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輝,吳建華,何 方
(1.新疆油田公司數據中心;2.新疆克拉瑪依市信息化辦公室;3.新疆克拉瑪依紅有軟件有限公司,新疆克拉瑪依 834000)
國家“十二五”規劃提出: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加快經濟社會各領域信息化。新疆克拉瑪依市在市委的正確領導和信息化辦公室的統一指揮下,對“數字克拉瑪依”城市建設開展頂層設計,積極研究和實踐,取得了初步成果。
新疆克拉瑪依市地處準噶爾盆地西北邊緣,面積9500平方公里,總人口 41萬余人。轄區內有新疆油田公司等多家中央石油石化企業。石油工業是克拉瑪依市的主體產業,也是新疆經濟的主要支柱產業之一。2008年,新疆數字化油田宣布建成并進一步邁向智能化油田時代,信息化為新疆石油工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2008年以前,克拉瑪依市信息化的整體發展水平與全國其他發達城市相比,差距很大。2008年初,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整體規劃和建設“克拉瑪依數字城市”的總體構思,同時提出了“數字克拉瑪依”建設必須堅持“統一組織,統一管理,統一標準,統一技術路線,統一技術支持”的“五統一”原則,“數字克拉瑪依”建設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數字克拉瑪依”建設主要包括三部分內容:一是優化信息化環境,二是開發利用信息化資源,三是建立信息化服務。基于這三項需求,構建了“數字克拉瑪依”的總體框架 (圖1)。其中,由第①層網絡通訊層、第②層硬件支撐層構成硬件基礎環境。第⑦、⑧、⑨、⑩的標準體系、安全體系、運維體系、保障體系構成信息化軟環境。第③層信息資源層實現對信息資源的建設、開發和利用。第④、⑤、⑥層是應用支撐層、應用服務層以及應用終端層,這三層實現對應用服務的需求。
1.網絡通訊層。“數字克拉瑪依”城域承載網的形成主要基于原來政府專網、電子政務內網、電子政務外網的基礎上進行擴展和整合。專網實現行業內部縱向業務連接;內網為政府部門間橫向業務協同提供支撐;外網連接駐市企業,面向社會,支持政務公開、社會服務。內網與外網物理隔離,外網與互聯網邏輯隔離。互聯網用戶訪問城域承載網特定資源需要通過地址驗證或以 vpn方式訪問。城域承載網為“數字克拉瑪依”提供一個技術先進、高安全可靠性、高帶寬、可管理、能擴展的多業務承載網絡平臺,實現不同部門機關之間安全高速的數據共享,并為今后新的業務發展,迅速推出相應的新業務打下良好的基礎。
2.硬件支撐層。為解決目前電子政務軟硬件資源重復投資、系統資源利用率低、易出現單點故障、數據管理混亂、備份能力和可擴展性差等問題,依托“數字克拉瑪依”城域網,整合原有軟硬件資源,建立統一的“數字克拉瑪依”多層架構硬件運行平臺,實行數據統一建模,集中管理,應用服務集中運維的管理模式,做到節約資源、強化共享、統一監管。

圖1 “數字克拉瑪依”總體框架參考模型
3.信息資源層。從信息資源應用的角度,克拉瑪依將信息資源劃分為業務應用層、綜合應用層、決策支持層三個層次。其中業務應用層由各委辦局業務處理產生的數據構成,是基礎的數據。綜合應用層是通過抽取、轉換、處理、加工業務應用層的數據,為市民、政府、企業提供應用支撐。如已形成的系統元數據、資源目錄交換數據、基礎地理、人口、法人、宏觀經濟等綜合性的應用數據;決策支持層基于數據中心建立數據倉庫,建立面向主題的決策分析。
4.應用支撐層。為了實現信息共享和應用共享,必須通過應用支撐層,亦即“平臺”這個中間媒介,把政府各部門的公共數據和應用整合起來,集成為有機整體,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統一認證、統一界面。信息平臺的功能是將數據、組件和應用封裝成服務,通過集成應用環境實現多業務的統一入口,實現集成應用。系統開發人員可以按照標準的定制步驟和流程可視化地進行系統的定義和管理,熟悉業務需求的用戶始終能夠參與系統開發的全過程,隨需應變,直到軟件人員正確完成任務。
