漸高的走勢,形成價格總體上漲與局部高企的格局。
2010年,流動性推動全球商品市場整體上行。展望2011年,由于發達經濟體的拖累,全球經濟整體復蘇仍將步履蹣跚;史無前例的超低利率水平和超寬松的貨幣環境繼續存在;全球匯率和貿易領域將逐步形成一種不穩定的弱勢均衡。我們判斷,商品價格整體上仍將延續2010年下半年漸行漸高的走勢,形成價格總體上漲與局部高企的格局。
流動性推高整體價格
2010年,主要商品價格走勢整體經歷了先弱勢震蕩,后單邊上揚走勢。上半年經濟數據方面顯示全球經濟企穩,但歐洲債務危機升溫卻吸引了市場大部分目光。美元因為危機升溫而被動上漲;以銅、原油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價格維持弱勢震蕩格局;黃金由于避險魅力凸顯而脫穎而出,隨著危機的深化再次刷新歷史高價。
進入下半年,隨著歐債危機降溫,以及全球緊縮政策縮水帶來的流動性恢復,金融資產價格開始走出了一波凌厲上漲攻勢,直至去年10月末以中國加息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緊縮政策重提,以及美國推行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的利多兌現,商品和股市才迎來調整。
2011年,發達經濟體的去杠桿化進程仍將延續,內部復蘇陷入困境;由于庫存周期對許多新興經濟體的提振已經進入尾聲,貨幣、財政政策組合的寬松度也在降低,加之發達經濟體的拖累,我們預計全球經濟體整體復蘇仍將步履蹣跚。發達經濟體為了保證經濟環境不再度惡化乃至崩潰,仍將推行史無前例的超低利率水平和超寬松的貨幣環境。全球匯率和貿易領域將逐步形成一種不穩定的弱勢均衡。
對于商品市場而言,發達經濟體推行的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及其貨幣本身的貶值,是2011年最重要的主題;新興國家的緊縮政策或會產生階段性阻力,但難改總體向上趨勢;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的外部博弈也將是商品上行的利好。因此我們判斷商品價格整體上仍將延續2010年下半年漸行漸高的走勢,形成價格總體上漲與局部高企的格局。
估值泡沫全面形成
展望2011年,全球經濟整體復蘇仍將步履蹣跚。不確定性較大的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依靠內需的復蘇難有起色。而新興市場國家在整體上并沒有受到再次衰退的壓力。不但經濟數據呈現整體上升趨勢,而且民間信貸增長更會出現全面的復蘇。
這將造成一系列影響。首先,會將發達經濟體的貨幣推向貶值。換句話說,由于名義利率和真實利率低下,發達經濟體的貨幣無論是作為一種單純的金融資產,還是作為發行國生產能力的象征,都是無利可圖的,而這些貨幣恰恰是大宗商品的計價貨幣,那么其貶值也就直接等同于商品價格的上漲。
其次,導致投資行為變異。金融領域充裕的流動性和廉價的資金成本,改變了人們習以為常的貨幣環境,導致投資行為變異。一方面央行透過購買債券(尤其是國債),將國債利率人為地拉低到史無前例的水平;另一方面央行釋放給銀行的銀根,也因銀行惜貸而無法周轉到有需要的企業和個人手中,資金被銀行反手投入國債市場,進一步拉低國債收益率。同時,由于無風險資產的零回報和借貸炒作的低成本,民間資產被誘導,甚至被逼迫向高風險標的集體轉移,從而使商品價格估值泡沫全面形成。
尋求外部新均衡的博弈
在推動發達經濟體經濟復蘇的三駕馬車中,消費和投資已經難以為繼,最后一架馬車——進出口將成為美、歐國家僅剩的期望。那么尋找外需的補給、提高本國產品,乃至本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將成為其未來幾年內重要的訴求,并循此路徑構建新的外部均衡狀態,以此促進內部均衡的重建。
相比發達經濟體別無選擇地追求外部的再平衡,新興經濟體即使貿易對經濟的貢獻度下降,其也可以從制造業和工業向消費和服務業的轉型中尋求發展。因此,發達國家想要獲得足夠的新興國家發展紅利,其間還要經歷十分復雜和漫長的博弈過程。
對于整體商品來說,博弈的進程將是利好。此外,商品價格的上漲會帶來出口方收入的增加,這將是眾多大宗商品的實際占有者——發達國家所樂于見到并可能有意推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