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威,周衛軍,張 歡,王彬武,鄭 超
(湖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8)
湖南省茶葉生產歷史悠久,是我國4個產茶大省之一,產量和面積均居全國第二。以往人們一般認為高山出名茶,但隨著科學技術和經濟的發展,茶樹已成為我國亞熱帶地區的重要經濟作物[1-5],且在廣大的紅壤丘陵區有大量的種植,已成為當地農業經濟發展的支柱之一。
長沙縣種植茶樹已有1 000 a以上的歷史,且大多種植在低山丘陵紅壤地帶,目前種植面積在0.6萬hm2以上,但對茶園開墾后土壤肥力的變化、土壤供肥特性、土壤的培肥機制等方面還不是很清楚。因此,筆者等人以長沙縣百里茶廊湘豐茶場的飛躍有機茶園基地為例,對花崗巖母質發育的紅壤茶園土壤肥力特征,包括養分含量、分布規律等進行了研究,以期為茶園土壤的地力提升和合理施肥提供依據。
土壤樣品于2008年4月采自長沙縣湘豐茶場的飛躍有機茶園基地,為花崗巖風化物發育的麻砂土。茶園總面積約55 hm2。土壤樣品按網格法采集,用GPS定位,在兩行茶樹間的約1 m2的范圍內采集5點表層土壤(0~20 cm)混合成一個樣品,樣品量控制在1 kg左右,共采集土壤樣品44個。土壤樣品采集后立即帶回實驗室,捏碎,風干,磨碎,分別過10、100目篩,密閉保存于土樣袋中,備用。
pH值:2.5∶1的水土比電位測定法;有機質:重鉻酸鉀容量法-外加熱法;全N:半微量開氏法;堿解N:堿解擴散法;全P:NaOH熔融,鉬銻抗比色法;速效P:0.5 mol/L NaHCO3提取,鉬銻抗比色法;全K:NaOH熔融,火焰光度法;速效K:NH4Ac浸提,火焰光度法。
所有數據采用Excel 2003進行計算、統計、分析。
從圖1可以看出,飛躍有機茶園基地土壤pH值在3.78~5.33之間變化,平均為4.45,屬強酸性(pH<5.0),主要變動在4.0~5.2之間,占總樣本數的93%,其中低于5.0的占90.9%,但低于4.0的僅占4.5%。總的來看,湘豐茶場飛躍基地茶園土壤的酸堿度對于茶樹的生長是適宜的,但有少量的土壤pH值太低(<4.0),可能對茶樹的生長不利,可采取施用堿性化肥或少量的石灰以調節土壤酸度。

圖1 土壤pH變化特征
從圖2可以看出,飛躍茶園基地土壤有機質含量較低,土壤有機質含量最低的僅2.45 g/kg,最高的也只有31.67 g/kg,且低于5.0 g/kg的占25.0%,低于10.0 g/kg的占了63.6%,而高于20.0 g/kg的只占6.8%,平均為9.78 g/kg。由此可見,飛躍茶園基地土壤有機質含量總體為中等偏低水平。這可能是因為花崗巖母質發育的土壤通氣狀況較好,有利于通氣和微生物的活動,土壤有機質分解較快,不利于土壤有機質積累;其次茶園開墾后自然歸還到土壤系統中的有機物質較少,且施用的有機肥以生物有機肥為主,腐殖化系數較低;另外,飛躍茶園基地是2000年以后開墾的,有部分茶園還是近3 a新墾的,開墾時大部分土壤表層被剝離,沒有回埋,因而,土壤有機質含量較低。鑒于此,從高產優質的有機茶園的建設出發,可采用秸稈覆蓋,尤其是可以在當地收集一些稻草進行表層覆蓋,既防止水土流失,又促進土壤有機質的積累。

圖2 土壤有機質含量變化特征
2.3.1 土壤全氮 從圖3可以看出,土壤全N與土壤有機質一樣,處于較低狀態,含量最低的僅0.33 g/kg,平均為1.13 g/kg,雖然最高的達到3.12 g/kg,但含量高于2.00 g/kg的僅占9.1%,而低于1.0 g/kg的占47.7%,可見,飛躍茶園基地土壤全氮總體處于中等偏低的水平,茶樹的生長可能存在氮素供應不足情況。

圖3 茶園土壤全N含量變化特征
2.3.2 土壤堿解氮 從圖4可知,飛躍茶園基地土壤堿解氮的含量平均為158.96 mg/kg。高于150 mg/kg,處于高水平含量的占34.1%;低于50 mg/kg,處于低含量水平的占31.8%;屬于適宜含量以上(高于90 mg/kg)的占50.0%。可見,飛躍茶園基地土壤氮素供應能力變異性較大,可能是由于茶園基地開墾時間不一致,有些開墾較早的茶園,由于多年施肥和土壤改良的影響,土壤供氮能力較強,而新開墾(近3 a開墾)的茶園,由于土壤的一些其他理化性狀的影響,致使土壤堿解氮含量較低,供氮能力較弱,具體的原因有待進一步的調查研究。

