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縣現有各類職業健康涉害企業280家,其中存在嚴重職業危害隱患企業68家,接觸危害人數達30000人左右。截止2009年底,全縣已發現各類職業病人累計760例,其中塵肺病人725例,三硝基甲苯中毒35例,被列為湖南省職業健康監管重點縣。近年來,該縣積極創新監管方式方法,努力實施職業健康“六個工程”,取得良好效果,各類職業病例呈零增長趨勢。
實施基礎工程,完善監管體制。石門縣負有監管職能的部門和單位、以及各鄉鎮(區)都設置了專職監管機構,各個職業健康涉害企業也都成立了職業健康管理領導小組,明確專(兼)職監管人員。通過建立健全監管網絡,徹底扭轉了以往職業健康監管工作“幾不管”的現象。
實施素質工程,弘揚健康文化。近年來,縣安監局和多家媒體協作,開辟專欄進行職業病健康知識與法律法規宣傳教育。每年企業復工復產期間,縣安監局還聘請資深專家、委派工作人員分批次深入到礦山等主要涉害企業免費授課。
實施樣板工程,堅持以點帶面。針對職業健康監管工作的具體情況,縣安監局開展了“三個樣板”活動。從“立足本地樹樣板”、“爭取外援學樣板”、“全盤推進趕樣板”活動中不斷學習、總結、推廣成功經驗和做法,從而達到以點帶面、整體推進的目的。
實施聯動工程,開展聯合執法。石門縣安監、衛生、疾控、計劃、勞動、工會等部門加大聯合監管的力度,進行職業健康執法大檢查,并明確了1名職業健康工作信息員,從各個環節嚴格把關,保證職業健康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實施革新工程,打造本質健康。一是推行先進工藝,從源頭上消除職業危害;二是堅持改造升級,減少工人的勞動強度;三是創新監管方法,建立完善從業人員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及時發現并有效控制和消除職業危害。
實施穩定工程,落實待遇救助。石門縣遺留職業病人多,為落實職業病患者待遇,完善對職業病患者的救助,確保社會穩定,縣政府專門設立了職業病救助基金,各鄉鎮財政每年也都安排了專項資金對原鄉鎮企業的職業病患者實施救助,保證了遺留職業病患者應有的待遇。21

01 石門縣舉行職業衛生知識現場咨詢

02 石門縣第二屆安全生產與職業衛生知識搶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