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惜珍 ,林國深,謝冬英,蔡建文
1.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人民醫院門診輸液室,廣東汕頭 515800;2.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人民醫院住院兒科,廣東汕頭 515800;3.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婦幼保健院,廣東汕頭 515800;4.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人民醫院中西醫門診,廣東汕頭 515800
小兒支氣管哮喘是兒童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它是由免疫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以呼吸道發生廣泛狹窄為特征的疾病,其發病突然,病情變化快,復發率高,易發生猝死。然而臨床治療多以急性發作期為主,緩解期常被忽略,導致其反復發作,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經濟負擔和精神壓力,嚴重威脅患兒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因此,對哮喘緩解期的患兒,控制和減輕發作的關鍵在于積極治療與護理。本課題采用自擬海參地龍散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緩解期慢性氣道炎癥并從多方面積極加強護理,以減少該病復發,提高患兒生活質量。現報道如下:
選取2005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兒科門診就診的哮喘患兒85例,全部病例家長均知情同意,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42例)和對照組(43例),兩組性別、年齡、治療前病程、病情嚴重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
1.2.1 治療方法
85例患兒在急性發作期均給予吸氧、解痙、平喘祛痰、補液抗炎防治感染等對癥、支持治療,至緩解期將85例患兒按隨機化原則分為觀察組(42例)和對照組(43例)。對照組患兒按常規給予規則糖皮質激素吸入(≤6歲用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氣霧劑;>6歲用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按需吸入沙丁胺醇和小劑量氨茶堿口服;有過敏性鼻炎者給予氯雷他定口服。觀察組患兒在此基礎上給予自擬海參地龍散治療。 藥物組成:海馬 150 g、紫河車(干)300 g、人參 75 g、蛤蚧100 g、陳皮 30 g、半夏 50 g,桃仁、丹參各 75 g,地龍、黃精各150 g,加工炮制混合研末。≤6歲患兒 3 g/次,2次/d;>6歲患兒4 g/次,2次/d。以上兩組均連續服藥治療半年。
1.2.2 護理措施
1.2.2.1 心理護理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由多因素參與,發病機制復雜的典型心身疾病。何炳勇等[1]使用艾森克個性心理問卷(EPQ)調查顯示:哮喘患兒普遍存在心理問題,易形成內向性格,且哮喘程度與性格內向程度成正比。哮喘緩解期有的家長認為疾病已治愈,沒有堅持長期規范化治療;有的患兒懼怕病情復發,常有焦慮、緊張、恐懼心理,醫護人員應態度和藹,語言親切,向患兒及家長做好解釋和安慰工作,給予精神上支持和心理上安慰,幫助患兒及家長正確認識本病,同時以同種疾病治療效果較好的病例進行現身說教,調動患兒內在積極性,使之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1.2.2.2 飲食護理 文獻報道[2],大部分哮喘患兒存在不良的飲食習慣。因此合理飲食對于控制哮喘發作至關重要。故哮喘患兒應特別注意飲食結構的調整,以保證各種營養素的充足平衡合理,同時避免食用易致敏食物。另外,哮喘患兒因呼氣延長,大量出汗,導致機體水分及電解質大量丟失,從而影響治療效果,因此緩解期患兒應給予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富含水分的食物,鼓勵患兒多飲水,向患兒解釋合理飲食對增強抗病能力的重要性。
1.2.2.3 注意環境氣溫變化 環境中的過敏原是引起氣道反應的主要因素,氣道癥狀的嚴重程度與環境中過敏原的量密切相關[3]。因此居室應保持清潔、通風,床單、被褥及枕頭要勤洗、勤曬,家中最好不要養貓、狗及小鳥等小寵物,不要在室內種養易致敏的花草,且建議家庭成員戒煙。另外,相當一部分患兒可因受寒和感冒導致哮喘發作,故應注意做好保暖防寒工作,隨四時氣候變化,增減衣服。
