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薦直選”當家人
■黃 震 王中亮
2011年3月22日下午2點,遂昌縣妙高鎮政府禮堂內座無虛席。西街村人難得聚這么齊,三年一度的選舉就像節日,每個人臉上寫著興奮。
主席臺的橫幅上,寫著“西街村第九屆村民委員會自薦人競職演說大會”,臺子兩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推進基層群眾自治”大紅標語。
接著,自薦人挨個上臺,發表演說。每一個人說完,臺下就有村民“發炮”:你參加競選的動機是什么?你靠什么讓我們富起來?你怎么保證不亂用公款?
選一個當家人,選民們必須弄明白參選人的“執政思路”,還要聽聽他們對大家有什么承諾。用村民的話來說,“總得選個心里有底的”。
在西街村演說現場,48歲的自薦人陳文照惹人注目。“只競選委員,不競選村主任!”他的演說主題讓人眼前一亮。
陳文照現任遂昌縣政協常委、文照竹炭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竹炭博物館館長。村里不少人都希望陳文照能站出來,當村委會一把手,用自己的人脈和技術帶領大家闖出致富路。然而,陳文照雖然參選了,但不競爭村委會主任,只想當村委會委員。
于是,有人質疑,陳文照并非真正想為村里辦事,競選或許只是圖個名聲。
陳文照動了感情,紅著眼眶向大家掏心窩:“我剛研制竹炭時,是村里允許我蓋了炭窯,是村里的老人連續3天3夜幫我燒炭,沒有西街的鄉親們,就沒有我陳文照的今天。我之所以不競選村主任,是因為20歲就出村打拼,對農村的情況已經陌生,一步登上一把手的位子,難以勝任。希望當好村主任的助手,為西街當個軍師。”
他接著說,“縣城周邊,有西街、南街、北街、東街4個村子,就數我們西街最窮,人家北街60歲以上老人每年能發500塊,我們只能發100塊,這讓我心疼。”他承諾,領著大家找到一個能持續生財的項目,3—5年后,經濟實力超越3個兄弟村。
然而,陳文照的真情剖白,并沒有贏得村民手中的選票,盡管他是縣里的名人,依然落選村委會委員。
同樣是競職演說,3月22日下午,遂昌縣三仁畬族鄉高碧街村卻安靜許多。
村委會會議室里,稀稀拉拉坐著七八個村民,盯著投影大銀幕。銀幕上,17個有意當村干部的人,一個接一個出現,發表演說,普通話說一遍,遂昌話再來一遍。
最近幾天,高碧街村黨支部書記應水壽客串起錄像放映員,每天早8點到晚6點,一遍遍播放競職演說錄像。
三仁是浙江18個民族鄉之一,地處交通要道,經濟搞得不錯,村民們平時都很忙。在高碧街村,要把全村1509人聚在一起,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人聚不齊,又必須讓每一位選民聽到競職演說,三仁鄉的辦法是,全鄉所有參選村委會干部的人挨個到鄉政府錄制演說。
除在村委會連播8天,高碧街村還用上了村里的4只高音喇叭,早中晚各播一次。雖然聽到演說的人不少,但比起會場演講,還是缺了選民當面提問的火辣場景。作為彌補,應水壽說,選民聽了演說后,可通過村選舉委員會約見自薦人,當面提問。
應水壽介紹,這17名自薦人將競選村委會主任、副主任、委員、女委員等4職,競爭比較激烈。比如村委會主任一職,有3人競職,兩人有任職經驗,一人是回鄉參選,各有優勢。
現任村委會主任藍火榮謀求連任,憑借過去3年的政績,他的演講很有底氣:修好了堰壩,讓多年的荒地變成農田;高碧街頭一次有了路燈,還新建了兩條村道;修好了兩座危橋,整治了5段河道。
但3月28日的投票結果令藍火榮失望,村民羅小海以657票當選新一屆村委會主任。
“今年村級組織換屆,競爭比往屆激烈。”三仁畬族鄉村級換屆負責人感嘆。
3月23日清晨6點,松陽縣新興鄉后周包村村委會選舉投票大幕開啟。最先投票的17位自薦人,行使完民主權利后,被集體“軟禁”在了村支書吳觀珠家里。支書家門口的紅紙給出了“軟禁”的官方說法:“集體回避處”。17個人的手機被收繳,關機后統一放進塑料袋,直到上午11時投票結束,他們不能離開“軟禁”地。
這是浙江各地普遍實行的候選人(自薦人)選舉日“集體統一回避”制度。“這次換屆的準備工作,我們做得比以往更細致。”鄉長葉青長說,在選舉日他還有個特殊身份——“巡視員”。巡視員隊伍由縣鄉人大代表等組成,負責監督選舉現場,及時化解各種突發矛盾。“除了文書留守,鄉干部都到了選舉現場。”
5個小時內,后周包村的選民們三三兩兩趕到村委會。大門口兩個胸口掛著選舉工作證的村民,專門負責認人,認準了有選舉權的本村村民,才能放進去投票。
