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知識管理作為一種新的管理理論與方法,能夠為圖書館開發出新的發展空間。首先闡述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內涵,根據內涵明確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內容;然后分析圖書館知識管理的特征、目標和過程;最后,根據所定的目標制定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實施策略,揭示圖書館實行知識管理需要創新。
[關鍵詞] 圖書館 知識管理 圖書館知識管理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企業的經營和發展不再主要依賴于資本、自然資源和勞動力等傳統資源,而是更多地依賴于知識。知識管理作為一種全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形成的。知識管理的理念和實踐始于20世紀80年代,1991年《財富》發表知識管理的第一篇文章《腦力》;1998年,一種以“知識管理”命名的新期刊——《知識管理》在英國出現;1999年,美國有80%的企業已經或正在實施知識管理計劃;2002年被確認為“知識管理年”。可以說,知識管理已經在全球管理學理論界與實踐者中間形成熱潮。
從目前圖書館的生存形式來看,要能夠順應時代的要求且能得到繼續發展,必須要用新的理論與方法作為指導進行圖書館管理,而圖書館是社會的一種重要組織,完全有必要也有可能應用知識管理。圖書館應用知識管理是圖書館事業發展的需要。知識管理作為一種新的管理理論與方法,能夠為圖書館開發出新的發展空間。下面就是通過對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內容、特征、目標、過程、實施策略及創新幾個方面來說明知識管理在圖書館管理中的運用。
1 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內容
要明確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內容,首先必須弄清什么是知識管理,什么是圖書館知識管理。
1.1 知識管理的內涵
目前,國內外學者都認識到圖書館知識管理的重要性,并力圖運用知識管理理論來指導圖書館工作。近幾年來,不同學科領域的學者專家,分別從不同角度和立場對知識管理的內涵、外延等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
從來源角度上說,知識管理是在信息管理基礎上的延伸,它以信息資源的開發、收集、存儲、整合、利用為前提,利用信息與人、組織的交互活動,將信息資源發展為企業的知識資源,實現知識創新的管理活動[1]。 Charles認為,知識管理可以引入到圖書館的許多業務之中,能夠提高圖書館管理效益[2]。另外一種說法,圖書館知識管理是確定、收集和傳播共享圖書館中的知識,包括知識的管理和運用知識的管理來創造、獲取和使用知識以增強圖書館的應變與創新能力的活動[3]。也有人認同知識管理是以人為中心,以信息為基礎,以知識創新為目標的管理,它是為企業實現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共享提供的新途徑[4]。盡管解釋多種多樣,但人們逐漸就知識管理的內涵在下述兩個方面的認識達成共識:知識管理可以從狹義和廣義兩種角度來理解。狹義的知識管理只針對知識本身的管理,包括對知識的創造、獲取、加工、存儲和應用的管理;而廣義的知識管理不僅包括對知識進行管理,還包括與知識有關的各種資源和無形資產的管理,涉及知識組織、知識系統、知識資產、知識活動及知識人員的全方位和全過程的管理[5]。
1.2 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內涵
關于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內涵有眾多不同的說法:①圖書館知識管理是指應用知識管理理論與方法,合理配置和使用圖書館各種資源,充分滿足用戶不斷變化的信息與知識需求,并提升現代圖書館的各項職能和更好地發揮其作用的過程[6]。②圖書館知識管理就是在知識集約、知識應用、知識交流、知識創新過程中促進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的相互轉化,實現知識創新和知識增值,運用集體的智慧提高圖書館核心競爭能力[7]。③圖書館知識管理就是對信息資源及信息資源有關的智力資源所進行的管理,目的是通過提高圖書館自身的管理效率來提高圖書館的服務質量[8]。盡管眾說紛紜,但總的來說它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方面來理解。廣義的圖書館知識管理,是對圖書館內與知識生產、獲取、組織、存儲、交流、傳播和應用有關的一切活動及其規律的管理與研究,它既包括圖書館知識運營過程的管理,也包括圖書館知識資本的管理,涉及圖書館的人力資本、結構資本、市場資本與知識產權資本的全方位管理,還包括知識管理與圖書館學、情報學、圖書館管理學互動規律的研究;狹義的圖書館知識管理是對圖書館內知識本身的管理,包括對知識的生產、獲取、組織、存儲、交流、傳播和應用的管理過程[9]。
1.3 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內容
