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中職教育不應該再單純地以傳授知識為主,而應該以提高素質為目的。根據這一指導思想,在旅游專業課堂教學中要以人為本,采用互動式教學。
關鍵詞:以人為本;旅游專業課;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04-0252-02
當今社會是一個高速發展的社會,隨著信息化、數字化的逐步推進,社會對人才的需要越來越嚴格,人才競爭越來越激烈,這就對學校教育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單向傳授的教學方式已經逐漸跟不上時代和教育的發展,教學方式的改革成為了必要。在此背景下,中國相關的教育行政部門對中職教育方面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針政策,以提高未來建設者的科學文化素質、能力和科技意識。中職教育的目的由過去的應試教育逐步向素質教育方向發展,這就要求教學不應該再單純地以傳授知識為主,而應該以提高素質為目的。要做到這一點的核心就是在教學過程中要以人為本,互動教學。
傳統的課程教學方式采用的是以教師為主,單一的面授方式,一張嘴、一本書、一塊黑板、一支粉筆,滿堂灌。這種方式存在很多的弊端,比方說教師不關心學生的反應,一味地按照自己對課程的安排和計劃來開展教學,最終課程結束時,可能大部分學生對此門課仍然不知所以然。所以教學方式應該由以前教師單一的面授改為多種形式的授課方式:面授、函授、多媒體演示教學,實踐訓練等各種形式的教學,而且在教學的過程中互動性的作用也應越來越大。這是因為新課程以及教學方式的轉變,其理論基礎或者說要達到的目的也就是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尤其是教育的對象,教師同樣包括在“人”當中,如果在教學或教育中只提倡教育對象的人本,教師必然會變得非人,那么半邊天失去了。所以教師和學生應該是互動的,誰也不可偏廢。并且隨著中國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革,社會對教師的教學方式以及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和角色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要做到以人為本,除了要打破“滿堂灌”的教學方法,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外,還要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以往被動的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參與、自主發現和探究,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這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所在。而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互動的方式則多種多樣,貫穿于教學的整體過程,點點滴滴。
怎樣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呢?筆者認為要做到以下兩點:
1.培養學生發現、提出問題的能力。“于不疑處有疑,方是進也。”要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就要致力于培養學生自學、獨立思考的能力,當然還需要教師適當的引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讓學生通過自學提出問題,通過討論和查詢資料得到解決問題。比如在我教的《客務服務與管理》時,我采用逐步深入的方法,層層設疑,或者在前面的內容中提出問題,然后講述各個知識點,當講完這些知識點之后,學生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思考得到結論,這個時候再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按照正確的思路得到預期的結果。久而久之,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也就提高了。在這一步中,發現問題、設置問題、評點學生的回答是三個重要的環節。
2.重視實踐操作、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生是認知的主體,學生的學習認知活動是個體的實踐活動,它具有很強的不可替代性。在學習中,教師的指導不能離開學生主體的認知實踐活動,它要通過學生主體的學習實踐活動去認識、去體驗,才能內化為學生自己的精神財富。對于中專的學生來說,動手能力就更加重要了。例如客房服務、餐飲服務之類課程,可讓學生分組進行試驗,給每個小組分配不同的任務,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計劃。例如:《客房實務》中的會客服務,就可以分小組進行實驗,讓幾個同學扮演住店客人,幾位同學扮演訪客,還可以請同學扮演服務員,老師布置相關的要求。結束以后可請學生探討總結。所以,我覺得,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試驗也可以減輕教師的工作強度,學生之間的合作具有很好的互動性,取長補短,減輕了教師的工作量,而且還提高了學生團結協作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要實行有效的師生互動,筆者認為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式:
1.進行目的明確的教學,讓學生做好預習工作。前面已提到,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積極性非常重要,所以每次在結束本次課程學習之后最好小結,并且根據本次課程的內容承上啟下,提出問題,在下次開展新課的時候可以通過提問或者舉例題來檢查學生掌握的情況。
2.注意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反應。課堂教學是一個重要的環節,教學質量的提高主要依賴于課堂教學。在課堂教學中也要以學生為本,要及時地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和掌握情況,可以通過提問和隨堂測試等方式來了解。采用“提問式”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多思考,因為“讀書先要會疑”。通過提問引導學生步步深入地思考循序漸進地將知識點展開,使學生了解各知識點之間的關系,這樣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點,更掌握了知識結構,從而達到給學生“一串葡萄”的效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竭盡所能授課教導,另一方面要及時地了解學生領會接受情況,收集學生的反饋信息,進行個別指導,調控教學,并總結前面教學過程中的得失,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及時地調整教學進度或教學方法。而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又應勤加思考,通過作業、測試、提問、課堂演練等形式向教師反饋學習情況,力求在老師的指導下攻克自我的薄弱環節,從而使學生愉悅、主動地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3.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旅游專業課程所包含的知識面很廣,涉及的學科很多,很多時候僅僅靠課堂上的時間是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的,所以教師也應該充分地利用各種資源。例如可以充分發揮學校與相關旅游企業的關系,安排學生進企業參觀、進企業實習,邀請企業師傅來校作相關內容的報告……另外學生也可以將自己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通過各種方式告訴教師,教師根據情況進行相應的解答。教師多關心學生,與學生交流,讓學生敞開心扉,會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加有利于教學的開展。
4.定期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這里的定期期限可長可短,每次課后作業的檢查,每章節結束的章節總結或者習題課,期中考試以及周末考試前的答疑都是對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檢測,同時也有利于教師掌握教學中的漏洞,及時進行教學調整。另外,對于旅游專業的學生應布置相應的實習和社會調查作業,因為,旅游行業的技術含金量不是很高,其技術含量主要在于知識和經驗的積累。
參考文獻:
[1]范運銘,支海成.客房服務與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1.
[2]吳梅.前廳服務與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03.
[3]王敏華.教育探索與學術研究[M].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2005:227.[責任編輯 陳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