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輝,楊海君,顏丙花,唐美珍,羅 琳
(1.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生物安全科技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8;2.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資源環(huán)境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8;3.曲阜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山東 曲阜 273165)
由于工業(yè)和交通的迅速發(fā)展,空氣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含量增加,酸雨的影響范圍和程度進一步加深[1]。酸雨已成為一個全球性的環(huán)境問題,它對農(nóng)作物的危害一直受到人們廣泛的關(guān)注。實驗數(shù)據(jù)顯示pH值為3.5時,小白菜的產(chǎn)量下降10%左右,營養(yǎng)品質(zhì)也相應降低[2]。Cd是毒性最強的重金屬污染元素之一,在GB15618-1995中[3],pH<6.5的土壤Cd的二級限量標準為:全Cd含量≤0.3 mg/kg。Cd是一種植物非必需的重金屬元素,如果大量的Cd在作物體內(nèi)累積就會影響其對必需營養(yǎng)元素的吸收和運輸,破壞植物體的正常代謝。另外,它對作物的生長和繁殖也有一定影響[4]。由于工業(yè)采礦和污水、生活垃圾的排放,土壤中Cd污染日趨嚴重[5-9]。研究表明,植物在Cd脅迫下產(chǎn)生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羥自由基等活性氧[10-11],能引起細胞脂質(zhì)過氧化,破壞光合系統(tǒng)并加速植物衰老[12]。另外,重金屬在蔬菜可食部分積累,然后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進而對人類健康構(gòu)成威脅。敵殺死(Decis)是擬除蟲菊酯類農(nóng)藥溴氰菊酯(Deltamethrin,DM)的主要農(nóng)用劑型,在我國已廣泛應用于果樹、蔬菜等作物的蟲害防治。
目前,有關(guān)酸雨、重金屬和農(nóng)藥單因素或酸雨和重金屬二因素復合污染對蔬菜毒性效應的研究較多,趙曉莉等[13]的研究表明隨著酸雨pH的降低,小白菜株高、葉片數(shù)及葉綠素含量等下降,且復合因子比單因子作用明顯。溴氰菊酯在蔬菜、水果等農(nóng)作物上的殘留很普遍[14]。S Yan等[15]報道了受重金屬鎘污染的地區(qū)90%的小白菜樣品中鎘超標。然而,全球工農(nóng)業(yè)迅速發(fā)展的一個嚴重后果是現(xiàn)實土壤中多種污染物的共存,由于很多環(huán)境效應無法用單一污染物的作用來解釋,故復合污染已逐漸被人們所重視,并成為環(huán)境科學研究發(fā)展的重要方向之一[16]。本試驗以小白菜為研究對象,探討了重金屬鎘、酸雨和農(nóng)藥敵殺死聯(lián)合作用對小白菜的毒性效應,以期為該區(qū)域土壤-植物系統(tǒng)研究、環(huán)境質(zhì)量評價等提供科學依據(jù)。
供試土壤采自曲阜市郊未受Cd2+和敵殺死污染的農(nóng)田土壤(0~20 cm),風干后過3 mm篩,并檢測其理化性質(zhì)[17],其基本理化性質(zhì)見表1。

表1 供試土壤的主要理化性質(zhì)
小白菜(Brassica chinesis)由蘇州寒山種業(yè)有限公司提供。
供試農(nóng)藥為25 g/L的敵殺死制劑,拜耳作物科學公司提供。
模擬酸雨的配制如下,模擬酸雨是根據(jù)山東省大氣監(jiān)測結(jié)果(酸雨中含有 H+,Ca2+,Mg2+,NH4+,等),并參照有關(guān)資料配制[18],在1升去離子水中加入CaCl214.34 mg,MgSO49.88 mg,NH4Cl 8.12 mg,然后用 H2SO4調(diào)成不同pH值模擬酸雨溶液,pH值分別為4.0,5.0,6.0。
試驗采用3因素3水平的L9(34)型正交表,試驗因素和水平設計見表2。

表2 正交試驗水平表
小白菜種子經(jīng)75%的酒精消毒后,在土壤中發(fā)芽生長,長出3片真葉后,選擇均勻一致的幼苗待移栽。用塑料盆(高20 cm×直徑25 cm)裝過3 mm篩孔土壤2.5 kg,按表2中的重金屬Cd的水平和正交試驗設計法,充分混勻穩(wěn)定一周后移栽小白菜。試驗設置9個處理,每個處理3個平行。同時設置不加任何污染物的作對照。酸雨施用量根據(jù)山東省濟寧地區(qū)的年降水量(781 mm)進行模擬噴施,共噴兩次,每隔10 d噴淋一次。敵殺死于收獲前10 d施于作物上。收獲時測定小白菜干重及葉綠素含量。
葉綠素含量的測定,用對角線取樣法在每個試驗盆中取樣,選取均勻一致的葉片,洗凈,用吸水紙吸干,稱取10 g鮮葉,用熱丙酮提取,分光光度法測定。結(jié)果以單位鮮樣品中葉綠素的百分含量表示。
小白菜葉綠素含量的變化以葉綠素含量平均值±標準誤(mean±SD)給出(n=3),t-test檢驗試驗組與對照組之間的差異顯著性,p<0.05被認為是在α=0.05水平上顯著差異。
重金屬Cd、酸雨、農(nóng)藥敵殺死復合污染對小白菜的效應見表3,正交試驗方差分析見表4。各污染因子水平配對比較見表5。

