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 暢

早稻收割后的稻草處理,一直是農民的難題。有的將稻草收集曬干出售增加收入,有的圖省事則放火焚燒或拋棄,還有的把稻草還田作肥料。
稻草還田不僅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肥,改善土壤結構,而且還可以節省化肥施用量。但稻草返田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還有一些技術要領須掌握。
(1)還田稻草要切碎。現在水稻稻草高度一般都在90cm以上,在拖拉機旋耕過程中,稻草長度小于10cm比較容易旋耕覆蓋入田泥中,才能保證二晚栽插的質量。因此,用半喂入收割機收割早稻時,應將收割機的切草刀片調整,使95%以上的稻草長度小于10cm。
(2)旋耕作業要保持一定水深。收割后的早稻田的水深要保持3cm左右,以便旋耕機作業。如果田間水層太淺,拖拉機旋耕作業時的輪子及犁耙刀具等容易粘泥,作業負荷和阻力大,稻草不容易覆蓋埋入田泥中。在旋耕機作業前,應把水層控制在3cm左右并使稻草浸泡4小時以上。
(3)稻草還田的數量。稻草返田的數量不宜過多,一般每畝田鮮稻草返田數量在500kg以下。稻草返田數量過多,不僅會影響稻草腐爛分解的速度,而且稻草腐爛分解過程中的各種有機酸過多,影響晚稻根系生長,導致晚稻返青期長、生長慢、燒根等現象,造成減產。
(4)稻草還田的時間。如果是拖拉機犁耙,一般在早稻收割后,立即將稻草耕翻覆蓋入土,盡量減少稻草水分損失,避免稻草被曬干而影響稻草腐爛、分解、熟化的速度。應盡量配用水田驅動耙作業,稻草返田覆蓋嚴密,一般為90%以上的稻草都可以埋入覆蓋在田泥中,有利稻草分解熟化。
(5)稻草還田的作業程序。①將聯合收割機拋出的稻草在田間撒勻(半喂入收割機收割的稻草須切碎后撒于田間);②灌水浸泡田;③拖拉機配旋耕機碎土翻埋覆蓋稻草;④拖拉機配驅動耙耙平水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