圖書館知識管理的主要內容:①圖書館知識資產的管理,包括圖書館對顯性知識進行管理、圖書館對隱性知識進行管理以及對知識活動(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的相互轉化)進行管理。②社會客觀知識的管理, 必須管理人類社會的客觀知識。③圖書館知識供應鏈的管理,對圖書館的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進行管理產生業務知識供應鏈,對客觀知識的管理產生客觀知識供應鏈。為了高效、快捷地傳播和共享知識,圖書館必須對知識供應鏈進行管理[7,10-12]。
從另外一個角度說,知識經濟時代圖書館知識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①知識創新管理。它包括知識的理論創新管理、技術創新管理與組織創新管理三個方面。②知識應用管理。21世紀的圖書館應開展基于高速信息網絡的知識服務,包括:為企業、政府、社會團體、科研機構建立虛擬圖書館或信息中心;信息化的知識服務;圖書館資源數字化。③知識傳播管理。④人力資源管理。在圖書館知識管理中,人不是與其他管理要素或對象一樣可以通過各種方法和制度來加以管理和控制的資源客體,而是具有精神文化屬性的主體。⑤知識營銷管理。知識營銷管理是指知識商品的生產、定價與銷售等全過程、各環節的管理,它以用戶為合作伙伴,以充分挖掘用戶的有效資源為基本出發點,以求得圖書館與用戶共同發展為最終目的的現代管理方法[6,13-19]。
圖書館知識管理是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的一種新型的圖書館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重點是使每一個員工都最大限度地貢獻其積累的知識,實現組織內知識共享。
2 圖書館知識管理的特征
圖書館知識管理不僅具有深刻的內涵,還擁有傳統管理無法比擬的優勢。在知識經濟時代其特點如下: ①圖書館知識管理的最終目標是知識創新,圖書館知識管理致力于為社會營造良好的學習和創新知識的生態環境,通過潛移默化的作用,使用戶在閱讀文獻中接受和積累知識,提高素質,啟迪智慧,激發創造靈感,促進社會組織和個人隱性知識的轉化和創新,促使其轉化為社會效益。②人力資源管理是圖書館知識管理的核心內容,把開發館員頭腦中的知識資源作為提高知識服務效率的重要途徑。③信息技術是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工具,現代技術對知識工作者的支持是知識管理的基本組成部分,技術是知識管理的基礎支持因素。④圖書館知識管理是信息資源管理的延伸和發展。⑤圖書館知識管理具有公共性[20-25]。
3 圖書館知識管理的目標
圖書館管理引入知識管理的目的就是要發展圖書館,使圖書館能順應時代的要求,獲得更強的生存競爭力。
圖書館知識管理的目標:①讓隱性知識顯性化。第一,激勵圖書館員將隱性知識顯性化; 第二,注重隱性知識的交流。②實現知識創新,是實現圖書館知識管理的最終目標。③實現知識增值。④實現人的發展,即讀者知識的發展、讀者素質的發展以及館員素質的發展。⑤提供更好的知識服務。⑥利用知識以最大限度地改善圖書館的業務活動和日常服務,從而增強圖書館的競爭能力。⑦激發館員的學習熱情與能力,使其與獲取知識和創新三者之間形成良性循環,將圖書館創造為一個學習型組織,從根本上保證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⑧構建一個全方位的開發、獲取和應用知識的戰略決策,也就是推進圖書館知識產業化的戰略。⑨從知識的角度檢測和評估圖書館的管理活動[26-29]。
文獻[30-31]還用圖表來表達了圖書館知識管理的目標,見圖1:
4 圖書館知識管理的過程
圖書館知識管理過程是指通過計劃、決策、組織、領導、控制和協調等強有力的管理措施,制定知識管理戰略,不斷深化個體、群體和組織學習、選擇知識,獲取知識,生產知識,分享知識,應用知識,從而提高核心競爭力,為個人或組織提供知識服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圖書館知識管理戰略的制定;②圖書館組織內部知識過程的管理;③社會客觀知識的管理過程;④圖書館知識供應鏈的管理過程;⑤科學的技術實施路線,制定科學的技術實施路線是知識管理實施的行動綱領;⑥基礎設施建設,這是實施知識管理的重要物質基礎[32-34]。
從圖書館知識管理與所依賴的知識基礎和要實現的目標形成的關系角度來講,圖書館知識管理的過程,包括館員隊伍建設、信息資源建設、用戶服務、基礎結構建設。在這四個過程中知識流程是相同的,但每個過程所要完成的目標是不同的,所依賴的知識基礎(或稱知識資本)是不同的,如圖2所示[30]:
5 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實施策略
為了有效地實施圖書館知識管理,達到預定的目標,必須明確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實施策略[35-44]:
#61548;提高對圖書館實行知識管理的認識,加強管理人才的培養和資金投入。
#61548;建立有效的圖書館知識管理體系。有效的知識管理需要人員和技術的結合,知識分享和利用需要做出艱苦的努力。
#61548;現代信息技術是知識管理的有力工具,要加快其在圖書館知識管理中的應用。
#61548;實行圖書館知識信息集成管理。在知識經濟條件下,圖書館必須由規模、質量效益型管理模式向知識信息集成管理模式轉變。通過知識信息的裂變重組與功能放大,突破傳統信息管理模式的明確邊界與等級制金字塔型結構,實現知識管理組織結構的網絡化與虛擬化。
