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闞世華 圖·諾基亞中國提供
2011年4月17日,諾基亞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和迪信通公司以及百余名環保志愿者在北京金山嶺長城共同見證主題為“廢棄手機變森林——綠箱子環保計劃”植樹活動。從2005年開始,諾基亞在中國與合作伙伴一起開展了“綠箱子環保計劃”,至今已在中國大陸已有300個城市的700多個服務網點設置了廢舊手機和附件的回收箱,此次諾基亞“廢棄手機變森林”植樹活動共計捐贈樹苗5萬棵。
“諾基亞履行了之前的承諾,每回收一個舊手機便捐贈一個樹苗。此次活動不僅美化環境,而且還會為子孫后代造福,我們的志愿者放棄周末假期積極參與活動,我感到非常高興。”諾基亞(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企業社會責任總監傅蕾告訴《中國新時代》記者。
諾基亞已連續多年開展了全國范圍的義務植樹活動。到目前為止,諾基亞在中國的綠化面積已達30多萬平方米,有12000多名志愿者參加過植樹活動。

在諾基亞中國的社會責任報告中,致力于發起和參與長期和可持續的公益項目及諾基亞的員工積極投入到公益志愿活動當中成為重要的內容組成。
目前,諾基亞中國有兩個員工志愿者組織。其中,“環境大使俱樂部”成立于2005年11月,已有400多名公司員工自愿參加。俱樂部的主要活動包括環境教育、資源回收與利用和環境保護行動。截至到2010年,該俱樂部共組織了120余次活動,貢獻志愿服務時間超過2萬個小時。此外,諾基亞還擁有內部的“關愛之手”組織,這是諾基亞全球性的志愿者組織。“關愛之手”在諾基亞中國的員工中有著廣泛深遠的影響力,在過去幾年間,其志愿者不僅到學校講授一些專門課程,還走進偏遠山區的希望小學與那里的師生們一起讀書、生活,把愛心傳達給那里的孩子。每年6月1日,志愿者還會與孤兒院的孩子們共度兒童節。
2008年4月,諾基亞中國捐助的山西省五臺縣陳家莊鄉諾基亞環椿坪愛心小學落成。之所以在那里建小學校,是因為當地群山環繞,交通不便,是國家級貧困縣,教育資源十分匱乏。諾基亞捐贈了價值十多萬元的筆記本電腦、復印機、黑板、圖書、文具、乒乓球臺、籃球架等物品。
諾基亞員工踴躍報名參加志愿者活動,經過嚴格篩選,有近50名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東莞、成都等地的員工成為志愿者,他們放棄自己的休息時間,專程奔赴五臺縣,不但捐贈了圖書等各種學習用品,還通過與學生面對面地交流活動,傳遞愛心,希望通過自己的微薄之力幫助邊遠山區的兒童。這為企業參與扶貧助學、實踐企業社會責任提供了最佳范本。
同年10月,諾基亞全球董事會成員也體驗了一次志愿者的角色。他們帶領家人到河北省廊坊福利院探望孤殘兒童,為孤兒們帶去了生活用品,并向孤兒院捐贈了用于殘疾兒童康復手術的資金。看著那些天真可愛的孩子,這些叱咤商海的精英無不為之動容。
今年初,諾基亞的志愿者來到中國木偶劇院,與來自河北趙縣孤兒院的孩子們提前慶祝春節。活動志愿者包括諾基亞員工及家屬、媒體記者及家屬。在活動中,志愿者與孩子們結成“臨時家庭”,共同度過了一個美好的“家庭日”。
諾基亞中國向趙縣孤兒院捐贈了20萬元人民幣。這筆款項將被用于孤兒院蛋糕房的建設。“作為移動通信行業的領導者,諾基亞也致力于成為企業社會責任領域的領導者,以成為優秀企業公民為己任。少年兒童是社會的未來,他們的成長需要社會的關愛,而弱勢兒童群體更需要來自社會的溫暖和幫助。我們選擇在春節前夕與孤兒院的孩子們一起度過,就是為了讓他們感受到這種關愛。這已經是諾基亞第9年資助孤兒救助項目,希望來自諾基亞、來自社會的溫暖陽光,能夠伴隨孤兒們健康成長,與美好未來緊密相連。”諾基亞前全球副總裁鄧元鋆說。
