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變化,傳統媒體的影響力已很難覆蓋全球,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新技術將單一媒體變成綜合媒體,通過新媒體技術實現對全球的綜合傳播。
中國國際廣播電視網絡臺(CIBN)成立暨國廣環球傳媒控股有限公司掛牌儀式于2011年1月18日在北京舉行,這標志著擁有61個傳播語種、全業務媒體形態和濃厚國際化特色的新媒體國際傳播平臺的建設已經全面啟動。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王庚年臺長認為,從報紙、廣播到電視,任何一種媒體都是技術發展的產物,如今傳統媒體面臨新技術蓬勃發展的時代,特別是互聯網移動技術給我們帶來無限的可能,媒體必須抓住這樣的歷史機遇,把傳統媒體的人力資源優勢、內容的優勢同技術的優勢融合,通過這種融合使其成長為一個新型的、在傳統媒體基礎上產生了質變的一種媒體,他說,“這種媒體將是媒體發展的未來”。
CIBN是中國國際廣播電視網絡臺(China International Broadcasting Network)的簡稱。它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開辦,是在互聯網和移動通信技術日益發展條件下,依托互聯網、移動通信等日益發展的現代高新技術,以多語種、多類型、多終端的形態面向全球受眾傳播的國家廣播電視播出機構。CIBN廣泛涵蓋網絡視聽節目、手機廣播電視、IPTV、互聯網電視、CMMB等各種新媒體業態,以視聽互動、資源共享、語種集合為特色。
談及CIBN成立的意義,王庚年說,CIBN是經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批準的,在新媒體領域的、國家級的廣播電視播出機構。CIBN的成立對國際臺來說是一個跨時代的大事。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變化,傳統媒體的影響力已經很難覆蓋到全球,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新技術為傳統媒體提供了一種可能,將單一媒體變成綜合媒體,通過新媒體技術實現對全球的綜合傳播。
王庚年認為新媒體本身是依托互聯網而存在的,融合了各種手段的一種綜合媒體。他說,“通過互聯網受眾可以看報、聽廣播、看視頻,成立之后的CIBN會綜合各種媒體手段,我們將依托國際臺多語種的資源和人才,打造多語種網站、多語種網絡電臺和多語種的視頻頻道”。王庚年認為,在時代發展的今天,任何單一媒體將來都會受很大的發展制約,新媒體的興起則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歷史機遇。“新媒體等于給國際臺插上了翅膀,我們必須抓住這個歷史機遇,當然新媒體也是個新生事物,它和傳統媒體有著不同點,我們要認真研究它的特點,抓住它的傳播規律,既不能延誤時機,又不能夠著急”。
目前中國的媒體普遍存在“事業大產業小”的情況,媒體的規模小,傳播力也大打折扣,資源浪費情況嚴重,包括人才資源、內容資源、媒體品牌都沒有進入市場,這極大制約了傳媒事業的發展。王庚年認為,如果把事業和產業貫通,除了讓媒體具有社會影響力之外,還可以發展產業的規模,“用產業反哺事業”。國際臺的語言優勢加上互聯網“無所不到”、傳播無疆界的特點,將使CIBN傳播的影響力得到極大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