#61548;加強知識管理數字化工作。要實現有效的知識管理,①是把信息從紙張形式轉換為數字格式;②是對紙張和電子文件中的信息進行一體化管理;③是把電子化和數字化的信息送上網,實現信息共享。
#61548;建立完善的知識倉庫。這是實施知識管理的重要方法,是實現知識積累的有效手段。
#61548;提高知識編碼化水平。知識管理的核心就是把人們頭腦中的隱性知識轉化為可以編碼的顯性知識,就是研究人們共同工作的方式、共同學習的方式以及個體和集體的知識開發方式,形成一種有助于不斷學習和共享的環境和文化氛圍,以加速個體知識在組織內部的循環流動,促進知識的交流和共享。
#61548;建立員工知識培訓網絡。人力資源的發展在知識管理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現代圖書館中沒有受到良好培訓的人員,新知識是無法被創造出來的。
#61548;建立有效的圖書館知識管理系統。知識管理系統是一個集成的多功能、多領域的綜合系統,它能夠支持主要的知識管理與處理活動,包括知識獲取、知識組織、分類與理解、編輯與檢索、傳遞與共享等。
#61548;重視知識和知識共享的內部環境。
6 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創新
圖書館知識管理是以人為中心,以信息為基礎,以創新為目標,以信息技術為工具,應用知識管理理論與方法,合理組織、開發和運營圖書館擁有的包括信息、知識各種要素在內的所有智力資本,充分地滿足用戶不斷變化的信息與知識需求,并提升現代圖書館的各項職能,更好地發揮其作用,實現知識創新、知識擴散和知識增值的過程[45-47]。
知識管理的核心是創新[1]。圖書館知識管理創新涉及以下方面:①管理理念的創新。圖書館的管理者必須樹立創新意識,不能因循守舊。②管理機制的創新。③信息資源的管理創新。包括建立和完善聯合書目數據庫,積極利用網上信息資源以及建設專業的指引庫。④人力資源的創新。現代市場的競爭關鍵是人才的競爭,誰擁有人才,誰將會占領競爭的至高點,對于企業如此,圖書館也一樣。⑤管理手段創新。在當今知識不斷更新的時代,要不想被時代淘汰,圖書館就應發揮其自身的資源技術和管理優勢,利用網絡資源、數據庫、文獻信息資源等服務類產品,及時對各種文獻信息進行知識處理、檢索和加工,為用戶提供跨學科、跨地域、超時間的信息虛擬化服務,實現知識管理手段的創新化。⑥管理職能創新。一般說來,圖書館管理具有決策、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6種基本職能,而圖書館知識管理的主要職能體現為:外化、內化、中介、共享、學習、認知(創新)。⑦服務方式的創新。這也是知識管理創新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它體現在服務理念、服務方式、服務技術、服務質量等各個方面[48-54]。
7 總結
圖書館作為一種承載知識集散功能的社會機制,是保障“社會遺傳”順利進行的重要場所,對人類文明的傳承與發展起著巨大作用。知識管理理論探索繁榮了圖書館學的學術研究,知識管理實踐活動推動了圖書館事業的可持續發展。諸多知識管理理論有機整合,必然促進圖書館知識管理范式的形成、發展與完善。
總之,本世紀是以廣泛地利用大量信息為主要目標,以信息快速傳播和交流日益頻繁為基本特征的信息化社會,各種信息服務方式應運而生,圖書館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知識管理擁有傳統管理無法比擬的優勢與特點,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前景,我們應把知識管理視為最重要的資源,切實提高圖書館競爭力,從容面對知識經濟帶來的各種挑戰。
從整個圖書館知識管理的研究角度來看,它涉及的內容很多。由于篇幅和自身學識水平所限,只談了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內容、特征、目標、過程、實施策略及創新等方面的問題,而諸如知識管理實踐方面的問題則沒有涉及到,希望有更多的學者關注重視圖書館知識管理研究,來推動圖書館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鄭剛.從信息化走向知識管理.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8(9):69
[2] Charles T.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academic libraries.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2002,62(1):44-55.
[3] 邱均平,段宇鋒.論知識管理與競爭情報.圖書情報工作,2000 (4):11-14.
[4] 肖永霖,楊桂榮,李瑞萍.我國圖書館知識管理研究近況.情報雜志,2003(7):20-21.
[5] 邱均平.論數字圖書館的知識管理.情報資料工作,2001(5):5-7.
[6] 鮑宇星.論知識管理與圖書館管理.網絡財富,2008(7):171.
[7] 諸虹,初銳.圖書館知識管理及其實施策略.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3):71-73.
[8] 程衛華.淺談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創新.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8,8(16):141-142.
