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紅心,照亮紐約
相信那個四方形排列的“I Love You”對每一個關注設計、時尚和潮流的人都不陌生,這顆“紅心”標志已經成為紐約市的城標,更在“9.11”事件后被賦予深刻含義——“我從未如此深愛著紐約”—— 支持著廣大紐約市民的心。如今,它已經超出了廣告標志的范疇,印制著該圖案的商品迅速席卷全球,同時,這枚圖案也在世界范圍內催生出了各種變體,可以說它從商業價值和社會影響力上都得到了非凡的效果。其實早在1977年,它作為紐約州的旅游宣傳活動標志被設計出來時,就已經吸引游客紛紛前來,挽救了當時正在遭受經濟衰退的紐約。如書中所言,20世紀70年代是一個經濟蕭條的黑暗年代,卻孕育著創意產業的騰飛,也正是憑借著在產業上重新改造自己,紐約僅用了短短十年時間,便東山再起。“紅心”的例子只是紐約這座設計之都成長史中的一個小故事,它顯示了創意的力量,也帶來了關于創意產業的思考。
加拿大埃米麗,卡爾藝術學院亞洲藝術中心主任山姆·卡特教授曾經說過,最好的創意產業將在中國。中國的創意產業也的確如約迎來了一個爛漫的春天,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迅速,許多城市都在積極的把創意產業發展為城市品牌,努力打造著中國的創意城市,世界的設計之都。文化創意產業在中國前途光明,只是前進的道路必然是困難與機遇并存。在我們探索前行時,經驗的學習必不可少。本書的作者一直致力于文化經濟與城市經濟的研究,她用簡潔的語言訴說了紐約長達150年的創意產業發展路徑,展示著創意產業如何助推著紐約經濟的穩步發展。
書中向讀者傳達創意力量的集結在于兩點,其一是人的力量。創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賦是重要組成因素,這些創意天才們形成了紐約獨特的社交圈子,他們在特定的場所聚會,觥籌交錯間快速萌發創意,在天亮后大量生產,并迅速推向世界。他們運用各種因素引爆了文化商品化的潮流,推動了創意產業的崛起和創意經濟時代的到來。其二是環境的力量,既創意只產生在具有包容力和多元文化的地方。雖然紐約的金融和其他服務業還維持著高度的重要性,但是文化創意產業卻帶著它那不怕金融海嘯、不怕能源危機的姿態一路高歌猛進,展現了一種主宰未來的全新競爭力。政府在政策上的扶植更加有利于紐約文化環境上的多樣性,增強城市的生機與張力,吸引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前來投奔。
聯想到已經迎來了創意經濟時代的我們,在各城市大力修建動漫園區、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以及進行著舊廠房改建藝術圈的發展過程中,我們或許可以從書中更多地借鑒到如何重視人的吸引和政策環境的建設。我國的創意經濟之路還很長,本書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探索創意經濟發展和集結創意力量的全新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