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創新,模式為先
服務業作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社會轉型的新支撐,已成為浙江未來五年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誠然,服務經濟的發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如同一場持久戰,惟有不斷創新、不斷調整,方能“修成正果”。
在所有的創新之中,商業模式創新屬于企業最本源的創新。而推進服務業創新,關鍵在于其商業模式的創新。“商業模式”的概念自上世紀50年代提出,已逾半世紀。而真正為中國企業所重視和踐行則是上世紀90年代的事。每一次商業模式的革新都能給企業帶來一定時間內的競爭優勢。隨著時間的推移,企業必須不斷地重新思考它的商業設計。隨著(消費者的)價值取向的轉變,企業必須不斷改變它們的商業模式。
對浙江服務業而言,成功的“商業模式”并不匱乏。阿里巴巴的一流價值網絡,網盛生意寶的“小門戶、大聯盟”,傳化物流一站式服務的公路港,頤高集團的IT連鎖模式……諸如此類的商業模式,都出自浙江人的智慧頭腦。然而,未來如何讓這些商業模式在創新與調整中更顯生機,且讓更多的服務業商業模式脫穎而出,形成服務業集聚效應,仍是浙江服務業轉型的一大任務。
充分利用信息化網絡,推進服務業商業模式創新。未來社會,隨著社會多元文化和多樣性需求的發展,消費者越加理性成熟,越來越追求個性的張揚,越來越渴望參與主張。這將成為未來商業模式的創新方向。尤其是服務業企業,信息化已成為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必然選擇。
依托市場空間,展開服務業商業模式創新。在中國,服務業尚有廣闊的市場空間。調查數據表明,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增加服務性消費將是居民消費支出的重點。由此,從中國廣闊的市場需求入手,進行服務業商業模式創新,理應成為下一階段服務業謀發展的重要途徑。
服務業、制造業聯動,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商業模式創新。目前,無論是浙江還是全國,服務業商業模式創新還比較單一,主要集中于傳統消費性服務業,而生產性服務業商業模式的創新則是鳳毛麟角。當前,生產性服務業已全面滲透到制造業流程中,制造業對相應的研發設計、金融、物流、培訓、廣告宣傳、售后服務等的需求越來越大。通過創新,為這些領域的發展找到優質的商業模式,將會成為服務業發展的下一個增長點。對于浙江這一制造業大省而言,理應抓住這一契機,推進服務業與制造業的融合,從生產性服務業商業模式創新上下功夫,為浙江服務業轉型注入新鮮血液。
加快欠發達地區商業模式創新步伐。實現全省服務業均衡發展,亦是浙江服務業轉型的重要任務之一。與傳統制造業不同,服務業的發展并非一定要具備深厚的工業發展基礎。一個優秀的商業模式,無論是對于發達地區,還是欠發達地區,都同樣適用。重要的是,如何催生更多的優質商業模式,助推欠發達地區服務業轉型。對浙江而言,以發達地區的創新商業模式切入欠發達地區,或許是推進欠發達地區服務業發展的有力舉措。

案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