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國資監管工作的若干思考
文/丁建華
推進財務總監實行科學監管,關鍵是要在圍繞“兩個重點”,實施“四個機制”,把握好“五對關系”上做文章
隨 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法人治理結構的不斷完善,財務總監制度應運而生,并日益發揮作用。在新的形勢下,財務總監工作如何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切實做到科學監管、依法監管、有效監管,為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作出更大貢獻,仍是一個亟待探索的課題。筆者經過多年實踐探索,認為推進財務總監實行科學監管,關鍵是要在圍繞“兩個重點”、實施“四個機制”、把握好“五對關系”上做文章。
企業是財務總監的監管對象和主體,也是財務總監工作的載體和平臺,必須把有效監管企業作為財務總監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在具體工作中,要圍繞當好國有資產守護人,堅持“到位不越位、參與不干預、獨立不孤立”的原則,著力抓好四個環節:
注重調研,加強事前監管。搞好調研是工作的基礎,也是加強監管的重要手段。要根據企業改革發展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和階段性工作任務,每年確定一批重點課題,成立課題小組,深入企業調研,提出對策建議,及時為企業發展提供決策依據。要結合監管企業一些重點熱點難點問題,與監管企業班子一起,經常開展調查研究,共商發展對策思路,努力做到事前提建議當參謀,寓監管于決策之前。
注重控制,加強事中監管。要充分利用參加黨委會、黨政聯席會議、董事會和企業各類業務專題會的機會,積極提出對策建議,寓監管于決策之中;要強化過程控制和動態監管,特別是幫助企業加強制度建設,規范運作,建立長效機制,為事中控制提供制度保證。
注重分析,加強事后監管。要堅持定期開展財務總監工作分析活動,分析動態,剖析問題,提出建議,及時與企業溝通,促使企業不斷改進完善。與此同時,要加強與企業內部審計、監察部門的相互溝通,實現監督資源共享。
注重關鍵,加強重點監管。在加強日常監管服務的同時,要緊緊抓好關鍵事項的監管,把監管的關口前移到決策和執行的過程中,進行全過程跟蹤監督,做到事前提示、事中規范、事后檢查。如針對企業投資項目,財務總監要參加項目廉政領導小組成員,從征地拆遷、工程招標、施工建設等環節進行全過程監督,確保企業重大投資項目規范運行和安全順利實施
財務總監既是國資委監管企業的代表,也是國資委主要職能的實施執行者,既要圍繞企業的目標任務,當好國有資產的守護人,也要圍繞國資委的工作大局,搞好服務當好參謀助手。因此,必須把服務國資發展大局作為財務總監工作的重要內容來抓。在具體工作中,要注重突出“四抓”:
抓企業考核。經營者年薪考核是國資委監管企業的“牛鼻子”,也是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重要抓手。每年要組織財務總監,集中一段時間,參與對監管企業經營者的年薪考核,并提交考核企業的績效評價報告。同時還要抽調部分財務總監,每年對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年度審計報告的質量進行客觀評價,并督促相關企業及時整改,確保會計資料真實可靠。
抓改革重組。改革重組是國有企業發展壯大的重要舉措。要根據地方黨委政府的總體部署,積極參與國有企業的改制重組,特別是企業改制、主業剝離和停產歇業等改革任務,確保改革順利實施。要圍繞地方黨委政府的發展戰略,積極謀劃監管企業的發展思路,特別是圍繞如何抓住當前難得的發展機遇,如何做大做強企業,提出企業發展建議思路,為企業資源的優化整合打下基礎。
