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語新聞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統治,結束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傳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響力推動了近代中國社會變革。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為中華民族發展進步探索了道路。”
10月9日上午,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改革開放以來,溫州的發展靠的是挑戰自我、自強不息、篳路藍縷的精神。在新的形勢下,這種精神必將激勵溫州人民闖出一條新路,推動溫州經濟有更新更大的發展。溫州仍然充滿活力,依然大有前途。我對此充滿信心!”
國慶節期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浙江考察,在溫州中小企業負責人座談會上,溫家寶說。
“一個地方的行政長官出來迎接游客,表明我們縣委、縣政府對游客的尊重,這種效應放大,游客會對平遙更感興趣。”
國慶長假第一天,平遙縣長衛明喜扮演“清代縣太爺”從城門中走出迎客。對于引發的爭議,他如此回應。
“我選擇(拋出)這個議題,乃出于個人對大學教育工作的嚴肅思考:我們是要培養什么樣的大學生?此外,它還涉及一個民族未來世代政治中人的素質,本質上它涉及的是‘統治精英的再生產’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陳偉認為,中國大學的團委和學生會已成為高校藏污納垢之地,是中國官場丑陋生態的縮影,學生會干部官話連篇,言不由衷,敗壞了大學生的形象。此話一出,網友一片嘩然,并有學生干部要其公開道歉。
“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互聯網建設發展和管理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堅持‘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充分發揮微博客服務社會的積極作用,切實加強建設和管理,共同維護健康有序的網絡傳播秩序。”
10月13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在北京召開積極運用微博客服務社會經驗交流會。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外宣辦、國家互聯網信息辦主任王晨在會上強調。
“與欺騙一樣,不信任其實也是一種傷害,尤其當它指向一個原本應該給予信任的事物時,這樣一種傷害對于社會誠信建設的破壞力,可能比欺騙造成的傷害更大。”
“要始終堅持人民滿意的標準,切實把群眾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群眾利益作為第一考慮,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細心體察民情,深入了解民意,把握群眾思想脈搏,傾聽群眾意見要求,努力使政府工作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信任、擁護和支持。”

10月7日下午浙江省政府召開全省加強政府自身建設電視電話會議,代省長夏寶龍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
10月17日,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第一副院長葉小文在《中國青年報》上發表題為《我們是“老百姓”不能“老不信”》的文章中說。
“公務人員不僅要習慣群眾監督,更要習慣群眾用新的形式、新的渠道進行監督。轉型社會多樣多變,特別是隨著互聯網等新媒介的迅速發展,群眾傳遞信息、表達訴求以及宣泄情緒有了更多的選擇途徑,對領導干部的能力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0月17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習慣群眾較真的新形式》的評論文章稱。
“領導干部和公務員法律信仰淡薄,就不會發自內心的敬畏和服從法律,以權壓法、以權代法、以權亂法的現象就不可避免。當前,一些公務員不僅懂法甚至是法律專家(比如黃松有等法官),卻大搞腐敗,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法律信仰淡薄。”
10月18日,中央紀委駐司法部紀檢組長、黨組成員韓亨林撰文稱,法制宣傳教育要以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為重點,著力解決法律信仰淡薄的問題。
“我代表新一屆南京市委,通過官方微博這個平臺,向所有關心支持黨代會籌備與召開,給力新一屆市委的朋友們和社會各界表示衷心感謝!”
10月20日,南京市委宣傳部官方微博發布南京市委書記楊衛澤的道謝微博,令眾多網友表示“真驚喜”。
“我們不否認這個社會有道德、有良知的人是絕大多數,但這次事件中是18個人而不是一兩個人所表現出的冷漠,折射出的問題帶有一定的普遍性,它是我們工作中長期存在問題的反映。”
最近“小悅悅被車碾壓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在10月20日廣東省委常委會研究貫徹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呼吁,要用良知的尖刀來深刻解剖自身存在的丑陋,忍住刮骨療傷的疼痛來喚起社會的警醒與行動。
“我們明確要求各級各類學校面向全體學生,以符合學生成長規律和教育規律的正確方式教育和引導學生,關心愛護所有的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堅決反對學校以任何方式對未成年學生進行所謂的‘好’與‘差’的區別。”
日前,陜西西安未央區第一實驗小學被曝為部分學生發放綠領巾,對此,教育部有關負責人10月21日表示。
柴立青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