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從中國實行一攬子貨幣政策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路飆升,就上升了20%多,并且迫于美國的壓力人民銀行表示仍要持續穩定的上升。近幾個月來,人民幣對外升值已經成為人們茶余飯后討論的熱點話題,影響人民幣升值的原因有許多種,不光涉及到中美貿易關系,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甚至關系中國的國際影響。在金融危機和人民幣升值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尤其是對外貿易受到了巨大影響,因此將結合實際分析中國經濟受到的影響并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人民幣升值;美元;經濟;匯率
中圖分類號:F83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04-0033-02
一、 回顧人民幣升值的歷程
2005年7月21日,央行發布的人民幣匯率方案要求形成更具彈性的匯率機制,讓人民幣逐步擺脫對美元的依賴,這也正是人民幣走向了升值的道路。自2005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由8.24∶1直至今天的6.5∶1,人民幣升值的幅度不僅沒有減緩反而在1908年金融海嘯以后迫于美國為首的歐美各國的壓力越來越高。
在各種各樣的國內國際輿論壓力下,中國政府不斷做出適當調整,積極回應,努力穩住人民幣匯率,保障經濟穩定發展。就在今年3月14日的記者見面會時,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反復強調人民幣并未被低估。首先,中國現行的匯率政策并不是歐美等國家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因素。其次,2008年世界性的金融危機之后,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對全球經濟恢復有著積極作用。再者,一個國家的匯率政策應當根據國家經濟水平來決定,而不是由其他外因控制。最后,為了保證經濟持續穩定快速發展和市場的實際要求,人民幣匯率政策已經作出改革。在3月21日舉辦的“2010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陳德銘部長又一次強調匯率是國家內部問題,美國不應政治化該問題。
二、人民幣升值的原因
(一)美國將人民幣匯率問題政治化
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科技、工業等高速發展,國際上大多數國家認為中國很有可能超過美國成為世界頭號大國,因此,中國一直被美國當做對其威脅最大的國家之一并于今年年初將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候選名單。顯而易見美國的這種把中國作為假想敵的做法不僅僅會使貿易摩擦進一步擴大,而且會將匯率問題上升到政治高度,影響中美兩國關系和正常交往。
中國現在的經濟狀況跟20世紀80年代的日本極其相似,同樣是依靠制造業走出國門,通過巨大的貿易順差增加外匯儲備。日本簽署了“廣場協議”以后,日元在美國的壓力下急速升值,幾十年積累的財富大量的流出,讓日本陷入了空前經濟大蕭條,至今也為走出陰影。如今,美國將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候選名單,逼迫人民幣升值,用同樣的方法打擊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勢頭,遏制中國發展從而降低對美國超級大國地位的威脅。
但是中國與日本又有著本質的區別,巨大的市場和對世界經濟復蘇的重要影響都使得人民幣不能像日元一樣快速升值。這不僅出于對中美貿易關系的考慮也是世界經濟的需求。
(二)國際組織的看法不盡相同
為緩解中國通貨膨脹的壓力,世界銀行認為中國政府應當通過增加7.5萬億元的貸款并提高銀行利息和人民幣升值的手段來一直通貨膨脹。人民幣升值是保證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快速發展的動力。
世界貨幣基金組織則認為,人民幣升值能提高人民幣在國內的購買力,有利于擴大國內市場和中國企業由依賴制造業向服務業的產業結構轉變。中國政府提出的一攬子匯率政策使得人民幣不再與美元掛鉤不利于美國擴大國內需求,也不利于世界經濟的復蘇。
三、中國外貿企業受人民幣升值的積極影響
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外貿易的影響,由于匯率的大幅變動,外貿企業的成本、商品價格、利潤等都受到影響。其中有積極的也有不利的。
(一) 進口原材料、能源、技術、設備等產品的成本降低
