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開始的荷蘭設計、時裝與建筑計劃(DDFA)項目是一個為期四年的戰略性計劃,這一計劃旨在整合荷蘭最重要的三個創意產業
設計、時裝和建筑,并通過開展國際合作與其他國家的設計師、生產商和消費者開展對話,開拓人際網絡和商業機會。該計劃通過一些固定模式,結合不同地域的主題和需求,在一些重要國家如印度、中國、德國和土耳其進行推展,以增強荷蘭設計、時裝和建筑的國際地位,并在建立長期國家伙伴關系的同時以設計為載體探討當前世界面臨的重要問題。
很多國家都有類似的設計促進機構,但DDFA的獨特優勢在于官方機構和非官方專業團體之間的高效合作。憑借來自不同行業組織之間的協同而組織起來的活動往往非常富有成效。這個項目的官方支持來自荷蘭的三個政府部門一經濟部、外交部與教育、文化和科學部,三方共同商定項目的可行性。非官方專業團體臺作者來自荷蘭一些重要的設計、時尚和建筑領域的組織,包括荷蘭設計和時尚平臺(Premsela)、荷蘭建筑學會、荷蘭設計師協會、荷蘭皇家建筑師學會、荷蘭室內建筑師協會和時尚、室內設計、紡織貿易協會。另外阿姆斯特丹、阿納姆、鹿特丹、埃因霍溫、烏得勒支和海牙等6個創意城市也是這個網絡的一部分。
通過國內政府部門和民間組織的支持,DDFA聯絡到各個國家的設計推進組織,與其展開展覽、論壇、工作坊等方式的合作。每次活動DDFA都會組織一批荷蘭的建筑、時尚、產品設計師到活動所在地與當地的政府、院校、設計機構、企業進行面對面的直接交流,將荷蘭設計的精髓和魅力帶到異國,同時也從活動當地汲取文化精華和設計靈感,促進自身設計的創新發展。如今,DDFA已經在印度、德國、中國等國家開展了很多成功的項目。其中在中國就成功舉辦過多種形式的活動來推動荷蘭設計在中國的影響力,如上海的“時裝世界:荷蘭與上海”、上海國際創意產業周上的“荷蘭設計獎”、廣州設計博覽會、香港設計周上的荷蘭設計設計活動等。據DDFA項目總裁克里斯汀·班娜(Christine de Baan)介紹,這些活動不僅讓荷蘭設計師找到了進入中國市場的入口,成功地向荷蘭介紹了中國設計,而且促成了荷蘭設計師與中國商業項目的合作,未來能在中國看到更多荷蘭設計師的作品。
DDFA組織的上海的“荷蘭設計工作空間”是中國的荷蘭創意產業孵化器項目的一部分,它為來自荷蘭設計、時裝和建筑領域的設計師提供工作空司,并以非常實際的方式支持他們在中國市場走出第一步,例如通過給他們本地市場和銷售的信息,通過項目的網絡聯系需要的人等等。很多設計公司參與了這個項目,如建筑工作室MVRDV和KCAP,“北方燈具展”的參展設計師和FiveSpices的設計部門。這個活動除了給中荷設計師提供工作空間和平臺之外,同時也是一個中荷之間建立文化上相互了解和交流的平臺。
在DDFA第五屆廣州設計周的荷蘭館就是在DDFA的推動下和荷蘭駐廣州總領事館共同實現的,這次合作過程很好地體現了DDFA的運作方式。由荷蘭設計師麥可·馬若(Marc Maurer)設計的荷蘭館展出了超過40位重要的荷蘭設計師、建筑師和時裝設計師的作品,很多頂級的荷蘭設計作品和建筑都在這里有所呈現。這次活動是廣州國際設計周自2006年開辦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外國設計參展活動?;顒又黝}是“天天設計(Design for Daily Life)”,反映城市化進程的迅速發展和層出不窮的變化環境中人類所面臨的壓力。主題的選取,一方面來自荷蘭的現實,另一方面來自展覽所在地中國的需求。荷蘭由于自然條件所限,國土每一平方米土地的使用都必須被精心“設計”,長期以來荷蘭人用他們的創意、技術創新和合作,去創造和保衛他們的土地,設計就是荷蘭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這也是荷蘭設計的源頭。在中國方面,生活的變化迅速,城市不斷擴張,新產品層出不窮。如何為人們的日常生活設計出實用、可持續和美觀的產品。也是一個有趣的話題。因此主題選取了“天天設計”。展館將作為一個互動的平臺,中國和荷蘭的企業在這里互相了解和商談合作機會。除了這個展館以外,還舉辦一系列同一主題的發布會、研討會和介紹會,包括與生態設計權威專家進行的研討會,還有一些聚焦可持續發展的座談會。
接下來的一年,DDFA將在土耳其開展一系列的推廣活動,與中國的合作也將繼續深入。他們將在北京設計周上帶來一個獨特的展覽“連接概念”,這個展覽目的是調查和顯示荷蘭設計背后的過程,包括設計、時裝和建筑三個領域的設計,展覽具有可塑’性,可適應當地的狀況和需求。同時中國本地設計、荷蘭與中國設計師之間將展開對話,來參展的既有馬賽·旺德斯(MarcelWanders)這樣具有地位的荷蘭設計師,也包括荷蘭的設計新秀、北京的“連接概念”會在上海和珠三角巡回展出。荷蘭設計節將展現一系列的聯結概念,展現荷蘭設計師、建筑師和時裝設計師將激進的美學觀點和社會相結合、將高科技創新和精致工藝相結合、將實驗性和實用主義相結合、將深刻分析和解決方法相結合以及將制造能力和概念性思考相結合的多重實踐。另外還會在北京設計周期問做一個與教育相關的項目,設計大師會到場,來自不同專業協會、設計師團體和思考者將聚集在一起,探求新項目研究的方法。活動也將聚集北京和鹿特丹包括不同學科的8所學校:中央美院、清華和北京服裝學院,德爾福特大學、桑伯格設計學院,荷蘭的ArtEZn寸尚等。這個展覽還會在香港和深圳雙年展上展出,活動中的中國和荷蘭建筑師探索中國未來的房屋供給的可持續解決方案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