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正義顧福斌
探尋節能降耗新路徑
——加強節能降耗工作的若干思考
文/羅正義顧福斌

節能降耗,要以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優化能源結構為抓手,充分發揮企業在節能降耗中的主力軍作用
近 年來,椒江能源消耗呈快速上升態勢,隨著經濟規模進一步擴大,能源供求矛盾進一步突出。經濟發展如何走節能降耗之路,對完成國家提出的到2020年單位GDP碳排放在2005年基礎上減排40%-45%的目標,以及實現經濟轉型升級、建設節約型社會,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本文就椒江在“十二五”期間如何做好節能降耗工作作些探討。
能源供給結構單一,主要依賴煤炭、電力。從目前椒江一次能源消耗結構看,規模工業能源消耗以常規能源為主,主要有原煤、柴油、汽油、熱力、電力等,原煤及以煤為原料的能源占了重要的地位。但若不包括臺州電廠用于火力發電的煤消耗,2009年原煤占總能源的29.41%,汽油比例很低,只有0.8%,柴油占2.7%,熱力占13.97%,電力占51.78%,而其他形式的能源,像太陽能、風能等加起來不到1.34%。煤炭及火力發電占一次能源消費量的80%以上。
能源消耗增長較快,經濟增長對能源的依賴性不斷加深。隨著椒江經濟總量的不斷增長,對能源的剛性需求越來越大,能源消費在長時間內保持較高的增長水平。以耗能最多的電為例,2005年全區生產性用電量為13.49億度,而到2009攀升到21.56億度,五年來年均增速14.65%;同一時期,椒江全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9.78%,用電量的增長速度遠遠高于同時期GDP的增速。
能源消費主要集中在工業企業,總體效率不高。從對2007至2009年的三年分析可以看出,第二產業的能源消耗占總能源消耗的比重均超過了50%,其中2008年達到了56.7%;第二產業的萬元GDP能耗要比第三產業高1/4以上,2008年時這一比例高達66.31%。另外,盡管一產的能源消耗總量不大,但在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第一產業的萬元GDP能耗數倍于其它產業,主要是由于漁業能耗過高。而工業能耗集中在醫化行業,且用能效率低。醫藥制造、專用設備制造、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紡織、橡膠和塑料制品等八個行業占了全區工業總能耗的82.14%,僅醫藥行業的比重就高達43.57%,是用能最集中的行業;就能源利用效率而言,紡織、醫藥制造行業效率最差,萬元產值能耗達到0.2445、0.2373噸標準煤,專用設備制造、電氣機械及器材列前二位。
生活用電不斷上升,服務性行業用電基本穩定。近年來,椒江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增長速度高于同期全社會的平均水平,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例從2005年的16.72%逐步提高到2009年的18.11%;在第三產業,商業、住宿、餐飲業的用電量總體上增長較快,到2009年占第三產業用電量的37.55%,加上公共事業及管理組織,兩者占了三產用電量的七成以上,是二大主要的用電領域。
椒江是能源匱乏地區,無油、無天然氣、無煤,能源對外依存度極高。當前正處于工業化的后期階段,隨著沿江沿海重化工業等產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能源消耗總量將持續增長,能源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制約也將更加凸顯。從二次能源供應的來源來看,椒江以火力發電為主,煤炭消耗量大,能源利用率偏低。“十二五”期間,我國單位GDP能耗下降目標不會低于15%。2009年,椒江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0.66噸標準煤,大大高于臺州市平均0.53的水平。要在“十二五”期間實現上級下達的節能降耗目標,任務十分艱巨,必須積極采取各種有效措施。
——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積極轉變發展方式。(1)積極發展高效益、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污染的高新技術產業和第三產業。重點發展現代物流、商貿市場、金融保險等現代服務業,推進文化、旅游等低能耗行業的發展;專用設備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通信設備制造業等既具有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特點,又在省內外同行業中具有明顯優勢,應進一步做強做大。(2)淘汰落后產能,優化工業能耗結構。加快淘汰水泥、紡織、橡膠塑料等行業的落后生產能力、工藝、技術和設備。對產能過剩行業堅持新增產能與淘汰產能“等量置換”或“減量置換”的原則,嚴格環評、土地和安全生產審批,防止新增落后產能。(3)發展新型現代農業,提升能源效率。第一產業的節能降耗重點在漁業,大力鼓勵和支持漁船節能技術改造和新型節能漁船建造。