“作為負責任的企業公民,諾基亞鼓勵自己的員工參與到各種各樣的公益活動中,助力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諾基亞致力于搭建多種形式的公益平臺,歡迎諾基亞員工,以及來自社會各界的志愿者們加入其中,凝聚力量,為社會帶來更多、更大的積極影響。孤兒救助項目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我們很高興看到,通過這個可持續的、開放的公益平臺的努力,趙縣孤兒院的孩子們正在健康茁壯的成長。希望明年重聚時,能夠有更多的志愿者參與其中,讓孩子們的生活更加美好。”據傅蕾介紹,這僅僅是諾基亞志愿者活動的內容一小部分。
在諾基亞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實際行動中,員工參與是突出的亮點。
諾基亞每名員工一年中都有兩個工作日可以用來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公司在內部招募員工志愿者時,大家都是爭先恐后,常常是招二三十人,報名的卻多達四五百人。”傅蕾帶著幾分自豪地說。

劉金平是諾基亞北京區的一名普通員工。2009年7月,劉金平作為諾基亞志愿者前往甘肅省平涼市索羅鄉的姚王村幼兒園探望那里的留守兒童,這也是諾基亞“手牽手”計劃中的一個項目。在那里,一個留守兒童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隨口問一個小男孩,誰送他來的?他說‘奶奶。’我就問他‘你爸爸媽媽怎么不來?’他說‘他們去打工了。’我又問‘那爸爸媽媽多長時間回家看你一次?’他低聲說:‘他們不回來了。’那一刻我怔住了。我有一個三歲的兒子,每天下班后我都要陪他玩一會兒。每到周末,不是帶他去動物園,就是去參觀展覽,就這樣愛人還總嘮叨說我陪孩子的時間太少。我能感受到那個孩子的傷心。”劉金平說,“雖然跟孩子在一起的幾個小時并不能改變他們留守的現狀,但我希望能給他們的心里留下一縷陽光,讓他們知道,外面還有人在關心著他們。”
現在的劉金平只要一有時間,就盡可能多地參與到各種志愿者和義工活動中。“很多時候參與公益慈善事業,并不是一定要捐多少錢,而是全民、全社會都有這個理念,然后切實去行動。”
“通過一次次的志愿者活動和員工參與活動,大家了解了諾基亞作為企業公民的另一個側面,對公司有了更全面的認知,員工對公司的忠誠度也大大提升。因為,沒有一個人會鄙視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相反,大家都會去尊敬它、熱愛它。”傅蕾如是說。
幾年前,諾基亞50多名中外志愿者經過幾小時的長途顛簸,來到四川省紅原縣諾基亞希望小學。為了幫助紅原縣的少年兒童,改善他們的學習環境,諾基亞員工獲知希望小學將要落成的消息后,積極報名參加這次活動,利用自己的業余時間,不遠千里來到紅原縣進行助教、義診等各種志愿活動。員工還踴躍捐款捐物,短短一周捐款總額超過5萬元人民幣。
前往紅原縣的志愿者共分醫療、圖書館、體育和教育4個小組。其中,醫療小組由諾基亞邀請慈福行動的志愿者醫生同行,其間為當地的4000多名群眾進行了義診。教育小組的志愿者和諾基亞環境大使俱樂部的環境教育專家們一起給當地的孩子們帶去了一堂堂生動有趣的課程。同時,諾基亞捐贈了電腦、桌椅、圖書資料、體育設施以及從諾基亞員工中募集的現金和物品,總價值超過20萬元人民幣。
