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霞,呂 晶,汪正文
空軍總醫院口腔科,北京 100046
MTA(master of tourism administration)具有良好的封閉性,主要由鈣和磷組成,這兩者都是牙齒的主要組成成分,對于修復牙齒有著特殊的作用。MTA應用于切髓術、根尖誘導成形術是近幾年來的一項先進技術,年輕恒牙的牙髓病和根尖周病在臨床上較為常見。由于其解剖生理的特殊性——根尖孔尚未形成,必須行根尖誘導成形術,使其根尖孔形成后,才能再行完善治療,恢復牙齒的功能;而牙髓切除術則適用于牙髓病變較輕又不能保存全部活髓者,對牙根尚未發育完全的年輕恒牙尤為適用。MTA對于這兩種類型的屏障、切除技術有著重要的材料輔助作用,本次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探索MTA和氫氧化鈣這兩類材料在牙髓、根尖修復中的作用,觀察自2005年以來進行的MTA切髓術、根尖誘導成形術、且平均隨訪2年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選取2005年1月~2009年10月在我院進行切髓術、根尖誘導成形術治療的患者共168例,患者年齡7~21歲,平均14.3歲;前牙68例,雙尖牙32例,磨牙68例;急性根尖周炎111例,急性牙髓炎18例,慢性根尖周炎39例。全部病例均通過了X線片檢測,通過醫學鑒定,行切髓術、根尖誘導成形術。168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采用MTA材料治療,對照組采用氫氧化鈣材料治療,兩組各有90顆牙,根據患者病情選取了適當的輔助治療材料。
MTA及氫氧化鈣為粉末、液體兩組分獨立包裝。取MTA粉以無菌蒸餾水調拌均勻成凝膠狀備用;雙糊劑型化學固化氫氧化鈣制劑(Dycal),均由美國登士柏公司提供。
全部病例術前先進行了X線片檢查,用牙髓活力測驗儀測試牙髓活力,了解牙根的基本情況,以確定根管長度。均采用了局部麻醉,并進行了口腔清理,確保手術衛生條件。
1.3.1 治療組 用30 ml/L過氧化氫及生理鹽水沖洗根管,根管長度測量儀測出根管工作長度,用擴大針從3號到40號逐步擴大根管,每換大1號數的擴大針前用大量生理鹽水沖洗根管,以保證根管內碎屑能被相對徹底地清除,然后用紙尖干燥根管,用50 g/L次氯酸鈉液沖洗后,封氫氧化鈣糊劑1周。復診時50 g/L次氯酸鈉沖洗清除根管內的糊劑,將MTA與蒸餾水以一定的比例混合,銀汞輸送器將MTA輸送至根管口,用大號的垂直加壓器或者紙尖加壓,根據工作長度將MTA充填至根尖部。反復充填,直至嚴密充滿離根尖3~4 mm的根管。術后測試牙髓活力,拍X線片觀察根尖發育情況,如牙髓喪失活力可行根尖誘導成形術。以后每3個月復診1次,拍X線片,觀察根尖發育情況。對于有急性癥狀的患牙,應先做應急處理,開放引流,待急性炎癥消退后再繼續治療。術后每隔3個月復查一次,拍X線片,如果糊劑吸收超過2/3則重新更換糊劑,直至牙根延長,根尖封閉或根尖處有鈣化組織沉積時,取出糊劑,常規根管充填。在臨床操作中應注意,由于MTA需要在一定的濕度條件下才能固化,故MTA充填完畢后,需置一濕棉球于髓室內,并暫封窩洞。MTA在3~4 h后可基本固化,一般2 d后常規進行根管治療。治療時要注意,填充物只能與牙周組織輕輕接觸,填入壓力不要過大,避免將MTA壓出,以免加重組織的創傷,妨礙牙周組織的愈合和牙骨質的封閉,不利于組織再附著。
1.3.2 對照組 術前行常規根管預備,器械進入根管深度需距根尖1 mm,切勿傷及根尖組織及牙乳頭。用3%雙氧水和生理鹽水反復交替沖洗,清除根管內感染壞死組織后在根管口處覆蓋氫氧化鈣制劑,術后給予抗生素頭抱拉定加激素地塞米松口服3 d,以防術后腫痛。術后每隔3個月復查一次,拍X線片,如果糊劑吸收超過2/3則重新更換糊劑,直至牙根延長。
1.4.1 療效標準 切髓術、根尖誘導成形術的療效評判采用成功和失敗兩種標準。成功的病例要有無叩痛表現,X線片顯示牙髓有活力,新生牙本質封閉露髓孔,根管內或根尖周無病變。成功的手術對于死髓牙來說,同樣無疼痛表現,無明顯的臨床并發癥狀,并且根尖有繼續發育的臨床表現,根管腔縮小,根尖形成,根尖孔封閉。失敗的病例則有明顯的叩痛表現,封閉不嚴密,X線片示根尖孔未封閉,嚴重的患者有明顯的牙齒松動現象。本次研究的療效評判標準就以成功病例和失敗病例為準,以百分比形式作為基本對比。
1.4.2 患者滿意標準 滿意:患牙感覺良好,能很好地行使咀嚼功能,無叩痛,無松動。一般滿意:患牙基本能行使咀嚼功能,無明顯的自覺癥狀,無叩痛。不滿意:患牙自覺不適,有叩痛。
所有統計學資料均由SPSS 15.0軟件數據包處理,本次研究的切髓術、根尖誘導成形術的療效評判數據采用χ2檢驗,以手術成功人數來分析MTA與氫氧化鈣在療效上的不同,以求找出更具備醫療成效的手術材料及手術方法,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見表 1。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的術后綜合療效對比(例)
見表2。全部患者均要求術后進行X線片復查,復查時間根據個體差異各有所不同,術后的隨訪情況詳見表2。從表2可以看出隨訪的滿意度,治療組明顯好于對照組。

