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藍海

從荷蘭到英國,再到美國,縱觀近現代的大國崛起故事,走的無不是海洋強國的路子。
呂祖善省長說,海洋強則國強,海洋興則民族興。21世紀是海洋世紀,開發利用海洋是全世界的選擇。
如今,浙江舊的經濟發展模式遇到三重挑戰:與兄弟省市相比,市場經濟的先發優勢所剩無幾;1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位居全國倒數,缺地成為經濟制約;煤炭、石油、鐵礦、糧食,這些大宗資源浙江樣樣都缺,資源也是瓶頸。
地域小省浙江卻擁有廣袤海洋,26萬平方公里的海域是陸地面積的兩倍多,不僅如此,這片海還擁有著如下全國第一:
6696公里海岸線,全國最長;
可建萬噸以上泊位的深水海岸線長506公里,占全國的三成多,尤其寧波—舟山港域,是中國建設世界級深水港群的最佳選址;
海島數量2878個,約占全國的四成;
舟山漁場是全球四大漁場之一,可捕撈量全國第一;
潮汐能、波浪能、洋流能、溫差能浙江統統都有,僅蘊含的潮汐能就占全國的四成,可供開發的海洋能居全國首位;
東海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浙江海域。
……
作為這片藍色版圖的主人,我們是該好好地看看大海了。

日前,國務院正式批復《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規劃》,為浙江發展開啟了新引擎。這一重大戰略舉措,昭示我國區域發展將進一步從陸地延伸到海洋,進入陸海統籌發展新階段。國家推動海洋經濟發展的戰略,將會加快推進發展方式轉變、調整優化經濟結構、深化沿海開放戰略,將使我國經濟的開發開放踏上新的征程,使我國迎來又好又快發展的新契機。


這也是浙江迎來的第一個國家戰略。由大海注入的強勁動力,將使浙江的科學發展之路更為順暢,對浙江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意涵深遠。這意味著我們將向海洋這個聚寶盆要資源、要財富、要發展,孕育出未來經濟的新增長極、區域競爭的新制高點。圍繞海洋的新興產業亮出了誘人前景,現代產業競爭力的升級由此曲徑通幽。海洋還將讓浙江經濟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得以拓展,使浙江的“富民強省”更為從容。
大海的深情呼喚,正引領我們走向深藍。

(本欄目責編:金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