由于人民幣匯率上升,依靠美元結算的國際大宗商品交易例如原材料、能源、先進設備和技術等價格會降低,人民幣的購買力會加強,企業引進先進的產品生產線、專利技術等成本也會降低。以加工貿易為主的外貿企業進口成本降低,盈利能力增強,企業競爭力大大提高。
(二)有利于中國產業結構調整
中國外貿出口主要依靠勞動密集型的產品,附加值高的高科技產品非常少,大多數先進的技術核心都是由外國企業控制,中國企業只得高價從外國進口這些高科技含量高的核心技術,依靠廉價的勞動力加工再出口。因此,中國的外貿企業國際競爭力一直較低,發展粗放,能耗大、污染高而廉價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又經常被冠以傾銷的罪名背負巨大官司負擔。
中國外貿企業急需提高技術含量,改變以前粗放的增長方式向高技術含量、高品質、高效益、高附加值的集約型模式發展,而人民幣升值則是推動外貿企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動力。有利于促進科技含量較高和自主創新的企業發展,有助于中國企業提高國際競爭力,突破歐美國家的貿易壁壘,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
四、中國外貿企業受人民幣升值的消極影響
(一) 勞動密集型產品企業成本提高
在人民幣對外升值對內貶值的環境下,依靠廉價勞動力為主要競爭力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由于勞動力價格上漲,缺乏高附加值的產品導致企業成本提高,再加上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干預,初級產品的出口退稅率降低甚至取消導致這些企業極其容易失去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同時,由于人民幣匯率升值,中國出口的商品也跟著漲價,一直被認為廉價的“中國制造”將失去最大的競爭優勢,如果仍要保持以往的低價格,就會大大削弱出口企業的盈利能力,不利于企業的發展,甚至許多中小企業倒閉破產,中國出口企業將面臨重新洗牌的局面。
(二) 國內市場競爭增加
隨著人民幣匯率的提升和人民幣購買的增加,越來越多高品質的進口商品進入國內市場,并且價格也開始被消費者接受。腰包鼓起來的中國人,只需多花一點錢甚至同樣的價錢就能方便的買到高品質的高檔進口商品,這無疑給生產該商品的國內企業帶來巨大沖擊。缺乏自主創新、沒有掌握核心技術、依靠低價的國內中小企業將陷入非常困難的境地,嚴重影響了民族企業的發展。
五、如何正確認識和應對人民幣升值
雖然中國政府不斷采取積極措施應對人民幣升值帶來的不利影響,保證匯率上升給進出口企業造成的沖擊在可接受的范圍,但從長遠來看,不利因素并不能被完全消除,仍需要采取更多適當措施。
(一)加速企業結構改革,增加產品附加值,提高國際競爭力
廉價的勞動力是中國出口企業競爭的主要優勢,但隨著人民幣匯率升值這種優勢正逐漸被削弱,企業應通過提高勞動效率、降低不必要的開支,加強勞動力的專業知識培訓等方面保持住這種優勢。并適當增加高技術含量的先進設備和技術提高生產力和產品附加值,從而提高產品的質量和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二)合理控制外匯儲備
從日本的例子可以看出,外匯戰是一場殘酷而沒有硝煙的戰爭,其后果十分可怕,中國必須吸取日本的教訓高度重視匯率問題,放眼未來在通貨膨脹和人民幣升值預期中需求平衡,最大限度減少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造成的沖擊。
六、結束語
從當今的大環境下人民幣升值壓力不會減弱只是時間和多少的問題,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表示人民幣匯率將要穩步上升。中國經濟發展的穩定離不開匯率的穩定,但是放眼未來,只要加速中國產業結構調整,增加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完善匯率制度使其更靈活更效率,才能保證中國國民經濟快速穩定的發展、削弱由于人民幣升值帶來的不利影響。
參考文獻:
[1]李昱星.人民幣匯率改革對江蘇省外貿進出口企業影響的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9,(1).
[2]王穎江,趙麗珠.人民幣匯率調整對中國外貿影響的效應分析[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9,(1).
[3]吳迪.對人民幣升值的幾點思考[J].河北金融,2008,(7).
[4]閆紅珍.論人民幣匯率升值對河南外貿企業的消極影響[J].中國商貿,2009,(21).
[5]張穎.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對外貿易的影響分析[J].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6).
[6]周俊.人民幣升值利弊分析[J].經濟縱橫,2007,(12).
[責任編輯 吳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