圖4 茶園土壤堿解氮含量變化特征
綜合土壤全氮和速效氮來看,飛躍茶園基地土壤全氮含量較低,土壤氮庫容量較小;堿解氮含量雖然變異性較大,但總的來說,氮素供應能力較強。可能是由于茶園多年來一直施用較多的生物有機物,且配施有速效氮肥,如復合肥等有關,但是由于有機質較低,土壤疏松,氮素易揮發,不易積累。建議施用有機肥和秸稈覆蓋等改良土壤物理性質,以提高土壤氮素水平[12]。
2.4.1 土壤全磷 從圖5可以看出,飛躍茶園基地土壤全磷很低,平均僅0.25 g/kg,最高也只有0.88 g/kg。其中屬于極低含量水平(低于0.20 g/kg)的占38.6%,低含量水平(0.20~0.45 g/kg)的占 56.8%,兩者合計達到95.5%。由此可見,飛躍茶園基地土壤全磷含量總體處于較低水平,可能是由于飛躍茶園基地土壤母質磷含量本身較低,且土壤有機質含量也很低,因而土壤全磷含量很低。為維持茶樹的正常生長和保證茶葉品質,在飛躍茶園基地應適當加大磷肥的施用。

圖5 茶園土壤全磷含量變化特征
2.4.2 土壤有效磷 從圖6可以看到,飛躍茶園基地土壤的有效磷含量也較低,平均為7.0 mg/kg,處于低含量水平;變動在0.73~89.1 mg/kg之間,波動性較大。這可能是由于施肥不均,且磷在土壤中移動性較小的緣故。其中屬于極低含量水平(低于5.0 mg/kg)的占65.9%,屬于適宜水平(高于10 mg/kg)的占15.9%。顯見,飛躍茶園基地土壤供磷能力相對較差,為維持茶園生態系統磷素平衡和茶樹正常的生理生長,以及促進茶葉品質的提高,應根據茶樹的生長特征和需肥規律,適當的補充速效磷肥。

圖6 茶園土壤有效磷含量變化特征
從飛躍茶園基地土壤磷素養分含量看,土壤磷素的容量和強度都較低。可能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一是土壤母質(花崗巖風化物)中磷的含量較低;二是作為有機茶園歷年來很少或者沒有施用速效的磷素化肥;三是酸性土壤對磷的固定較大,致使土壤速效磷含量很低。因此,在茶園的養分管理過程中,建議適當的施用磷肥,在有機肥的施用中,重點考慮磷素養分含量較高的豬糞、雞糞、沼渣等。
2.5.1 土壤全鉀 從圖7可以看到,飛躍茶園基地土壤鉀庫容量較高,全鉀含量在27.8~57.6 g/kg之間,平均為44.0 g/kg,屬于極高水平。可見,飛躍茶園基地土壤的供鉀潛力很高。這主要是由于土壤母質含鉀量較高的緣故。

圖7 茶園土壤全鉀含量變化特征
2.5.2 土壤速效鉀 飛躍茶園基地土壤的速效鉀含量變異性較大(圖8),最低只32.6 mg/kg,最高則達314.3 mg/kg,平均為109.56 mg/kg,屬于較低水平。屬于極低水平(低于80 mg/kg)的占4.55%;屬于低水平(50~120 mg/kg)的占65.91%;屬于適宜水平(120~180 mg/kg)的占的僅占 18.18%;屬于極高水平(>200 mg/kg)的占9.1%。

圖8 茶園土壤速效鉀含量變化特征
從飛躍茶園基地土壤鉀素養分來看,土壤全鉀含量較高;土壤速效鉀含量并不是很高,屬于中等偏低水平,因此可采取一定措施促進土壤鉀素的活化和施用少量的速效鉀肥,以維持土壤鉀素的供應,促進茶樹的生長。
(1)飛躍茶園基地土壤偏酸性,雖然在短期內不會對茶樹生長產生毒害,但為維持茶園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有必要采取相應的改良措施,如施用石灰、堿性肥料等進行改善。
(2)飛躍茶園基地土壤有機質含量中等偏下;土壤全氮、全磷含量較低,全鉀含量較高;土壤堿解氮含量較高,有效磷含量較低,速效鉀含量中等偏低。因此,從有機茶園建設的目的出發,在肥料的管理過程中,應選用速效磷含量較高的豬糞、雞糞、沼渣等;由于花崗巖母質發育的土壤質地較輕,水土流失較嚴重,可在茶樹的行間采取覆蓋稻草、栽種三葉草等措施,以防止水土流失和提高土壤肥力。
[1]廖桂堂,李延軒,王永東,等.基于GIS和地統計學的低山茶園土壤肥力質量評價[J].生態學報,2007,27(5):1978-1986.
[2]李 勇.我國各省區茶葉生產比較優勢分析 [J].廣東農業科學,2010,37,(7):375-377.
[3]嚴重君.提高我國茶葉國際競爭力的建議 [J].湖南農業科學,2010,(7):125-128.
[4]郭桂義,袁 丁,趙一俐,等.浉河區坡地茶園土壤養分狀況初步研究[J].中國茶葉,2008,(1):20-22.
[5]張家峰.我國茶葉的國際競爭力分析 [J].江西農業學報,2009,21(7):19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