5.應用服務層。“數字克拉瑪依”應用服務層分為三個層次,底層為基礎應用層,第二層為綜合管理服務層,第三層為決策分析層。其中基礎應用層的系統基本運行在部門內部,每一個系統支持一項或幾項功能,主要表現為滿足各單位內部以及局部應用的業務管理系統,例如各單位的內部管理m is系統以及基礎信息的采集系統。綜合管理服務層主要針對綜合管理職能,目的不是提高單項業務活動的效率,而是提高整體管理和服務的有效性,保證政府職能的完成;綜合管理服務層系統涉及的部門更多,范圍更廣,是城市信息化建設深入開展的重要內容。決策分析層系統利用已有的數據和信息,回顧和評估已經發生的事件和情況,并從中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決策系統中的數據要求并不十分精確,更偏重于信息的宏觀性和統計性,更關注宏觀的、整體的情況而不是個別事件。
6.應用終端層。應用終端層采用門戶網站、手機、觸摸屏、戶外大屏、信息亭等多種方式展示,“數字克拉瑪依”門戶網站將以一種全新的人性化W EB界面模式表現,為城市百姓的生活、工作、旅游、出行參考、網上辦事、網上創業等活動提供便捷;為城市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商家企業提供互動通道,實現政務管理、地圖查詢、黃頁查詢、電子商務、招商引資等社會活動和經濟活動活躍和暢通。
7.標準體系。數字城市標準體系結構框架由城市領域 (對象)、信息化內容 (內容)和標準層次(級別)構成的三維框架結構組成 (圖2),結合信息化的特點進行派生和完善。
三個屬性是相對獨立的。它們之間相互結合而構成的立體區域就是城市信息化標準體系的內容范圍,(X,Y,Z)坐標決定一個點,這個點在標準體系中一般是一個子體系,至于這個子體系有多大,這是由城市信息化的復雜度和框架的分解深度(X,Y,Z的精確度)共同決定的。總的來說,各個維劃分的越精細,其確定的范圍也越小,得到的子體系的有序度也越高。目前“數字克拉瑪依”標準規范體系三維結構層次屬性維分為基礎、通用和專用三項標準;信息化內容維分為總體標準、信息資源標準、信息技術標準、應用標準、網絡標準、安全標準以及管理與服務標準;城市領域維包括資源環境、科技教育、電子政務、電子社區以及其他標準。

圖2 “數字克拉瑪依”的標準體系
8.安全體系。克拉瑪依市城市數據資源及應用系統所面臨的主要威脅和風險來自上述幾個層次,即硬件支撐層、網絡通訊層、應用服務層、應用支撐層、應用終端層。在硬件支撐層安全中,特別考慮數據中心中大量共享數據的存儲介質安全。網絡通訊層安全主要考慮不同網絡信任域之間互聯。應用服務層安全主要考慮由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自身的不安全引起的風險,還包括合法用戶越權、惡意代碼侵害、操作失誤和惡意操作風險。應用支撐層安全主要考慮數據中心共享交換系統,其數據交換代理分布于政府各部門不同網絡信任域之中,并擴展到向企業、公眾提供數據共享,在不同網絡信任域之間的信息交換中存在的威脅和風險。應用終端層安全主要考慮口令和密鑰管理風險、人員管理漏洞、審計不力或無審計、制度漏洞風險等。
9.保障體系。數字城市保障體系由組織保障、人員保障、制度保障等內容組成。其中組織保障較為有利,成立了“數字克拉瑪依”建設領導小組及領導小組辦公室。下設專家委員會、標準委員會、安全委員會、工程監理機構、數據中心。在人員保障方面,將整合全市的培訓資源,開展信息化專業培訓和全民素質培訓。在制度保障方面,要建立數字城市建設順利進行所需要的規章制度建設,如信息采集制度、安全檢查制度、服務外包制度、績效評價制度等。在資金保障方面,市委、市政府落實專項資金用于數字城市的建設,對重點項目給予財政支持,確保建設項目按計劃進行。
10.“運維”體系。數字城市必須建立統一“運維 ”體系 ,包括“運維 ”制度、“運維 ”流程、“運維 ”組織、“運維”隊伍、“運維”手段和工具以及運行維護對象六個方面。日常“運維”工作由信息辦組織數據中心全權負責,數據中心下設網絡運維部、硬件系統運維部、信息資源管理部、應用服務部、安全保障部、協調服務部六個日常運行維護機構。
“數字克拉瑪依”建設實施步驟計劃分三步走:
第一步:基礎建設,基本應用。2010年左右,大力開展基礎工程建設。完成“數字克拉瑪依”建設總體設計,開展檔案資源的電子化,完成信息資源規劃,啟動民生示范工程,解決一些局部的和關鍵性的問題。