——發展可再生能源,優化能源結構。應利用獨特的地理優勢,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潮汐能等清潔可再生能源,逐步改變以煤炭、火力發電為主的能源結構,降低經濟發展對能源過度依賴的壓力。大陳島及周邊海域風力資源相當豐富,目前已有星星風電公司在大陳投資建設風電場,“十二五”期間裝機容量將達20萬KW,具備大規模向大陸供電的硬件基礎;十一塘圍墾工程的順利推進,可考慮在合適的地段建設風力發電項目。同時積極推動大型太陽能基地建設,加快推進太陽能光伏發電建設。目前椒江已有部分企業開始項目開發,如臺州曙光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平板太陽能集熱裝置,有望在“十二五”期間實現產業化。另外,可利用靠海的地理優勢,借鑒溫嶺市的江廈潮汐試驗電站經驗,建設潮汐電站。大陳島的潮汐能資源特別豐富,潮汐電站建成后不僅可以增加電力供應,還具有包括圍墾、水產養殖及旅游等綜合利用效益。

2009年椒江區主要工業行業能耗簡表
——以企業為主體,發揮企業在節能降耗中的主力軍作用。(1)加大研發投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近年來,椒江企業用于研發的經費逐步增加,到2008年約占GDP的1.5%,接近全國平均水平,但行業分布極不均衡,主要集中在醫藥、化工、設備制造等行業,能耗較高的紡織、食品、橡膠塑料等行業,用于技術進步及節能降耗的資金明顯不足。必須不斷加強以技術中心和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為主要模式的企業研發機構建設,建立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爭創“雙百”及“兩個五”工程。重點領域包括新型節能建筑材料和建筑系統、高耗能企業節能技術解決方案和產品、工業廢氣的回收技術等。(2)推廣新型節能設備和技術,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制定建筑節能地方性強制標準,積極在新建項目中推廣使用太陽能、風能發電的采暖技術及綠色照明燈具;幫助重點高耗能企業建立和推行嚴格的節能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激勵機制,向重點耗能企業推廣使用節能產品及技術。在紡織印染企業中廣泛開展廢水余熱及廢水回用,改裝燃煤工業鍋爐,加速高能耗印染設備的更新換代,加強資源的綜合利用;對用熱用能大戶的醫藥類企業,創新、完善能源管理制度,實時監控用能狀況;開展中水回用與廢熱回收技術應用,改造供冷、供水系統,實現蓄能、節電、降耗三方面收益。
——創新能源管理體制,加強能源管理和執法力度。(1)建立節能價格新機制,加大政府對節能降耗的支持力度。對能源消耗超過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標準的重點耗能企業,實施差別化能源價格政策,充分運用價格杠桿促進節能降耗。在現有每年200萬元專項節能降耗基金的基礎上,以后逐年增加財政投入,重點用于支持節能技術推廣、強制淘汰落后工藝設備和產品的補貼、節能示范試點、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的開發利用等。(2)嚴格項目和企業監督管理,完善用能執法體系。對年耗能超過1000噸標準煤的新建重大項目,加強節能審核監督;制定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評級辦法,對企業節能管理工作進行綜合評定,將評定結果與重點項目扶持、銀行授信和評先評優等政策掛鉤。嚴格執行耗能產品生產、用能產品能耗強制性標準,依法嚴肅查處各種違法用能行為。(3)加強公共部門用電管理,減少非生產性用能。在政府等公共部門采用節電、節油的公共照明用具和交通工具,加快推廣高效節能空調,加強現有空調系統的改造;逐步建立和完善公共機構節能的管理體制和組織機構,實施政府部門合同能源管理,以促進社會節能意識及節能服務產業的發展;應根據居民實際負荷需要,進一步調整分時價格比,擴大價差,尤其是降低低谷期的電價,遏制生活用電的過快增長。
臺州市椒江區發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