諾基亞通信北京分公司傅浩宇回憶道:“在阿壩強烈的陽光下,我和同行的兩位同事給32名紅原小學的孩子們上了一節室外環境課。課上,孩子們由羞澀到積極配合,由被動到主動,那純樸的眼神像高原上的小草一樣清新,他們的心靈像美麗的九寨一樣善良、平和,沒有被任何雜質污染。他們用自己的畫表達了他們的美好愿望——天上飄著朵朵白云,地上是成群的牦牛和羊兒,他們坐上直升飛機飛向北京,去看天安門。課后,孩子們聚攏在我的周圍,問我各種各樣的問題,還把他們的畫送給我,并寫上了他們的名字:華爾丹,丹澤卓瑪,切爾澤西……”
諾基亞前總裁何慶源曾說:“作為一家致力于在中國長期發展的跨國企業,諾基亞愿意為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而付出努力,積極參與和支持‘助學長征’活動,不僅使諾基亞的核心價值得到加強,也喚起了員工對于公益事業的關注和參與。”
去年7月1日,諾基亞中國宣布:專注于農村學齡前兒童養育和教育的公益項目“手牽手計劃”二期選點完成,首批六個受益縣確定,分別是安徽省霍邱縣,安徽省岳西縣,湖南省江永縣,河北省武邑縣,河南省欒川縣和四川省井研縣。
“手牽手計劃”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旨在打造一個由企業、公益組織、政府、學術機構、社區以及社會各界全方位參與和推動的公益事業新模式。
“我們特別高興地看到,與‘手牽手計劃 ’有關的所有各方齊聚一堂,這是對我們努力打造農村兒童早期養育和教育生態圈,積極探索全方位推動公益事業的新模式的最好證明。”傅蕾表示。
諾基亞于2008年啟動“手牽手計劃”。項目投資6000萬元人民幣,意在為0至6歲的農村兒童提供優質的早期養育和教育服務。這是中國農村兒童早教事業史上最大的非政府投資項目。整個項目分為兩期,一期試點已于2009年底完成,覆蓋甘肅、河南、陜西三省的6個試點縣,共興建并支持270所農村公立示范幼兒園及早教中心,為112,923名兒童提供了早期養育和教育服務,向3080名幼兒教師、政府官員以及兒童醫護工作者提供了培訓,另有136706名服務人員和家長接受了培訓并參與了相關活動。項目第二期在總結第一期經驗的基礎上,將擴展到另外18個國家級貧困縣。到項目完成時,將覆蓋24個縣,為超過38萬兒童提供早期養育和教育服務。
河南省魯山縣是“手牽手計劃”一期受益縣。“手牽手計劃”公益組織伙伴兒童樂益會中國區負責人魏巍介紹:“我們特別選定一期受益縣舉辦二期啟動儀式,是希望一期的成功經驗能夠無縫傳遞到二期,有效地推動‘手牽手計劃’的可持續發展,以更好地為農村學齡前兒童養育和教育貢獻力量,讓他們擁有美好的未來。”
“諾基亞已經進入中國26年,在這26年里,我們真誠地兌現與中國共同成長的承諾。真正融入中國,不僅通過我們的業務能力和解決方案,也通過我們對公益事業的關注,真正地扎根中國、回報中國。”傅蕾說。
諾基亞志愿者參加了二期的啟動活動,探訪了河南省魯山縣趙村“手牽手計劃”新建的幼兒園,并同當地早教中心的孩子們一起游戲,見證孩子們在“手牽手計劃”幫助下健康成長。諾基亞和志愿者還向幼兒園捐贈了愛心圖書。
早在2006年時,諾基亞就與十幾家國內外知名企業聯合發起“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同盟”。該同盟旨在將企業社會責任與中國企業的競爭力相結合,改善、提升并推動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的發展。自成立以來,該同盟已經組織了多次活動,包括組織百名甘肅定西貧困地區優秀教師赴北京大學進修培訓,以及安排同盟招募的第一批志愿者前往貴州畢節赫章縣10所中小學進行為期半年的支教工作等。
“我們的志愿者會一直堅持不懈地走下去,希望用我們的單薄的力量可以影響身邊的人和企業,從而實現有更多的力量參與承擔社會責任。”傅蕾說。
中國新時代 2011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