第二步:擴大范圍,應用擴展。2012年前,開發整合信息資源,實現基礎信息資源的共享交換。通過系統集成與整合,逐步打破“十二金工程”①之間的信息壁壘,信息惠民工程初見成效。
第三步:業務協同,全面發展。2015年前,建成完善的信息資源平臺、標準規范體系以及安全保障體系,實現跨部門的信息聯動,形成規模化的信息產業。
目前數字城市建設第一步工作基本完成。
2008年以來,數字城市領導小組辦公室圍繞“數字強市”總戰略和全市信息化的工作要求,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總攬全局,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完成了“數字克拉瑪依”的總體規劃布局,初步建立起以“一個中心、兩大平臺、三類應用,四套體系”為主的數字城市總體框架體系 (圖3),規劃設計了分步建設目標,確定了總體建設任務和64項分項任務 (圖4)。
1.城市信息資源管理中心建設。根據數字城市建設“五統一”管理原則,克拉瑪依信息化建設成果,包括網絡、硬件環境基礎設施、數據資源、應用系統的運營和管理,由數據中心根據管理制度及流程進行統一管理。城市數據中心機房一期工程按期完成,2010年 1月正式投產使用。

圖3 一個中心 兩個平臺 三類應用 四套體系

圖4 “數字克拉瑪依”的 64項建設任務
2.網絡基礎設施硬件平臺與城市應用服務軟件平臺建設。網絡基礎設施硬件平臺是“克拉瑪依數字城市”的網絡支持環境,是信息傳輸服務通道。軟件平臺是數字城市集成平臺,是支撐應用的軟環境。“兩大平臺”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并有效支撐了數字城市試點應用。
3.數字強政、數字惠民與數字興業建設工程。數字強政、數字惠民與數字興業是數字城市總體設計建設任務中的三大核心應用。2008年以來,克拉瑪依市陸續開展了若干信息強政、信息惠民示范工程,積極開展平安城市、應急指揮系統建設,數字城管系統在城市市容事件、城市部件管理方面發揮了較好作用;惠民工程方面,全市統一的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工程已經啟動,社區醫療衛生試點工作在克區各大社區展開并取得良好成效;“金保”工程②一期工作基本完成,初步實現居民持卡就醫實時結算;藥品監督系統實現了全市 158家涉藥企業入網經銷及違例藥品的實時監督管理,實現了藥品流通的實時監控;民政系統建設改變了過去四個區獨立建設、獨立管理、信息不暢的局面,整合了全市的民政業務、實現了市、區、街道、居委會四級業務數據集中、統一管理。一卡通、一號通、數字社區、數字教育等惠民工程也正在逐步開展。
4.信息化環境建設。數字城市建設離不開良好的信息化環境保障。2009年首先建立了標準體系框架。2008至 2009兩年時間收集梳理了國內外三千余項信息化標準,篩選出一千余項適用標準,建立了“數字克拉瑪依”標準規范體系框架。結合“數字克拉瑪依”建設對標準的實際需求,按照輕重緩急、分批分期制定和修訂的原則,編制了人口、法人、地理信息、數字城市建設標準化指南等多項規范。
一是數字城市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建設成敗的關鍵不是技術而是管理。
二是克拉瑪依數字城市建設起步晚,起點高,見效快。
三是要培養一支長期穩定的建設隊伍。
注釋:
①“十二金工程”是我國電子政務建設中面向政府辦公業務建立的十二個重點信息應用系統,即指提供宏觀決策支持的金宏工程,涉及金融系統的金財、金稅、金卡、金審和金關工程,關系到國家穩定和社會穩定的金盾工程、金保工程,具有專業性質但對國家民生具有重要意義的金農、金水、金質、金衛工程。這些工程均由中央各部委牽頭進行建設。
②“金保工程”是指支持勞動保障業務經辦、公共服務、基金監管和宏觀決策等核心應用,覆蓋全國的統一的勞動保障電子政務工程,分為社會保險子系統和勞動力市場子系統。
[1]錢健等.數字城市建設[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2]王長勝等.中國電子政務發展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