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有的設計公司為大企業制定產品策略、開發新產品是“錦上添花”的話,那么有的設計公司則是在為小企業“雪中送炭”。在我國面臨產業升級轉型時,長三角地區一些以外向型貿易為主導的企業遭遇了挑戰。杭州博樂策劃設計機構為眾多中小成長型企業和出口轉內銷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一站式流程服務,開拓了新的市場空間。
/項目名稱:TOMIC水具
/項目服務時間:2008年
/項目評估:博樂協助英國TOMlC水具公司成功進入中國,通過歷經8個月的市場研究分析,成功地對國外新品牌進入中國市場進行了全面的產品和品牌整合策劃設計,塑造了TOMIC鮮明的英倫風格形象,設計開發數十款產品,全國實現近百家銷售終端。
/項目名稱:德力西家居電氣
/項目服務時間:2008年
/客戶獲益:協助德力西國際電工從“工業電氣”到“家用電氣”成功轉型。
/項目評估:博樂對客戶整體的品牌形象及概念進行了全面的梳理和革新,品牌核心價值“整體解決全程無憂”引領了行業新方向,輔助實現全國1000家銷售終端,并由博樂展具公司對全國專賣店和專柜進行了制作施工。
周立鋼:公司2003年開始組建,剛創立的時候,杭州地區工業設計公司總數大概不超過十家,行業競爭不激烈,同樣市場份額也小,我記得第一年總的客戶數量好像沒超過10個。但當時我們公司的發展速度還是比較快,業績在第二年就突破了百萬,這對當時一個新成立的工業設計公司來說,還是挺不容易的,是對我們一個很好的鼓勵,同時也為以后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周立鋼:公司最早成立的是產品設計公司,提供單純的產品外型設計服務。第二年成立了品牌策劃公司,這是因為浙江眾多中小成長型企業,希望從OEM轉型升級,除了自主創新產品外,還迫切希望建立自己的品牌,所以我們就將業務范圍進行延伸和拓展,在公司內部就成立了產品設計部和品牌策劃部兩大部門,開始提供產品設計、品牌策劃、專利商標這三位一體的服務模式,后來由于項目中客戶渠道建設的需要,我們又建立了博樂展具制作公司,最終摸索和完善出“以定位為核心的產品與品牌整合設計服務模式”,或者叫“1+3服務模式” (定位+品牌策略設計、產品規劃設計、終端形象設計與制作)。從幾年的成果來看,應該說這樣的模式還是備受市場和客戶認同的,至少特別符合出口轉內銷的貿易型企業及從OEM轉型升級到走自主品牌路線的生產型企業。
周立鋼:公司的未來發展方向肯定還是會以設計服務作為核心和基礎,這是最大的資源性平臺,只是會逐步地將行業范圍進行有選擇性逐步縮小,追求做精做專,不斷提升團隊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同時也積累更多知識成果和客戶渠道資源,借此拓展我們博樂展具的終端實現和道具制作的業務。
另外,我們已經開始了“亦小亦美”自主品牌的建設,選擇和整合我們的緊密型互補型的客戶企業,優勢互補,借助他們現成的生產和渠道優勢,結合我們在產品創新和品牌包裝以及終端實現方面的優勢,強強聯合,做各自最專業的工作,只有這樣才會實現真正雙贏,而博樂也才有可能發展成為集智慧服務、品質制造和品牌銷售的現代型創意企業。
周立鋼:博樂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不是資金,也不是人才,而是迷失方向。公司在發展到2007年的時候,為了盲目滿足客戶的需求,在已有的產品設計和品牌策劃兩大部門之后,又組建了營銷策劃部,希望給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但事實證明這只是一個美好的夢想,一個設計公司很難有這個能力解決企業這么全面的需求,面對這么多行業,將項目流程拉如此長,結果只有一個 不專業。公司也是認識到這點后進行了回歸,專注于做產品與品牌的整合設計,為客戶提供前期的策略和設計實現。后期的市場和營銷讓更專業的公司去做,才把自己從困境中解救出來,走上健康發展之路。
周立鋼:客戶是多種多樣的,尤其是博樂面對的客戶主要就兩類,出口轉內銷和OEM轉型升級,都希望以自己的創新產品去創品牌建渠道。大部分客戶合作都是輕松喻快的,個別客戶在對設計和品牌的理解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在合作上就會形成一定的障礙,這就需要先幫助他們分析市場現狀和行業發展趨勢,以及企業自身的優缺點,找到差異化的市場和品牌定位,然后再圍繞著這個定位,進行品牌形象設計、產品規劃設計、宣傳物料設計和終端展示設計等工作。經過這樣一整套的設計服務,企業很容易在市場和行業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一個位置,確立自己的品牌定位,并為以后產品設計開發指明一個清晰準確的方向,后續的合作就非常的順暢了。
周立鋼:我覺得以下幾個領域的設計前景應該是廣闊的:健康護理產品,交通工具,孕嬰童產品,節能環保綠色產品。
周立鋼:行業中有很多如歐美和日韓的優秀設計公司,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國內的浩漢、嘉蘭圖、浪尖等一直也是我所稱頌和學習的優秀設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