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瓊,高改蘭
1.寶雞職業技術學院醫學分院臨床一教研室,陜西寶雞 721000;2.陜西省寶雞市第二人民醫院兒科,陜西寶雞 721000
支原體肺炎是由支原體感染引起、間質性肺炎及毛細支氣管炎樣改變,臨床表現為頑固性劇烈咳嗽的肺部炎性反應。阿奇霉素為新一代大環內酯類藥,對肺炎支原體的作用在大環內酯類中效果最好,而且不良反應少[1]。筆者對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進行了臨床觀察,現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兒科2005年3月~2009年2月收治的125例小兒支原體肺炎患兒,診斷標準參考《實用兒科學》[2]。將患兒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63例,男39例,女24例;其中1~3歲17例,4~7歲 30例,8~12歲 16例。 對照組 62例,男 39例,女 23例;其中 1~3歲 16例,4~7歲 30例,8~12歲 16例。 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病情和病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均常規給予補液、解熱、止咳、化痰、吸氧等對癥綜合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采用阿奇霉素10 mg/(kg·d)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連續靜脈滴注4 d,用藥3 d為1個療程;對照組采用紅霉素30 mg/(kg·d)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連續10 d為1個療程。
顯效:癥狀和體征消失,胸部X線檢查結果顯示均恢復正常,體溫在治療后3 d內恢復正常;有效:癥狀和體征好轉,體溫在用藥后3 d內下降1℃以上,胸部X線檢查結果顯示未完全恢復正常;無效:癥狀和體征無變化或加重[1]。以顯效加有效占總例數的百分比計算總有效率。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0.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經過2~3個療程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χ2=12.20,P<0.01),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例)
觀察組出現出現惡心2例、腹脹1例、上腹部不適1例,谷丙轉氨酶升高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9%;對照組出現惡心、腹脹、上腹部不適6例,皮疹1例,局部注射痛3例,出現谷丙轉氨酶升高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9.4%;兩組比較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74,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例)
肺炎支原體是一種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無細胞壁的微生物,支原體肺炎主要由飛沫傳染,侵入呼吸道黏膜可致氣道損傷纖毛破壞,纖毛運動減弱而引起持續性咳嗽。由于肺炎支原體抗原與人體心、肺、肝、腦、腎及平滑肌等組織存在著部分共同抗原,感染后形成相應組織的自身抗體,形成免疫復合物,導致多系統免疫損害,引起呼吸道及肺以外的其他靶器官病變,出現相應的臨床癥狀[3]。
近年來支原體肺炎發病有增多趨勢[4],治療采用大環內酯類藥物,該類藥物主要通過與細菌核糖體形成可逆性結合后阻止轉運RNA的正常移位,從而阻斷蛋白質的合成而發揮抗菌機制[5]。既往首選紅霉素,該藥對控制體溫、緩解咳嗽效果佳,但副作用大,胃腸道不良反應較嚴重,易產生注射部位疼痛,甚至肝腎功能損害,患兒通常難以承受。阿奇霉素是新一代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治療支原體肺炎的藥物,能明顯縮短療程,迅速改善臨床癥狀[3,6-7],其作用機制與紅霉素相同,與紅霉素比較,阿奇霉素抗菌譜更廣,抗菌力更強,對化膿性鏈球菌、肺炎鏈球菌及流感桿菌具良好抗菌作用,對葡萄球菌屬也具抗菌活性。對流感桿菌及卡他莫拉菌的抗菌作用較紅霉素強4~8倍及2~4倍。血藥濃度高,體內分布廣,組織滲透力強,在各種組織內濃度可達同期血藥濃度的10~100倍。阿奇霉素對酸的穩定性強,可減少對腸道的刺激,從而減少消化腸道的不良反應,患兒能耐受而較好完成治療。筆者對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臨床療效進行了觀察,其總有效率高于紅霉素,不良反應較少。綜上所述,阿奇霉素治療支原體肺炎高效、安全、痛苦少,值得推廣。
[1]朱建偉.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療效觀察[J].現代醫藥衛生,2009,25(4):564.
[2]胡亞美,江載芳.實用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204-1205.
[3]曹永利.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肺外并發癥[J].中國臨床醫生,2007,32(1):44.
[4]莊澤吟.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療效觀察[J].中國基層醫藥,2006,15(2):46.
[5]戴憲國,方洪興,莫純堅.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56例臨床觀察[J].兒科藥學雜志,2006,12(2):42.
[6]張國華,朱俊.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診斷與治療[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5,10(6):340.
[7]陳志美,陳均平,王立波,等.阿奇霉素治療兒童非典型病原菌引起下呼吸道感染耐受性和療效觀察[J].臨床兒科雜志,2007,21(11):737-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