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宇,劉 偉,許 鵬
鄭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450000)
縱橫墻連接處復雜應力研究
李靖宇,劉 偉,許 鵬
鄭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450000)
利用ABAQUS,結合等效體積單元技術,建立空間有限元模型,對縱橫墻連接處復雜應力進行深入探討,著重分析縱橫墻連接處的復雜應力,為抗震設計提供參考。
有限元;等效體積單元;縱橫墻;復雜應力;ABAQUS
基于砌體材料的各向異性[1],考慮本次有限元模擬規模大,本文結合等效體積單元RVE(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技術,通過均質化模型建立縱橫墻有限元模型。
在1996年,L.Gambarotta提出了等效體積單元RVE的概念[2],本文利用RVE模擬技術,把砌體均值化成一種新的材料[3],其工作特性和破壞模式和砌體材料相同。在特定條件下砌體等效體積單元的應力應變關系[4]如下:

在本文選取實體單元(C3D8R),該單元僅在角點處輸出位移、轉動和其它自由度,單元內的任何其它點處的位移是由節點位移插值獲得[5]。
縱橫墻有限元模型的幾何模型正投影如圖1所示,但是該方案的邊界條件不易界定,為此將模型調整為二開間的三維模型,其平面圖如圖2所示。

在ABAQUS中求解分析步時間為1 s,沿縱墻方向施加地震波,模型破壞全過程研究發現,橫墻出現明顯的左右搖擺,同時拉動縱墻,在縱橫墻連接處形成復雜應力。在inc=200,t=7.4E-4s時,橫墻明顯左擺;在 inc=500,t=0.19s時,橫墻回位,形成橫向屈曲變形;在inc=700,t=0.25s時,橫墻明顯右擺;在inc=2000,t=0.41s時,橫墻回至平衡位,隨后在最大應力附近來回波動。

縱橫墻連接處632號單元的復雜應力如圖3所示。數據顯示,縱橫墻連接處,處于復雜應力狀態,且剪應力τ13明顯較大。

數值模擬顯示,在縱向地震波的作用下,橫墻明顯出現左右搖擺,在縱橫墻連接處存在復雜應力,且剪應力τ13明顯較大。和實際地震破壞對比研究發現,數值模擬的結果和實際的縱橫墻震害破壞較好的吻合。
[1]朱伯芳.有限元法原理與應用(第二版)[M].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8.
[2]《Damage models for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brick masonry shear walls》L.Gambarota,S Lagomarsino.Part 1:the mortar joint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s[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tructural dynamics,1997.
[3]王茂龍,劉明,朱浮生,李寧.有限元法再砌體結構分析中的應用[J].沈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2,(1).
[4]劉振宇,葉燎原,潘文,等.效體積單元(RVE)在砌體有限元分析中的應用[J].工程力學.
[5]A美國ABAQUS公司編,莊茁主譯.BAQUS有限元軟件6.4版入門指南[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