1.2.2.4 堅持鍛煉,增強體質 兒童哮喘95%以上由呼吸道感染所致[4]。因此應鼓勵患兒多做運動,提高機體免疫力。協助患兒選擇適當的運動方式,循序漸進,逐漸增加運動量,以增強體質,促進哮喘患兒的新陳代謝,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機體對溫度及外界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
1.2.2.5 建立兒童哮喘健康檔案,做好健康宣教 重視監測,詳細記錄哮喘日志,建立個人檔案信息。根據“防治常規”制訂計劃,定期舉辦哮喘知識講座和咨詢活動,強化哮喘相關知識,使家長認識到哮喘是一種持續存在的慢性氣道炎性疾病,患兒在日常生活中應盡量避免接觸過敏源,防止哮喘復發;一旦出現發作先兆,應掌握用藥時機,及時做出相應處理,以控制哮喘急性發作,防止哮喘持續狀態的發生[5-6]。只有堅持長期、規范化的治療,提高治療的依從性,才能控制病情,最終達到臨床治愈的目的。
根據《兒童哮喘防治常規》[7]中的療效判斷標準,觀察服藥后近期療效(治療6個月后)和遠期療效(隨訪2年)。①臨床控制:哮喘癥狀完全緩解,即使偶有感冒或輕度咳嗽,亦不發哮喘,肺功能測定正常,PEF≥80%預計值,PEF變異率<20%;②顯效:哮喘發作癥狀較治療前明顯減輕,發作次數明顯減少(≤3次,PEF增加量為25%~35%,或達到預計值的71%~79%,PEF變異率<20%),仍需用糖皮質激素或支氣管擴張劑;③好轉:哮喘發作癥狀有所減輕,發作次數有所減少(≤5次,肺功能測定PEF達到預計值的60%~70%,PEF變異率在20%~30%),仍需用糖皮質激素和(或)支氣管擴張劑;④無效:哮喘發作次數不減或反而加重,肺功能測定PEF值無改善。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率的比較用χ2檢驗。
見表2。
見表3。
小兒哮喘是一種慢性氣道炎癥性疾病,與全身許多炎癥細胞和炎癥介質的共同作用有關。國內外治療多采用糖皮質激素療法,并按需吸入沙丁胺醇、小劑量氨茶堿口服、抗過敏等對癥、支持治療。近期療效雖快,但遠期療效卻不理想,緩解期的治療常被忽略,導致其反復發作。中醫藥則以扶正祛邪、補益固本法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彌補了其治療的不足。海參地龍散具有健脾化痰、補腎納氣、活血化瘀功效,從而起到促進哮喘患兒新陳代謝,改善其肺部通氣功能,達到控制或減輕哮喘發作的目的。表2顯示,兩組患兒連續治療6個月,觀察組患兒臨床控制率和總有效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顯示,兩組隨訪2年,觀察組患兒臨床控制率和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P<0.01)。 另外,小兒哮喘緩解期應納入醫療慢性病管理范疇,將哮喘教育貫穿于一切醫療護理活動中,讓患兒及家長與醫師、護士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定期接受指導和隨訪,強化提高患兒及家長對哮喘的認識水平和防治技能,定期評估病情和治療效果,提高患兒及家長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度,改善其防治疾病的依從性,堅持長期、持續、規范化治療原則,使患兒向臨床治愈發展,提高患兒生活質量。

表2 兩組治療6個月后療效比較[n(%)]

表3 兩組隨訪2年療效比較[n(%)]
綜上所述,中西醫結合治療并配合恰當的護理措施能有效控制或減輕小兒哮喘緩解期的發作,值得臨床推廣。
[1]何炳勇,張少明,范洲際,等.支主管哮喘兒童的個性調查與分析[J].臨床兒科雜志,1999,17(3):68.
[2]楊季國,葉萬敏,陳玉燕,等.兒童哮喘與飲食等相關因素的研究[J].浙江中醫學院學報,2003,3(10):30.
[3]余亞瓊,朱建中.兒童哮喘緩解期的中醫護理淺探[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07,21(2):114-115.
[4]楊萬剛.兒童哮喘的預防[J].中華醫學叢刊,2001,1(11):90.
[5]李傳松.社區兒童哮喘建檔規范治療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09,47(29):88.
[6]劉印鳳.護理干預對小兒哮喘持續狀態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1):83-84.
[7]全國兒科哮喘防治協作組.兒童哮喘防治常規(試行)[J].中華兒科雜志,1998,36(12):745-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