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超,周育瑾,秦 紅
深圳市寶安區西鄉人民醫院,廣東深圳 518000
目前,人口老齡化已成為席卷全球的社會問題。隨之而來的老年人健康老化問題成為全世界主要的研究課題[1]。西方發達國家現不再以機構式護理為主,而紛紛開展社區式、居家式的護理,雖內容各不相同,但都取得了顯著效果。如歐美等國家主要為老年人提供兩類居家護理:居家護理服務和家務協助。居家護理服務主要是提供以醫療處方為依據的護理行為,而家務協助主要提供家務幫助、個人照顧、信息和心理支持等非處方護理行為[2]。在我國人口老齡化和高齡化的過程中,老年護理的需求越來越大,根據全國老年人口自理能力調查結果,我國老年人口生活自理的比例呈下降的趨勢[3]。目前,我國醫療機構不足,養老機構少,老年人慢性疾病患病率高,老年人家庭經濟條件有限等原因,導致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嚴重下降,且受傳統觀念影響,居家養老是我國老年人的首要選擇。因此,在我國實行居家護理勢在必行。
居家護理在我國仍處于起步階段,沒有形成科學、完善的護理體系,在護理項目、護理管理制度及護理合同等方面無論在理論還是實踐上都未成熟。推廣和發展行業規范和實施標準,能夠使家居護理服務越來越正規化,并能夠促進居家護理服務業的迅猛發展。本課題就分析研究寶安區西鄉街道桃源居社區居家老人的護理需求,為規范老年居家護理服務的開展和居家護理服務模式的研究奠定基礎,使社區居家護理順利開展。
隨機抽取社區內60歲以上老年人256例,其中,男118例(46.1%),女 138 例(53.9%);平均(67.5±18.0)歲;其中學歷在小學及以下114人,占44.5%,初中76人,占29.7%,初中以上66人,占25.8%;對所有老年人進行健康狀況及居家護理需求入戶調查。
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咨詢和調查護理專家及護工心得,設計老年居家護理需求的評估問卷及訪談提綱,問卷表包括:一般資料、老年人健康功能評估表、居家護理適宜項目表及健康功能等級體系表。
從2011年1月~2011年4月由接受統一培訓、熟練掌握調查技巧及填表要求的18名調查員對被抽取的256例老年人的健康功能狀況和居家護理服務需求進行入戶現場調查及面對面訪談。
使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老年人患一種疾病的105例(41.0%),患兩種疾病的83例(32.4%),只有10例未患慢性病,僅占3.9%。其中所患慢性病多為: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腦血管疾病,見表1。

表1 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況[n(%)]
由表2可見,女性老年人完全自理率為25.0%,明顯高于男性老年人的19.1%,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女性老年人的自理情況高于男性老年人,見表2。

表2 老年人生活自理情況[n(%)]
由表3可見,≥70歲的老年人對居家護理的需求率為80.8%,明顯高于 65~69 歲和 60~64 歲的老年人(P<0.05),在三個年齡段中,60~64歲老年人對居家護理的要求為51.5%,明顯低于其他兩個年齡段的老年人(P<0.05)。說明,老年人年齡越大則對居家護理需求程度越高。

表3 不同年齡老年人對居家護理的需求程度[n(%)]
由表4可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對居家護理的需求率為81.8%,高于初中文化和小學文化的老年人(P<0.05),小學文學程度的老年人對居家護理的要求僅為35.1%,明顯低于其他兩個文化程度的老年人(P<0.05)。說明,老年人文化程度越高需求越高。

表4 不同文化程度老年人對居家護理的需求程度[n(%)]
由表5可見,有完全自理能力和部分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對居家護理的要求分別為53.1%和52.9%,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對居家護理的需求率為100.0%,高于有完全自理和部分能力的老年人(P<0.05)。說明,老年人自理程度越高,對居家護理的需求越低。

表5 老年人自理能力對居家護理的需求程度n(%)
老年人居家護理需求項目位居前三位的是:98.6%的老年人需要血壓監測,63.3%的老年人需要血糖監測,98.5%的老年人需要肌內注射,其余護理項目依次為靜脈輸液,服藥指導、氧氣吸入、心理護理、健康教育、康復護理、管道護理、臨終護理等。
老年人慢性病的發病率較高,本研究表明96.1%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有的甚至一身多病。老年人社區居家護理則尤為重要。首先要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識和家庭保健觀念,使老年人在發病時及時察覺,及時聯系護理人員進行醫治。社區護理人員應建立健康檔案,并分配到個人,護理人員應詳細掌握自己所護理的患者的詳細情況,包括一般資料、病情等。從文化程度來看,文化程度越高的老年人對居家護理的要求越高,因為文化程度的高低決定了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識,低文化程度則限制了老年人對其家居護理的需求,所以負責的護理人員要積極地觀察和重視老年患者的潛在護理要求。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對社區護理服務需求程度最高,但多以靜脈輸液、肌內注射、血壓監測、吸氧、血糖監測等基礎護理為主,缺少特殊護理如心理護理、健康教育及臨終護理等,表明社區老年人的健康意識缺乏,故需對社區護理的內容進行宣傳,以強化老年人利用社區衛生服務的意識,護理人員也應根據老年人的具體情況提供適合于老年人的護理項目,為老年人提供經濟、方便、快捷的家居服務,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護理人員要主動跟老年人進行溝通,做到家庭與護理人員無縫接軌,并要對護理人員進行專業技術及理論知識的培訓,提高護理水平來滿足老年人疾病的后續治療和護理需求。
隨著社會老齡化日趨加劇,老年人對居家護理服務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開展居家護理服務是一項利國利民的重要舉措,滿足了老年人健康的切身需要,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4-6]。本文研究表明,對于寶安區西鄉街道桃源社區老年人的家居護理需求主要包括:血壓監測、靜脈輸液、服藥指導等基礎護理,對于心里護理、康復指導等特殊護理較少。社區護理應成立一個專家小組,定期健康體檢、建立健康檔案、健康教育和咨詢、家庭訪視等對老年人進行評估,除進行基礎護理外,再根據老年人的特殊性制訂護理計劃進行康復訓練、心理輔導等針對性護理。
總之,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社區居家護理模式的實施,全國范圍內開展針對老年人的社區護理勢在必行。目前我國社區老年護理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存現象,隨著社會和護理教育的發展,社區老年護理將會蓬勃發展。
[1]江帆,沈蓓立.中醫居家護理的特點與發展建議[J].社區衛生保健,2010,9(2):144-145.
[2]王有娟,宋麗淑,杜麗英,等.社區老年人居家護理現狀分析[J].社區醫學雜志,2008,6(14):5-7.
[3]黃蓓.居家護理老年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分析[J].成都醫藥,2004,30(3):162-163.
[4]肖惠敏,姜小鷹,張旋,等.福州市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護理需求的調查[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2008,42(1):73-75.
[5]曾友燕,王志紅,呂偉波,等.上海某社區老年人家庭護理需求的調查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8,25(3):13-14.
[6]孔桂花,楊桂瓊,林少玲.寶安區西鄉街道桃源居社區居家老人護理需求研究[J].現代醫院,2009,9(8):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