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一個認識女書法家韓寧寧的人,無不仰慕她溫文爾雅的書卷氣修養品質;但韓寧寧給人留下深刻影響的地方,并不僅僅在這些外顯形象的美麗神態上。
韓寧寧從小就喜歡音樂,七歲開始拉小提琴,學習了7年,對《沃爾法特》《開塞》《頓特》等名曲十分精熟,僅《開塞》就學會40多種不同的弓法。還彈過鋼琴、琵琶;同時又喜歡繪畫,還學習并癡迷于芭蕾舞蹈!她在家里準備了兩套高檔的音響設施,一套放在書房,一套放在畫室;每天寫字、上網時一定要打開音樂,播放一些鋼琴、二胡等中外古典名曲。當然她最鐘情的仍然是書法,30多年來,利用一切空余時間筆耕不止。
韓寧寧的書法修養既得益于中外文化藝術的長期熏陶,也源于她有一顆善良慈愛的心靈。多年來,書家曾為中央紀律委員會教育基地書寫了胡錦濤等中央領導人的部分重要話語內容;為一些社會單位接待廳、會議室書寫過橫幅、中堂;為全國各地寺廟書寫過各種匾額。
國內每次有什么地方遭遇了特大的自然災害,韓寧寧總是自覺地參與到無私支援的公益活動中。汶川地震后,韓寧寧捐贈了自己精心書寫的100幅書法作品;玉樹地震后,她又日夜忙碌著,書寫了很多作品義捐。每次社會上有什么團體舉辦書畫家義捐活動,她都積極地參加,書寫很多作品贈送那些義拍義賣的機構。當人們問起她為什么這么積極地參加各項社會公益事業活動,她總是深情地說:“無論是誰都會被屏幕上所看到的一幕幕感人的場面而心動!今天我依然愿意為那些無家可歸的同胞們獻上我的愛心。”由此,我們可清晰地看到韓寧寧傾情寫出的莊重大方的書作風格中、蘊含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與深厚的書法修養氣質。
韓寧寧陸續加入北京市書法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成為中國篆刻家協會理事、中國藝術研究會常務理事,早已是國內小有名氣的女書法家之后,仍然懷著一種淡泊名利、虛心好學的進取精神,這是韓寧寧能夠取得無數書法藝術成績的良好品德修養所在。
多年來,書家以行書為主體書寫的同時,注重于用筆的骨力勁健之美,并糅合了一些章草的筆意。她在書寫老子“天行健”一段話語,李白《清平調》《客中行》等系列新作品,又保持自己書寫遒健有力的美感風格外,在行筆中糅合了散文詩情趣的舒緩魅力,抒發出女性清秀、細膩與柔美的書體韻味。
書家書寫的“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新作,其中“行、八、天、千”等字體,人們初看這些書體筆畫,還會誤認為是書家沒有寫好某些筆畫。其實,這正是書家高明的地方,在行書筆作品中又糅合了一些隸書頓挫的筆意,使得自己流暢的行書線性揮毫中,形成戛然而止的動靜結合的對比美感,表現出一種音韻般起伏轉換為靜止旋律之美。“誨人不倦”、“行成于思”等系列作品都表現出這種書風味道。
瀏覽韓寧寧的書法新作,我們將會欣賞到無數“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的詩意化書法線性藝術審美意識與情趣。(責任編輯: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