[9] 沈蓉蓉.淺析高校圖書館的知識管理.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21):29-30.
[10] 葉建華.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對象、領域和過程研究.圖書情報知識,2006(1):94-96.
[11] 陶正梁.現代圖書館知識服務與知識管理探討.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22):34-35.
[12] 鄧文彪.企業知識管理的概念點評.[2011-01-01]http://esoftbank.com.cn/wz/68_6190.html.
[13] 劉茂生.圖書館知識管理管見.中國圖書館學報,2000(4):91-92.
[14] 盛小平.2l世紀的圖書館知識管理.圖書館雜志,1999(8):29-30.
[15] 湯珊紅.新世紀圖書館知識管理的特征、內容及相應的實現技術.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00(5):3-6.
[16] 姜永常.再論圖書館的知識管理及其實施策略.圖書館,2001(1):26-28.
[17] 宛曉丹.面向知識管理的數字圖書館.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7(4):159-160.
[18] 劉巖芳.基于Technology Roadmap的圖書館知識管理研究.圖書情報工作,2008(7):28-31.
[19] 何春濱.知識管理與圖書館創新管理.現代情報,2007 (5):213-217.
[20] 汪紅軍,譚方富.博客在圖書館知識管理中的應用研究.情報探索,2008(8):99-100.
[21] 付立宏.基于知識管理的圖書館技術整合策略.圖書館雜志,2006 (3):22-25.
[22] 王麗艷.知識經濟時代我國高校圖書館管理創新研究.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8(9):188-189.
[23] 賈美娟.論知識管理在高校圖書館的應用.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綜合版),2008(3):92-94.
[24] 黃鶯.利用知識管理創新圖書館的服務.情報探索,2008(8):84-85.
[25] 葉敏.圖書館管理現狀研究綜述.情報科學,2004(12):1524-1529.
[26] 寧夏,楊建武,張淑萍.高校圖書館應實施知識管理.現代企業,2008(9):59-60.
[27] 何春濱.圖書館知識管理的目標構建與實現途徑.高校圖書館工作,2008(2):73-77.
[28] 景萬福.試談圖書館知識管理.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1,13(7):98-99.
[29] 喬東枝.圖書館知識管理:目標、創新模式及實現條件.圖書館論壇,2008 (3):94-96.
[30] 李偉.簡論圖書館職能從知識管理走向知識服務.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8(9):47.
[31] 白慶珉.圖書館知識管理模式設計.情報雜志,2005(4):30-35.
[32] 馬紅.高校圖書館知識管理的集成管理模式探析.情報雜志,2008(7):68-70.
[33] 從峰.圖書館知識管理的過程及對策研究.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8(9):181-182.
[34] Bellaver R F,Lusa J M. Knowledge management strategy and technology. Norwood:Artech House,2002:12-34.
[35] 夏敬華,金昕.知識管理.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23-28.
[36] 盛小平,束漫.博導系列訪談:徐引篪研究館員.高校圖書館工作,2005(3):9-11.
[37] 王均林.論圖書館知識管理.鄭州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19(3):7-10.
[38] 張愛梅.論圖書館的知識管理.圖書館學刊,2003(1):12-13.
[39] 王萍.論圖書館的知識管理.圖書館,2006(3):112-114.
[40] 陳新顏.高校圖書館知識管理及其實施.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02(1):27-30
[41] 陳義平.論高校圖書館的知識管理.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08(3):103-106
[42] 王楠.高校圖書館的知識管理研究.情報雜志,2007(3):148-149
[43] 韓莉.圖書館引進知識管理初探.圖書館論壇,1999(3):56-57
[44] 王海燕.試析圖書館知識管理及其實施策略,情報科學,2006(9):1325-1328
[45] 夏萍.圖書館知識管理的主要內容及實施策略.情報科學,2003(7):718-720
[46] 李海鷹.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基本理念與策略.圖書與情報,2004(4):14-16
[47] 許貞子.圖書館知識管理創新在企業創新人才培養中的作用.商場現代化,2008(9):307
[48] 張萍.創新管理,提供高質量的圖書館服務.圖書館,2007(4):121-122
[49] 許珍兒.論圖書館知識管理.情報雜志,2007(8):149-150
[50] 圖雅.試說圖書館知識管理創新.藝術檔案與圖書,2008(1):101-102
[51] 騰曉紅.淺議高校圖書館知識管理創新.世界華商經濟年鑒#8226;高校教育研究,2008(4):211-213
[52] 鄭輝.知識管理與圖書館管理創新.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2):144-147
[53] 祖力胡馬爾,紀照霞.論素質教育與知識經濟環境下圖書館管理創新.現代情報,2002(5):83-85
[54] 董全中.我國高校圖書館管理創新的探討.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7(5):15-17
[作者簡介]丁婷,女,1986年生,碩士研究生,發表論文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