抓制度規范。完善制度是發揮財務總監作用的有力保證。財務總監要結合實際,不斷探索完善財務總監工作制度,規范財務總監工作機制,努力做到科學監管、依法監管、有效監管。要圍繞出資人的職責,積極參與起草修訂地方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辦法和國有企業經營發展目標責任制考核辦法,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抓難題破解。破解難題是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關鍵。要根據國資委要求,財務總監要重點幫助企業解決融資、稅收、盤活存量資產等困難問題,做到讓企業滿意,讓政府放心,從而效地促進了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實行工獎考核機制。這是調動財務總監工作積極性的重要手段。財務總監工作是一項新生事物,要不斷修訂完善日常規章制度,特別是要建立財務總監工獎考核制,明確年度工作目標、重點任務,建立考核辦法,并與全年工獎掛鉤,確保各項工作圓滿完成。
實行定期報告機制。這是充分運用監管成果,及時當好國資委參謀的重要手段。要建立月、季、年度財務總監工作報告制度,不斷完善調整工作報告內容和上報方式,突出報告中的主要財務數據指標及重要監管事項,并將相關數據和文字通過匯編、分析、摘錄、反饋等方式上報給國資委領導,切實提高領導批閱效率,推動監管成果轉化。
實行工作交流機制。這是提升財務總監監管水平,提高監管效率的重要手段。要堅持月度、季度、半年度和年度工作交流例會,通過搭建交流平臺,互通情況、交流經驗,提升監管水平;分析問題,尋求對策,提高監管效率。同時加強財務總監與國資委之間的溝通和聯系,協調解決監管工作出現的新問題,形成國資委與企業之間的工作互動,實現更好更有效的監管。
實行崗位輪換機制。這是提高財務總監的業務能力和工作水平,保護和愛護干部,保持財務總監工作公平和獨立性的重要手段。要建立財務總監轉崗管理辦法,每隔三年左右輪崗一次。通過對財務總監的崗位輪換,不僅提高財務總監在不同環境下的工作能力,也更有利于更好地發揮監督的獨立性作用。
上下關系。對上,處理好與國資委關系,在工作方法上,要積極爭取國資委的重視和支持;在工作內容上,要服從國資委工作的總體安排,這是發揮財務總監作用最關鍵的。對下,處理好與監管企業的關系,這是做好這項工作的基礎。從工作對象看,要處理好與經營班子、董事、監事會和總會計師的關系,把握好“進”與“退”的尺度,積極爭取得他們的理解和支持,做到到位不越位,參與不干預;從工作方法看,重在事前、事中監督,規范和約束經營者的行為。
左右關系。要真正處理好左右關系,最大的感悟是“做事先做人”,只有處理好人的關系,才能處理好左右關系。在國資委內,多與業務處室加強溝通、聯系、交流,實行監管資源共享;在監管企業內,要與相關處室長多溝通、多交流,得到他們的理解和支持。這樣,才可以深入下去工作,也可以充分利用他們的優勢和資源,形成合力。

大小關系。財務總監工作涉及面廣,不可能事務巨細面面具到,財務總監監督又不同于財政、稅務、審計等國家監督和社會中介機構的監督,一個企業只有一個財務總監,不可能有那么多精力去應對,所以工作要把好“大小”關系。重點要集中精力加強重大投資、股權轉讓、資產處置等方面的監督。對一些事務巨細的小事,從抓基礎,重規范上做文章。
地位作為關系。“要想有地位就要有作為”,這是對財務總監工作的基本要求。如果你想在這個崗位上有地位,必須干出一番成績來,被企業所認可和認同。從個體素質而言,必須具有過硬的業務技能、具有獨立思考科學判斷能力、具有溝通信息洞悉全局能力、具有應變協調能力和具有妥善處事的方式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有所作為。財務總監要有緊迫感、責任感,只有不斷學習、補充各種知識和技能,才能保持適合財務總監要求的專業能力水平,才能使財務總監有作為有地位。
監管服務關系。作為財務總監,一方面,要科學監管、依法監督,強化監管,通過監管提高資產安全性;另一方面,要轉變觀念,優化服務,寓監管于服務之中,做到監管與服務并重。在實際工作中要推進三個轉變:一是轉變理念行為,由重監管轉變為監管服務并重;二是轉變工作態度,由被動式工作轉變為主動式工作,急企業之所急,想企業之所想;三是轉變工作方式,由監管與被監管工作關系轉變為與企業常溝通、有情操作,相互制衡。
(作者為紹興市國資委財務總監管理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