表2 隨訪6個月后兩組的滿意度比較[n(%)]
本次兩組病例,共168例患者均進行了術后隨訪,最長時間隨訪4年,最短時間隨訪6個月,平均隨訪時間為2年。同時對于術后牙根尖的屏蔽效果也進行了X線片的對比分析,見表3、4。結果顯示,治療組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

表3 術后3個月治療組與對照組的X線屏蔽效果比較[n(%)]

表4 術后6個月治療組與對照組的X線屏蔽效果比較[n(%)]
從表1可以看出本次研究中治療組除1例于術后第3天發生腫痛而失敗外,其余均成功,而且通過術后隨訪可知,采用MTA作為材料充填會保證術后的滿意度(表2),時間延長也不會出現嚴重的并發癥狀,反之會有更強的咬合力。相反隨著時間的推移,治療成功的牙齒檢查發現更健康,患者自覺咬合力更強(表4)。這一結果的獲得,一方面來自于MTA材料產生的生物誘導效應,另一方面來自于牙髓自身的修復功能。MTA材料的抗菌性、封閉性和促進牙髓自身修復的能力(主要指牙本質橋的形成),是評價MTA療效最重要的三個方面。原本氫氧化鈣一直是臨床上活髓保存治療首選的蓋髓劑,自2003年起美國牙髓病學會首次將MTA加入到蓋髓材料中,目前這一材料正逐漸展現出其優越的性能。在根尖誘導成形術中MTA能中和炎癥區的酸性產物,促進無髓牙根尖周結締組織細胞分化,促進骨質修復,使根管側壁沉積類牙骨質和類骨質,延長牙根,封閉根尖孔,同時游離碘可刺激肉芽組織生長,減少組織滲出且吸收滲出液,保持創面干燥,利于消除炎癥和減輕疼痛,誘導組織礦化修復。用MTA充填者很少產生微漏,而在其他材料的邊緣出現3.8~14.9 μm的縫隙。此外,Super-EBA和IRM在有血液污染時,不能起到良好的封閉作用,而MTA可以在潮濕的環境下固化,不受血液的影響。MTA與接觸細胞和組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MTA固化24 h后其細胞毒性可以忽略不計,本次研究也發現MTA引起的炎癥反應最為輕微。由此可見,MT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值得臨床應用。
[1]耿曉濤.Free-edge矯治技術應用研究[D].福建醫科大學,2008.
[2]楊如美.年輕恒前牙冠折損傷程度和露髓時間對活髓切斷術療效的影響[J].口腔醫學研究,2003,19(1):66-67.
[3]朱亞琴,夏列.MTA用于犬牙直接蓋髓術的組織學觀察[J].上海口腔醫學,2003,12(1):44-46.
[4]盛列平,戴少文.MTA在根尖成形中的應用[J].實用口腔醫學雜志,2004,20(4):440-442.
[5]鄭建華.MTA應用于直接蓋髓術54例的療效觀察[J].福建醫藥雜志,2010,32(1):114-115.
[6]陳文霞,范兵,樊明文.MTA應用于穿孔修補和根尖屏障的臨床效果觀察[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05,15(4):205-207.
[7]葛榮暉,趙大爽.復合糊劑誘導根尖成形的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07,45(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