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裕蕊 姜敏
1026例胎兒心電圖相關情況分析
蔣裕蕊 姜敏
目的 分析異常胎兒心電圖的構成情況,研究初次檢測的最佳時機。方法 將孕 18~37周的 1026例孕婦行常規胎兒心電圖檢查,統計出各類異常胎兒心電圖的發生率及相關情況。結果 異常胎兒心電圖檢出率為 9.06%,其中,最多見為 ST段壓低、胎兒心動過速、ST段抬高,構成比分別為66.66%、10.75%、10.75%;11例ST段壓低跟蹤超檢測,7例有胎兒臍帶繞頸現象。結論 在孕產期保健中,胎兒心電圖作為一種常規檢測手段是必要的;ST段壓低比例最高;臍帶因素是 ST段壓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孕23~27周段為最佳初檢時機。
胎兒;心電圖;分析
1.1 檢測對象 本所 2005年 5月至 2006年 9月期間,在婦保科門診進行圍產期檢查的1026例孕婦,常規行胎兒心電圖檢測,其中 12例采用橫導聯檢測,余由縱導聯檢測所得。
1.2 儀器 FECG-D型胎兒心電圖機進行胎兒心電圖檢測,靈敏度10uV/mm,標準電壓50uV,走紙速度25mm/s。
1.3 方法 通過間接描記法檢測,孕婦先排空膀胱,安靜平臥于檢查床,用 95%酒精擦拭皮膚至微紅,采用縱軸導聯描記,正極置于宮底,負極置于恥骨聯合上方,黑色電極置于大腿內側,定好標準電壓,連續描記至少1.5min,描記出清晰波形,測量、分析胎兒心電圖(如波形不清可改用橫導聯及對角線導聯)。
1.4 統計學方法 按胎兒心電圖異常情況、不同孕周QRS波振幅高低進行統計分析。按計數資料進行 χ2檢驗。
2.1 異常FECG的構成比例 1026例孕婦的FECG檢測中,異常 93例,異常檢出率 9.06%,其中,最多見為ST段壓低 62例,胎兒心動過速 10例,ST段抬高 10例,偶發早博 4例,QRS波增寬 4例,心動過緩1例,心律不齊 1例,偶發漏搏 1例。
2.2 檢測孕周與胎兒心電圖QRS波幅的分析 見表1。

表1 檢測孕周與FECGQRS波幅的分析(例,%)
2.3 孕 18~22、23~27周胎兒心電圖 QRS波幅的比較分析 見表2。

表2 孕18~22、23~27周FECG QRS波幅的比較分析(例,%)
2.4 孕23~27、28~32周FECG QRS波幅的比較分析 孕23~27、28~32周FECG QRS波幅≥10uv發生率分別69.66%、40.00%,χ2=26.93,P<0.01。所以在初次檢查胎兒心電圖時,23~27孕周胎兒心電圖 QRS波幅高于 28~32周,ST段的改變易于分析,在統計學上具有極顯著差異。
2.5 孕23~27、33~37周FECG QRS波幅的比較分析 孕23~27、33~37周FECG QRS波幅≥10 uv發生率分別為69.66%、80.00%,χ2=1.70,P>0.05,所以在初次檢查胎兒心電圖時,23~27孕周胎兒心電圖QRS波幅與 33~37周相同,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3.1 關于異常FECG的出現率及構成問題 據報道,異常FECG的出現率與所取樣本有關,如FECG作為常規檢測應用,其出現率為 2%~4%,若作為高危妊娠孕婦檢測項目,異常FECG的出現率可達20%~60%;中國優生協會胎兒心腦電研究中心報道的 25271例 FECG測定中,異常出現率為9.98%[1]。本資料的異常出現率為 9.06%,與相關報告基本一致。在異常情況構成比中,ST段壓低占第一位,11例ST段壓低跟蹤B超監測 7例有臍帶繞頸現象,說明臍帶因素是ST段壓低的主要原因之一,與相關報告一致[1,2]。在中重度妊高征、畸形胎兒、胎兒窘迫的孕婦中行FECG檢測,ST段壓低均占異常FECG的第一位[1]。
3.2 關于FECG的初檢時機問題 有報道孕12周即可獲得FECG,孕 20周檢測成功率高達 100%[3]。一般孕 18周即可檢測,測出成功率平均為 90.75%,18~22周及 37~41周測出成功率最高,為 96%以上,而 28~32周測出成功率最低,為76.69%[1]。本資料顯示,孕23~27周FECGQRS波振幅較高,便于分析診斷,是初檢的良好時機,其次是孕 18~22周。本資料還顯示孕28~32周FECGQRS波振幅較低,與相關報道一致[1]。根據我們的經驗,若不限于分組習慣(18孕周開始,5孕周為一組段),20~24周應為初檢的最佳時機(遺憾的是未做單獨統計),與有關報道相一致[4],該孕周段檢出率及QRS波振幅均較高,ST段抬降易于辨別和判斷。盡管 18~19周也可較好檢測,但QRS波振幅偏小,不便于確認ST段的改變。另外,盡管 33~37周的檢測效果與 23~27周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此時初檢顯然有礙于及時指導臨床。
[1] 卓晶如.臨床胎兒心電圖.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5:21-65.
[2] 宮麗敏,林曉東,宮文榮,等.400例圍產胎兒心電圖檢測分析及異常心電圖的處理.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1996,4(6):38-39.
[3] 郭繼鴻.心電圖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331.
[4] 田先芝,宋明清,徐寶琴,等.1000例胎兒心電圖檢測分析.河南醫學研究,1995,4(4):359.
266021青島市市北區婦幼保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