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全面、深刻地理解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同學習型組織和學習型政黨的關系,掌握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科學內涵和主要特征,對建設好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內涵;特征
中圖分類號:A8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04-0201-02
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指出:“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對黨的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是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任務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為繁重和緊迫。”[1] 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作為黨的建設的指導方向和目標。
一、學習型組織和學習型政黨
1.學習型組織。學習型組織最初的構想源于美國麻省理工大學佛瑞斯特教授。1965年,他發表了論文《企業的新設計》,具體地構想出未來企業組織的理想形態。彼得·圣吉是學習型組織理論的奠基人。其代表作《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提出“學習型組織是這樣一個組織,在其中,大家都以突破自己的能力為上限,創造真心向往的結果,培養全新、前瞻而開闊的思考方式,全力實現共同的抱負,以及不斷一起學習,如何共同學習。”[2]學習型組織是以學習為基礎,通過確立“共同愿景”和營造良好的學習條件和氛圍,激發組織內部所有個體的學習潛能與熱情,改善所有個體的“心智模式”,形成系統的、動態的思維方式。把“適應型的學習”與“創造型的學習”結合起來,把個人學習與工作結合起來,使學習既有助于實現組織目標,又有助于實現個體的全面發展。學習型組織理論有利于拓展建設學習型政黨的視野,對建設學習型政黨的具體環節有重要的啟迪意義。
2.學習型政黨。學習型政黨作為一種黨建模式,是指將“學習型組織”這一管理理論運用于黨的組織建設中,在內部樹立起新的學習理念和機制,形成全員學習、團隊學習、組織學習的局面。學習型政黨具有現代政黨所具有的特征以外,它還具有其自身獨特的內容。(1)組織學習具備自覺、全面、創新的特點。學習要具有自覺性,要凸顯為一種生活方式和工作責任。組織成員要不斷補充新知,努力將學習與工作緊密結合。學習要具有全面性,不僅是人員的全面學習,還要知識的全面學習。政黨中的每個成員及政黨周圍的成員都必須自覺主動地學習有利于促進社會健康發展的一切文明成果。各級領導尤其要注重學習,帶頭學習。學習要具有創新性,學習為創新奠定基礎。變革需要創新為依托,創新要以學習為基礎。整個組織要形成一種注重進取、學習與創新的價值取向,不斷激發政黨勇于創新、超越自我的激情。(2)組織管理具備樹立共同目標、組織結構高效、管理民主法制的特點。黨組織樹立的共同目標,是從每個人目標內心匯聚而成的,能激發黨員形成主動學習、創造工作的愿望和動力。學習型政黨依托現代管理理念、現代科學技術,形成扁平化的結構。減少了縱向聯系的距離,更加貼近基層黨員和群眾,可以正確快速了解民意,更好的貫徹黨的政策。黨組織管理中,家長式的上下關系,使得“他們的權力不受限制,別人都要唯命是從,甚至形成對他們的人身依附關系”[3],這是一個政黨內部出現不正之風的來源。管理的民主與法制,保證了基層情況向上層的真實反映,使得決策更為科學合理。有利于提高黨員的積極性,加強民主參與、民主自由的討論,運用集體智慧為政黨發展出謀劃策。
二、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內涵
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是在學習型政黨的基本特征基礎上,突出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的階級性和馬克思主義指導的先進性。基于此,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就是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為指導,以不斷學習保持黨的先進性,提高自身執政能力。
1.帶有階級性質的政治集團。馬克思主義認為,政黨是指一定階級、階層或集團的積極分子為維護本階級、階層或集團的利益,圍繞著奪取政權、鞏固政權或影響政府而結合起來采取共同行動的政治組織。它是圍繞著階級的共同利益并在一定的階級基礎之上而產生的,政黨開展政治活動、進行政治斗爭都是代表著特定階級、階層或集團的利益,并扮演著組織者和指揮者的角色。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就是代表廣大無產階級的利益,具體到中國共產黨,就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堅持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指導,是任何馬克思主義政黨在任何時候都必須堅持的根本原則。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要求黨員干部深入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牢固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堅持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改造,不斷堅定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識。當前,要按照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決定》的要求,把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黨,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重要任務。
3.以科學的學習理念為基礎。當今世界在迅速發展變化,一個政黨要想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就“必須大力加強學習,努力用人類社會創造的豐富知識來充實自己。”[4]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既要重視學習、善于學習、實踐學習,拓展傳統學習內涵,具備全黨學習、終身學習的新理念,推進開放學習、創新學習、互動學習,用科學的新學習方式,營造出堅持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優良學風,激發黨內自覺學習的動力。用學習進行自我完善,將學習成為黨組織的政治責任和共產黨員的精神追求。實現黨的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不斷提升政黨的學習能力。
