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從化市城郊鎮高步村有一株35年荔枝實生樹,可能是‘懷枝’和‘糯米糍’自然雜交種。這株實生樹9-10年樹齡開始結果,其果實品質好,焦核率高。1984年開始嫁接繁殖,無性系表現出優良品質。2002年6月按照“報種和預選一初選一復選”程序進行系統選種。并在從化神崗、廣州龍洞和羅崗等地進行中試。多年調查和試驗分析表明這一株系抗裂果,抗荔枝霜疫霉病:果肉厚,既有‘糯米糍’或‘桂味’荔枝的品質,又有“懷枝’或‘妃子笑’荔枝豐產、穩產的特性,于2009年2月4日通過了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定名為‘井崗紅糯’。
1、品種特征特性
樹冠圓頭型,樹勢旺盛。葉片平均長8.98厘米,寬3.11厘米,葉柄長0.62厘米,主脈明顯而側脈不明顯,葉邊緣微波形狀,葉綠色。葉片形狀與‘糯米糍’較為接近。先開雄花后開雌花,多為短花序。果色鮮紅均勻,果實心形,歪肩;果皮平均厚度1.62毫米。不裂果:龜裂片大,稍刺手;平均單果質量23.5克,果肉蠟色,半透明。肉質嫩,爽口,不流汁,有‘糯米糍’的風味和‘桂味’爽口的肉質,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20.0%,焦核率為80%左右。
定植2-3年后即可形成豐滿樹冠,5年生樹高、冠幅和地徑均高于同齡的‘懷枝’及‘糯米糍’,表現出良好的生長適應性。一年抽梢4次,分別為3月底至4月上旬、5月中下旬、7月中下旬和9月中下旬。始花期在4月上旬,盛花期在4月中旬,謝花期在4月中下旬,果實成熟在7月中下旬。花期和果實成熟期比‘糯米糍’遲15天左右,比‘懷枝’遲7-10天,為晚熟品種。在同等栽培條件下,極少有裂果,對荔枝霜疫霉病的感病率3.9%。
2、栽培技術要點
適合在廣東省中部等晚熟荔枝栽培地區種植。種植規格4米×5米,栽植成活后每年于11-12月深翻擴穴改土。分層施入有機肥,促進地上部枝梢生長。花穗期根據花量增施復合肥和鉀肥。果實發育期注意水分的均衡供應,果實迅速膨大期注意保水及灌水,防止水分供應不均。果實著色期做好霜疫霉病的防治。在11月中旬用螺旋環剝和藥物控梢抑制冬梢生長,可提高開花數量和坐果率。重點防治荔枝蛀蒂蟲,及時做好觀察預報和噴藥防治。
葉自行 胡桂兵 陳杰忠 劉成明 鄭威桃李斌 林楚雄 廖金榮 (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果樹系 廣州 510642;從化市科技信息研究所:從化市太平鎮農業辦公室)(據《園藝學報》201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