表3 酸雨、Cd和敵殺死復合污染對小白菜的效應
由表3可以看出,受污染鎘濃度為5 mg/kg,酸雨pH值為5,敵殺死濃度為2 250 ml/ha的處理比對照干重減少32.0%,這與以往研究[21]有些不同。原因可能是在復合污染條件下,小白菜對極小濃度的鎘敏感[22]。當鎘濃度達15 mg/kg,酸雨pH值為6,敵殺死濃度為1 500 ml/ha時,小白菜干重由對照2.197 6 g/20株上升到2.678 3 g/20株,比處理5增加73.2%,明顯促進小白菜的生長。由此表明,供試土壤在復合污染條件下,低量的鎘對小白菜生長有抑制作用,濃度大于5 mg/kg土時,表現(xiàn)為促進作用。

表4 正交試驗方差分析表

表5 配對比較表
復合污染時,小白菜的干重與單獨污染明顯不同。當金屬鎘維持在較低濃度時,隨著酸雨pH值的變化和敵殺死濃度的升高,小白菜干重減少并不明顯。保持酸雨pH值為5,在鎘和敵殺死濃度變化過程中,敵殺死起主導作用,當其濃度達到2 250 mL/ha時,小白菜的產(chǎn)量最低,僅為1.494 3 g/20株。較高濃度的敵殺死條件下,小白菜產(chǎn)量均低于對照組,并隨著鎘濃度的增大表現(xiàn)為先抑制后促進的效應。
重金屬可以導致植物的黃化癥已經(jīng)被許多研究所證實,這種黃化癥的主要原因是葉綠素合成受阻,因為植物光合作用主要靠其中心的葉綠素分子[23]。由表3、表4可知,重金屬鎘對小白菜葉綠素含量的影響是極顯著的,表現(xiàn)為低濃度時,隨鎘濃度的增加葉綠素含量降低。當鎘的濃度達到5 mg/kg時,葉綠素的含量達到最小值0.15%,之后隨鎘濃度的增加葉綠素含量呈增加趨勢。然而,當重金屬鎘濃度升高時,酸雨pH值的上升使鎘在土壤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毒性降低[24]。從表5可以看出,鎘處理水平2與水平1和水平3差異顯著,說明5 mg/kg的鎘濃度是小白菜鎘中毒的臨界值。
小白菜葉綠素含量隨酸雨pH值的上升有增加的趨勢,其原因可能是:酸雨污染對小白菜生長過程中葉片葉綠素的合成具有抑制作用,因而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阻礙植物生長[25]。相關(guān)研究表明[26],單因素酸雨對小白菜葉綠素含量的影響表現(xiàn)為隨著污染因子濃度的增加,小白菜葉綠素含量呈明顯下降的趨勢。本試驗中酸雨對小白菜葉綠素含量有一定影響,但未達到顯著性水平。
從小白菜的生長狀況可以發(fā)現(xiàn),施農(nóng)藥后,小白菜生長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且抑制程度與農(nóng)藥濃度正相關(guān),顯示明顯的濃度劑量關(guān)系。農(nóng)藥敵殺死對小白菜葉綠素有破環(huán)作用,其含量下降14.06%,原因可能是:在植物細胞正常代謝過程中,活性氧可由多種途徑產(chǎn)生,如葉綠體、線粒體和質(zhì)膜上的電子傳遞產(chǎn)生了一個不可避免的后果,即電子傳遞至分子氧上,隨著產(chǎn)生活躍的、具有毒性的活性氧,生物和非生物脅迫的介入都可使活性氧的水平升高[27]。過多的的活性氧對細胞極為有害,可直接作用于生物大分子,導致超微結(jié)構(gòu)嚴重破壞。農(nóng)藥對小白菜葉綠素含量的影響作用是顯著的,顯著性水平達0.001,且從表5可以看出,農(nóng)藥敵殺死3個水平之間的差異也是顯著的。
鎘、酸雨和敵殺死復合污染對小白菜葉綠素含量均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對小白菜葉綠素含量影響最大的污染因子的水平組合為鎘(2)酸雨(2)敵殺死(3)。
近年來,蔬菜的污染水平和質(zhì)量安全備受關(guān)注。為了消費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研究復合污染條件及其對蔬菜的毒性效應,在揭示蔬菜污染的時空變化規(guī)律上具有重大意義。
[1]T.Larssen;G.R.Carmichael.Acid rain and acidification in China:the importance of base cation deposition[J].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00,110(1):89-102.
[2]謝建治,張書廷,劉樹慶,等.潮褐土重金Cd污染對小白菜營養(yǎng)品質(zhì)指標的影響[J].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04,23(4):678-682.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15618-1995土壤環(huán)境質(zhì)量標準[S].
[4]Shuiping Cheng.Effects of Heavy Metals on Plants and Resistance Mechanisms[J].Environ Sci&Pollut Res,2009,10:256-264.
[5]Emst W H O,Nielssen H J M.Life–cycle phases of zinc and cadmium resistant ecotype of Silene vulgaris in risk assessment of polymetallic mine soils[J].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00,107:329-338.