4.以健全的學習機制為保障。一個人的學習可以靠個人的自覺;但一個組織的學習,則必須建立促使成員積極學習的有效機制。各地的黨校、高校等理論學習陣地,可以保證大規模的黨員干部正常的理論培訓。利用學習考勤、學習檔案、學習調研等等各項制度,建立起促進學習的競爭機制、激勵機制、考核機制和創新機制。這一系列機制可以促進和保證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不斷發展,也可以形成良性互動和激發創造活力,激勵黨員不斷自我超越,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實現自我超越。
5.以提高自身執政力為目標。在現代民主國家,任何合法政黨都會與國家政權有不同程度的聯系。在社會主義國家,無產階級政黨是執政黨,是領導社會主義事業的核心力量。雖然不存在和別的政黨相互競爭輪流執政的問題,但是黨的執政地位不是一勞永逸、一成不變的。大力推進黨自身建設的理論創新,通過學習和對新情況、新問題的深入了解和把握,為我們的實際工作提供思想指導。不斷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能力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真正把提高執政能力建立在對客觀規律正確認識的基礎之上。
三、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特征
1.科學性特征。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堅持以科學理論武裝全黨,堅持、發展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堅持馬克思主義,就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認識問題、分析問題、指導工作;發展馬克思主義,就要緊密結合中國國情和時代特征大力推進理論創新,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輝煌成就,再一次證明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正如列寧所說,自馬克思主義出現以后,世界歷史的每一個時期,都使它獲得了新的證明和新的勝利。學習要適應與知識經濟和信息時代接軌的本質要求,就要運用網絡化學習、團隊集體學習等新的學習方法,發揮單位學習時間內最大效用。
2.學習性特征。學習是學習型政黨的最基本的特征,也是提出建設學習型政黨的出發點。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不僅具有學習型的黨員,也有學習型的黨組織。列寧曾說:“只有了解人類創造的一切財富以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成為共產主義者。”努力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明確其根本要求,增強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在學習和實踐中拓寬視野,準確把握世界發展大勢,提高戰略思維、創新思維。馬克思主義學習方式需要實踐、實踐、再實踐,同時也就需要對實踐認識、認識、再認識。通過學以致用、學用相長,才能更好地把學習的收獲轉化為領導能力、工作的方法和政策措施。
3.先進性特征。就共產黨的先進性而言,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指出:“在實踐方面,共產黨人是各國工人政黨中最堅決的、始終起推動作用的部分;在理論方面,他們勝過其余無產階級群眾的地方在于他們了解無產階級運動的條件、進程和一般結果。”共產黨作為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其先進性決定于工人階級的先進性。中國共產黨的十六大報告也依據歷史唯物主義,闡明了黨的先進性是具體的、歷史的,其基本內涵在于推動當代中國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發展,在于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從學習型政黨的角度看,以立足世界的眼光,不斷的、廣泛的學習各種有利于自我發展的新知識,讓整個組織的頭腦保持了高度的先進性。
4.創新性特征。新時代不斷出現新問題,而新的問題需要用新的方法來認識,用新的辦法來解決。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所堅持的馬克思主義不是死的教條,而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不斷創新和發展的理論。其強大的生命力取決于本身具有的科學性,而又在于其強調實踐性和創造性。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為黨員樹立了共產主義堅定信念和方向,為黨組織建立了覆蓋廣泛的學習體系,這都促使我們善于學習更要善于創新。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必然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不斷地在實踐中解決新問題,提出新觀點,形成新理論,這就決定了馬克思主義具有“富有創新精神”的特點。
綜上所述,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就是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用科學的學習理念和學習體制為保障,通過學習和反復實踐以求不斷創新;不斷增強黨組織自身應變各種環境的變化的能力,保證黨的先進性,以達到提高執政能力的目標。只有真正領悟其理論內涵,才能真正建設好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才能使我們黨成為走在時代前列,成為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N].人民日報,2009-09-28.
[2]彼得·圣吉.第五項修煉[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8:4.
[3]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1.
[4]胡錦濤.加強領導干部學習提高執政興國本領[N].人民日報,2002-12-27.[責任編輯 王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