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剛
(長治學院 體育系,山西 長治 046011)
核心穩定性力量訓練在排球起跳扣球中的應用研究
吳永剛
(長治學院 體育系,山西 長治 046011)
近年來,核心力量和核心穩定性力量的訓練在國內外競技體育領域引起了教練員和體育科研人員的極大關注。文章在借鑒國外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核心穩定性力量訓練的相關概念進行了詳盡闡述,并結合實踐經驗闡明核了心穩定性力量訓練在排球運動員起跳扣球中的作用。最后,對排球項目運動員起跳扣球的核心訓練方案進行了設計,提出了基本的訓練思路。
核心穩定性;排球;起跳扣球
隨著科學技術和體育科研的快速發展,競技體育競爭越發激烈,各國教練員和科研人員不斷更新訓練理念,從而提高運動員的競技水平。近幾年,“核心穩定性訓練”理論獲得了國內外體能專家和體育科研人員的高度重視,并被運用到運動訓練的實踐當中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核心穩定性訓練最早出現在康復醫學領域,后來被逐漸引入到競技體育領域。對所有的運動項目而言,良好的身體核心穩定性是運動員完成所有動作的基礎。在人體運動過程中,充分發揮各個關節和肌肉的協調用力,能使身體形成一條完整的動力鏈條,從而使力量從核心區域發出,傳遞到四肢并作用于外部物體上。但是傳統的力量訓練只注重大肌肉群的訓練和四肢的力量訓練,卻忽視了核心區域的肌群力量的訓練,不利于身體穩定性的發展。
對排球運動員來說,尤其是在起跳扣球的過程中,核心穩定性力量對運動員在空中保持良好的身體姿勢、維持身體重心的穩定、完成擊球動作、提高身體的平衡性和控制力起著重要的作用。文章針對排球項目的特征,對核心穩定性力量訓練對排球運動員在起跳扣球中的作用和排球項目的核心穩定性力量的訓練方法進行了相關的探討,為排球項目的體能訓練提供一定的參考。
核心一般來說是指身體的軀干部位,包括脊柱、骨盆及其周圍的深層小肌肉群。核心肌群有腹直肌、腹橫肌、背肌、腹斜肌、下背肌、豎脊肌、骨盆底肌和交錯骨盆,另外髖關節周圍的肌肉臀肌、旋髖肌、股后肌群也屬于人體的核心肌群。
目前,在競技體育學術界內,關于核心穩定性的概念存在著一定的爭議,通過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所謂的核心穩定性是指:在運動中控制骨盆和軀干部位肌群的穩定姿態,為上下肢運動創造支點,并協調上下肢的發力,使力量的產生、傳遞和控制達到最佳化。
排球項目運動員在起跳扣球時,腰部首先發力,然后帶動肩帶肌群、上臂肌群及前臂肌群依次發力。腰部發出的力量和動量通過肩帶傳遞到上臂,并與上臂肌群的力量累加,然后向前臂傳遞,再通過與前臂的力量累積傳遞到上肢末端即手掌,使手掌達到最大的加速度,手臂做鞭打的動作,作用于球體上,將球用力擊出。做鞭打動作的揮臂速度取決于參與鞭打動作的各個小肌群的協調用力。
從人體生理學和解剖學上來講,身體的核心區域是指腰-骨盆-髖關節周邊的區域。同時也是運動員在運動過程中身體整體發力的主要環節,對運動員在運動過程中及完成動作的過程中身體的協調用力起著重要的樞紐作用。但是,從運動解剖學的人體的解剖結構來說,人體的核心區域是一個能源泄漏點,身體不穩定的結合在該點上,致使在運動過程中產生能量的泄露、損耗。排球運動員在起跳的過程中,利用下肢猛烈的蹬地動作而產生地面對人體的支撐作用力,使運動員身體向上加速。但是有些運動員在起跳騰空的過程中,身體姿勢會出現不平衡的一種狀態,進而影響手臂的加速揮動鞭打動作,若要使運動員在起跳騰空扣球的過程中,保持正確的身體姿勢,使運送員身體處于平衡的狀態,就必須加強核心穩定性力量的訓練,增強核心區域肌群力量的訓練,使肌肉協調用力。
排球運動員的扣球動作,從力學角度分析來看如同一個鏈狀物體:在制動的過程中,其動量向游離端傳遞,使其末梢部分產生極大的運動速度,就像鞭子一樣產生一個鞭打動作。排球運動員在起跳過程中,靠下肢蹬地,核心區域處于身體鏈條的中心,是能量傳遞的樞紐,將來自蹬地的力量經濟性的傳遞到身體的上肢,使排球運動員上肢達到最大的加速度,集結全身的力量于鞭打動作,從而將球擊出。
功能性訓練方法最初是應用在康復醫學領域,后來,歐美學者逐漸將其運用到競技體育領域。核心穩定性力量訓練是功能性訓練的一種,通過核心穩定性力量訓練,核心區域的肌群能夠為其他環節的運動提供穩定有效的支撐。研究表明,核心穩定性訓練能夠有效的減小膝關節的負荷,對運動員膝關節的運動損傷起著有效的預防作用。運動員在進行快速發力動作時,強有力的核心肌群能夠確保肢體在動作過程中保持在正常的位置,深層小肌肉群的穩定功能起到關鍵的保護作用,這預防了急性損傷的發生。
核心區域類似銜接運動員上下肢的橋梁,在排球運動員從蹬地開始到起跳的過程伴隨著能量的傳遞,核心穩定性力量強調的就是身體的整體性和各個關節和肌肉的協調發力,以及對深層小肌肉群的訓練。核心穩定性訓練的目的是加強核心區域的穩定性,增加神經-肌肉系統的本體感覺,使中樞神經系統能將肌群整合起來,保持排球運動員扣球技術動作的正確姿勢及完成扣球的質量。
本研究針對排球項目的專項特點,將排球運動員的核心力量訓練分為三個階段:核心穩定性訓練階段、核心耐力訓練階段和核心爆發力訓練階段,如表一所示。