[6]Lombi E,Zhao F J.Cadmium accumulation in populations of Thlaspi goesingenes[J].New Phytologist,2000,145:11-20.
[7]Angela P V,Peter J L.Antioxidant enzymes responses to cadmium in radish tissues[J].Phytochemistry,2001,57:701-710.
[8]李自剛,彭愛娟,屈凌波.微生物修復菌劑對復墾金尾礦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響[J].湖南農(nóng)業(yè)科學,2009,(5):46-49.
[9]王麗慧,王翠紅,葉麗麗,等.城郊蔬菜地土壤鉛和鎘污染研究進展[J].湖南農(nóng)業(yè)科學,2009,(5):50-52,57.
[10]Yeon-ok K,Masakazu H,Toru K.Response of an Active-Oxygen scavenging system to cadmium in cadmium-tolerant cell of carrot[J].Plant Biotechnology,2001,18:39-43.
[11]Kavita S,titambhara G K,et al.Effect of cadmium on lipid peroxidation,superoxide anion generation activities or antioxidant enzymes in growing rice seeding[J].Plant Science,2001,161:1135-1141.
[12]Pereira G H G,Molina S M G.Activity of antioxidant enzymes in response to cadmium in Crotalaria[J].Plant and Soil,2002,239:123-132.
[13]趙曉莉,胡正華,王正梅,等.UV-B輻射與酸雨復合脅迫對小白菜和生菜幼苗生長和生理特性的影響 [J].河南農(nóng)業(yè)科學,2007,2:73-77.
[14]王朝瑾,李彥磊,王文豪,等.溴氰菊酯殘留農(nóng)藥的快速檢測[J].分析化學,2009,37:B186(增刊).
[15]S.Yan,Q.Ling,Z.Bao,et al.Cadmium accumulation in pak choi(Brassica chinensis L.)and estimated dietary intake in the suburb of Hangzhou city,China[J].Food Additives and Contaminants:Part B,2009,2(1):74-78
[16]徐冬梅,劉廣深,李克斌,等.酸雨脅迫下有機-無機復合污染對土壤過氧化氫酶活性的影響 [J].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03,22(1):31-33.
[17]魯如坤.土壤農(nóng)業(yè)化學分析方法[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科技出版社,1999.
[18]高連存,何桂華,馮素萍,等.模擬酸雨條件下降塵中Cu,Pb,Zn,Cr各形態(tài)的溶出和轉(zhuǎn)化研究 [J].環(huán)境化學,1994,13(5):448-452.
[19]蹇 黎,朱利泉,張以忠,等.貴州蘭花SPAD值和葉綠素含量測定與分析[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9,37(35):17462-17464.
[20]吳志旭,張雅燕.葉綠素a測定方法的改進及最優(yōu)提取時間探討[J].甘肅環(huán)境研究與監(jiān)測,2003,16(2):152.
[21]胡紅青,高彥征,汪文芳.土壤鎘、鉛污染對小白菜的生物效應研究.第七屆全國青年土壤暨第二屆全國青年植物營養(yǎng)科學工作者學術(shù)討論會,2000.
[22][奧地利]Walter larcher植物生理生態(tài)學[M].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出版社.1997.
[23]王 忠.植物生理學 [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2.128-130.
[24]唐世榮.污染環(huán)境植物修復的原理與方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45.
[25]余蘋中,廖柏寒,宋穩(wěn)成,等.模擬酸雨和Cd,對小白菜四季豆生理生化特性的影響[J].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04,23(1):13-46.
[26]唐紅楓,生秀梅,熊 麗,等.有機磷農(nóng)藥對小白菜可溶性蛋白質(zhì)及SOD、Mg2+-ATPase、Ca2+-ATPase和CAT的影響 [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06,40(1):82-85.
[27]杜秀敏,殷文旋,趙彥修,等.植物中活性氧的產(chǎn)生及清除機制[J].生物工程學報,2001,17(2):1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