村民代表劉章木守候在投票箱旁。來一個人,他就登記姓名,并從紅色選票堆中拿出一張。遞給選民前,每個工作人員都要“搓一搓”:每張選票都關系村子的未來,不能發多了。

一張張薄薄的選票,承載著村民沉甸甸的權利和深深的期盼。 葉 青 攝
秘密投票室的黑板上,張貼著17個候選人的照片。每位投票人相距四五米,以保證無法看到其他投票人的書寫內容。
3月23日上午10點,松陽縣赤壽鄉章家村的投票已完成,走入最后一道唱票程序。村委會辦公樓“選好班子,過好日子”橫幅下,聚集百十號人,議論著最終的選舉結果。唱票處,7名村民圍著一塊黑板,一人負責高聲誦讀選票,兩人負責在候選人名字下畫“正”字。另外的4雙眼睛,一邊盯著選票,一邊盯著黑板上,不時發出聲音:“正字多了一畫。”
出乎唱票人意外的是,有些人沒有自薦參選,但選票上出現了他們的名字。
對此,麗水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另選他人的選票也有效,如果“從票箱里跳出來的人”得票多,也能當選,不過,在宣布他們當選前,必須補上一道審核程序,確認他們不是嚴重違法違紀和喪失行為能力的人員。
1個小時后,一堆人簇擁著大紅公告走了出來。公告被貼在墻上,“下列同志當選本村第九屆村委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
與此同時,半個小時前就擺放在空地上的10多米長鞭炮和半人高禮花被點燃……
村委會主任和副主任都獲得了連任:在他們的3年任期中,人口不過500人的章家村集體經濟收入一年600多萬元,位列全鄉19個村的次席。鄉干部說,上一屆干得漂亮,大家沒理由不讓他們接著干。
不論是遂昌的西街村,還是松陽的后周包村,實行的都是一種叫做“自薦直選”的選舉方式。即由“自薦人”向村民選舉委員會自薦報名參選,并接受選舉委員會的資格審查,通過競職演說或提交書面競職承諾參選,再由選民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直接選舉產生。“自薦直選”在本次換屆選舉當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有人稱之為“草根民主的浙江新版本”。
在上幾屆村委會選舉中,探索出了“海推直選”、“海選”等選舉模式。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海推直選”又稱有候選人的差額選舉,是指本村有選舉權的村民直接提名候選人,根據提名得票多少,按照差額選舉的原則確定正式候選人,然后以無記名秘密投票的方法,選舉產生村委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
另一種方式——“海選”,是無候選人的直接選舉。即在無任何候選人的情況下,由選民對照任職條件和應選職位,直接投票選舉產生村委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
兩種選舉模式都有不夠完善的地方。“海推直選”會造成落選主任的人員,甚至連委員都沒得當的現象,造成人才浪費。2005年杭州市余杭區徑山鎮四嶺村換屆選舉,通過“海推”確定正式候選人,兩名候選人都是群眾公認的素質高、辦事公道、有威信、有號召力的能人,票數只相差幾十票。村民們都對落選者不能參加其他職位的競爭感到可惜。
“村里能干的人就那么幾個,若當不上村主任,還可以當副主任,如果什么職務都當不上,就覺得可惜。”有村民說出了許多人的心聲。而“海選”盡管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能人落選,但也出現了選票分散的弊端。
“自薦直選”與“海選”和“海推”相比,最大的好處是在充分體現民主的前提下,使村民有相對集中的目標人選,彌補了完全無候選人選舉無目標、得票散現象。這種形式既能更加充分地體現直接選舉的原則,調動農村優秀人才的積極性,也有利于減少選舉結果的不可預見性,提高選舉成功率,降低選舉成本,因而在實踐中得到了廣泛推進。
為此,本次換屆根據新修訂的村委會組織法,在完善有候選人“海推直選”制度基礎上,全面推行“自薦直選”制度。據統計,全省88.4%的村采用“自薦直選”,其中嘉興、紹興、衢州等地,全部采用“自薦直選”。
題照:監督工作人員統計村委會候選人的得票張數。 譚 進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