按照表一所進行的訓練,一定要保證技術動作訓練的規范性。這樣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排球運動員的核心穩定性水平、核心耐力水平、核心爆發力水平才能得到有效的鍛煉和提高。

表一:排球運動員起跳扣球核心訓練方案設計
(1)對于排球項目而言,核心穩定性訓練是排球運動員體能訓練中的不可缺少的新的訓練理念和訓練方法,是提高運動員競技能力的重要前提之一。
(2)對于排球項目運動員來講,核心穩定性力量訓練的主要作用在于能夠增強排球運動員的脊柱和骨盆的穩定性,可以通過近端固定提高末端肌肉的發力,能夠預防運動損傷,提高排球運動員在起跳扣球過程中身體的穩定性和控制能力,增強扣球時肌肉的爆發力。
(3)在平時訓練的過程中,教練員要加強與體育科研人員之間的交流,根據排球項目的專項特點,加強排球運動員的核心穩定性力量訓練。
[1]張清泉.對專項力量概念的新認識[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9,17(7):30-31.
[2]王衛星.競技運動員核心力量訓練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30(8):1119-1121.
[3]林華,王潤生,叢培信.核心力量訓練原理初探[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5,24(5):64-68.
[4]于紅妍,等.運動員體能訓練的新思路——核心穩定性訓練[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8,23(2):128-130.
[5]高希彬,等.核心穩定性訓練視角下的蹦床運動員體能訓練思路[J].體育學刊,2009,16(8):78-81.
[6]王峰,曾雁.排球運動員核心力量的訓練原理探析[J].才智,2009,(7):213-214.
[7]Panjabi,M.M.The stabilizing system of the spine.PartI.Function,dysfunction,adaptation,and enhancement[J].Spinal Disord,1992,(5):383-389.
The Application Study of Nucleus Stability Strength Trains at Volleyball Jump to Button up Ball Am id
WU Yong-gang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Changzhi University,Changzhi Shanxi 046011)
In recent years,the training of nucleus strength and nucleus stability strength contested athletics realm to spark a biggest paying attention to of the coach member and athletics research personnel at home and abroad.The search concerning this aspect is still placed in the entry-level step of quest in the local academic circles,This paper aims of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foundation of foreign search.The related notion training the nucleus stability strength carried on to in details elaborate,and combined fulfillment experience to clarify to nucleus stability strength to train to have at the volleyball athlete jump to button up ball amid of action.The volleyball item athlete since jumped the nucleus training scheme of buttonning up the ball to carry on a design,proposed standard training way of thinking,aim at providing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physical training of volleyball athlete.
nucleus stability;volleyball;jump to button up ball
G842
A
1673-2014(2011)05-0065-03
2011—04—22
吳永剛(1969— ),男,山西沁縣人,講師,主要從事應用訓練教學與研究。
(責任編輯 柴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