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蘇紅同志先進事跡人生,因工作而美麗
有一種精神,讓人感動,它就是無私奉獻;有一種品格催人奮進,它就是勤奮好學;有一種態度讓人敬佩,它就是愛崗敬業。有一個人,用日復一日的兢兢業業,無所畏懼的攻堅克難,生動詮釋了這精神,這品格,這態度,她就是張蘇紅。
1992年大學畢業后,在冶金部寧波勘察研究院工作。2000年,作為測繪專業人才,引進到當時的鄞州國土分局勘測規劃所,現任信息中心副主任,高級測繪工程師。調入分局至今,她表現出色,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2010年,她被推薦為全省唯一的全國第二次土地調查風采錄人物。今年1月,她被評為全國國土資源系統先進工作者。今年4月,由中央文明辦主辦的中國好人評選活動中,張蘇紅被評為敬業奉獻好人。
在我們眼中,她不僅是值得尊重和信賴的同事,也是我們學習的標桿,她忙碌的身影,已經成為我們眼中熟悉的美麗風景。走進張蘇紅的辦公室,原本不小的辦公桌因為擺放著兩臺電腦,大量書籍和圖紙而顯得狹小,辦公室的一個角落里高高低低、錯落有致地堆滿了圖紙。每天早晨我們到單位時候,她人早已經在辦公室忙開了;每天下班,不管多晚,我們走的時候,她辦公室的燈還亮著。
搞勘測規劃的女同志不多,到野外測繪作業的就更少。至今,她仍是全局唯一到野外測繪作業的女同志。夏日冒酷暑,冬天吹寒風,即使是在懷孕期間照常堅持野外作業。每到一個測繪點,她一下車就哇哇地吐,吐完了,漱漱口,立刻和男同事們一起,架起測繪儀器,馬上投入工作。領導看著心疼,多次勸她說張蘇紅,你可以不用去了,張蘇紅卻說,搞測繪,不到實地怎么行?就這樣,她一直堅持到除夕的前兩天才回家待產,而第三天兒子就出生了!
張蘇紅工作起來,就是這么全身心投入,散發著一股子熱情似火的工作激情。

2010年1月,省第二次土地調查辦公室下達緊急任務:修正全國第二次土地調查的數據,4天之后,要全部上交。張蘇紅當時正在臨安開會,領到任務,緊急趕回單位。由于二調數據量非常大,每次數據修改完成后都要通過檢查才能上交,而每次軟件檢查的時間都要5-6個小時,為了節約時間,減少檢查次數,張蘇紅帶領中心一班人,加班加點改了起來。為了按時完成任務,有一個晚上,張蘇紅沒合一眼,一直在辦公室忙碌著,餓了連泡碗方便面的時間都沒有,喝點白開水,啃幾口餅干,累的實在撐不住了就喝咖啡提神。數據終于修正完成了,但此時離到省里交數據的時間只有不足3小時。雖然連續加班四天,但是數據打包好后,張蘇紅立刻又踏上了去省廳的路。送她的司機說:“一上車,張蘇紅就靠著座位沉沉地睡著了,到了目的地,連喊帶推才把她叫醒。”
從金土工程、全省千萬畝標準農田提升工程、全國第二次土地調查、新一輪土地規劃修編,以及繞城高速公路等重點建設項目的勘測定界工作,張蘇紅和她的團隊經常要加班。以至于她遠在四川老家的母親已經習慣在晚上和節假日把電話打到她的辦公室,我們為張蘇紅仔細測算過,她一年的工作量別人兩年也干不完!
除了全身心的投入,張蘇紅對工作,始終保持精益求精、嚴謹踏實的態度。她經常對團隊里的同事說,地理信息和數據,出一點小差錯,就會影響整個系統數據的準確性,一定要仔細仔細再仔細,而她自己,總是身體力行。
2009年全國第二次土地調查結束前,要采集田埂系數,就是通過大量農田樣方點的測量來推算其中田埂所占的面積比例。為了確保數據精度,張蘇紅一定要親自測量每一個樣方點。鄞州山區多,采樣難度大。其中在章水鎮有個樣方點,連接的公路在建周公宅水庫時被淹沒了,汽車無法到達。當時,一起去的同事說,山高坡陡,又長滿灌木,爬都爬不上去,就一個樣方點干脆取消算了。張蘇紅卻說,這樣典型的樣方點不能放棄,一定要去。最后,她們在當地砍柴的村民的帶領下,繞道上去,找到了那個樣方點。帶路村民敬佩地問:“你們是哪個單位的啊?做事情可真負責。”
這十年來,除了面對電腦和密密麻麻的數據外,張蘇紅就是到鄞州的角角落落去落實土地數據。可以不夸張的說,鄞州的每一片土地,她都了然于胸,相關數據和地理位置都滾瓜爛熟。同事們都說要成為這樣的“活地圖”,張蘇紅不知花了多少心血和精力。
愛崗敬業、爭創一流是張蘇紅對國土事業永恒的追求,但一流的業績離不開一流的技術!一流技術從哪里來?靠學習和鉆研。張蘇紅大學的專業是工程測量,調到分局的新崗位后,面臨的是剛剛起步的國土信息化事業。一個是工程測量,一個是信息技術,俗話說“隔行如隔山”,但是這座山卻沒有阻擋她不斷攀登的腳步,沒有磨滅她不懈拼搏的激情。
她的身邊,總是放著厚厚的專業書籍,工作時中哪怕有一點空隙,她都埋頭看書。有一次地籍科副科長任世峰和張蘇紅去杭州出差,發現她的行李特別沉,原來張蘇紅在出差期間還帶著磚塊一樣厚的專業書。就是這樣把原本并不多的業余時間都用在進修上,張蘇紅自學了地理信息系統的各種軟件和數據庫等信息技術知識,完成了遙感與GIS專業的函授本科。
我們分局一共18個科室和基層所,信息中心要為每個部門提供技術支持,張蘇紅常說不熟悉國土業務的地理信息工作者不是好的國土管理者,她還是老辦法,不懂的地方,就問,就看書,很快成為內行。每年一次的衛星遙感制圖,是執法監察科和信息中心打交道最多的時候,副科長李峰說:“我一直覺得自己算是非常精通業務的,沒想到接觸張蘇紅之后,發現我懂,她都懂。我不懂,她也懂。”
榜樣就在身邊,感召的力量是無窮的。張蘇紅的一言一行,象暖意融融的陽光一樣,照射進同事心里,潛移默化中,一個充滿凝聚力和戰斗力的團隊正在形成,并且取得了一系列驕人的業績:我們分局的門戶網站,獲得2010年全省政務信息網公開工作評比縣級局排名第一、全國國土資源系統前十名;她所負責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統,獲得全國地理信息系統優秀工程銀獎;她所在的信息中心,被評為2007年至2009年度寧波市模范集體稱號。
或許旁人很難理解,張蘇紅為什么能如此不計回報地付出,也很難理解,面對這個任務繁重又很枯燥的崗位,她為什么能保持十年如一日的激情。張蘇紅的回答很簡單,也很樸實。她說,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才對得起領導和同事們的信任
這就是平凡的張蘇紅,沒有豪言壯語,只有默默堅守。
這就是不平凡的張蘇紅她的青春在奉獻里閃光,她的人生因為工作而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