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席超 文靜 于世德
粵北地區人群下頜第二磨牙C形根管發生的臨床調查
洪席超 文靜 于世德
目的 觀察曲面斷層片分析粵北地區人群下頜第二恒磨牙 C形根管的發生率。方法 3名醫生對 856例曲面斷層片的下頜第二磨牙牙根按照 C形根管 X線診斷標準進行診斷并記錄。結果856例患者中有 365例646顆第二磨牙具有C形根管系統,發生率為 38.13%。其中男性病例 168例 296顆,女性病例197例 350顆,發生率分別為 36.6%和 39.5%。C形根管系統的發生沒有顯著的性別差異(P>0.05)。結論 C形根管系統在粵北地區人群下頜第二磨牙中具有較高的發生率,對其解剖形態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下頜第二磨牙;C形根管;發生率
牙根及根管系統解剖變異使臨床上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診斷和治療更加困難。C形根管系統是下頜第二恒磨牙中較為常見的根管變異,在中國人群中有較高的發生率。其主要的解剖學特征為存在一個連接近中、遠中根管的峽區,使根管口的形態呈 180°弧形帶狀外觀,可能連續,也可能斷開。C形根管系統在根管數量和形態方面存在復雜的解剖變異,是臨床治療中清理、成形和充填的難點。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過觀察曲面斷層片分析粵北地區人群下頜第二恒磨牙 C形根管的發生率,為臨床進行下頜第二磨牙根管治療提供解剖依據。
1.1 研究對象 2006年 8月至 2010年 8月在本院口腔科就診患者的曲面斷層片(共 948例),選擇下頜磨牙列至少一側完整(第三磨牙除外)且下頜第二恒磨牙根尖孔發育完成的病例為研究對象。
1.2 主要設備 曲面斷層X線機(VILLA SISTEMI,意大利)。
1.3 研究方法 將所有研究對象的曲面斷層片,逐一編號登記,由 3名有臨床經驗的口腔科醫生同時進行診斷,并記錄是否具有 C形根管系統。若 3名醫師的記錄結果不一致,則由這 3名醫師共同討論達成一致意見后記錄最終結果。
1.4 診斷標準 C形根管系統的X線診斷標準參照Al-Fouzan于2002年的研究結果并進行改良:①從冠方向根方具有連續錐度的錐形融合根;②若牙根呈梯形或方形,則根尖區應有清晰、連續的牙周膜以診斷為融合根;③根分叉區模糊不清,表現為X線透射縱溝影像。
1.5 數據處理 采用SPSS 10.0軟件包對不同性別的發生情況進行χ2檢驗。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948例患者曲面斷層片中共有 856例符合納入標準,其中男 410例,女 446例,下頜第二磨牙共 1694顆,18顆不明原因缺失;共有365例 646顆具有C形根管系統,占38.13%,見表1;男性病例中 168例 296顆具有C形根管系統,發生率為36.6%,女性病例中 197例 350顆具有 C形根管系統,發生率為39.5%,不同性別發生率進行比較,χ2=1.475,P=0.225,C形根管系統的發生沒有顯著的性別差異(P>0.05),見表2。

表1 下頜第二磨牙的根管形態分布

表2 下頜第二磨牙C形根管系統的性別比較(顆數/%)
3.1 C形根管的發生率 有關 C形根管的報道最初由Cooke等[1]發表,自此以后有很多相關的研究。C形根管可以出現在上頜或下頜磨牙,但是發生率最高的牙位是下頜第二恒磨牙。C形根管系統在下頜第二磨牙中的發生率在不同的人種之間差別很大,亞洲人高于西方人,C形根管系統的發生率在中國人群可高達 31.5%。而且受研究方法、診斷標準、樣本數量以及種族背景等因素的影響,對其研究的結果存在一些差異。本研究的研究對象是來自相對封閉的粵北地區的就診患者,遺傳基因相對穩定,樣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Yang[2]對 581顆中國人下頜第二磨牙的研究發現,有 195 (33.6%)顆為錐形根和C形根。對 769顆香港中國人下頜第二磨牙的曲面斷層發現,有 325(42%)顆為融合根[3]。在本研究中下頜第二恒磨 C形根管的發生率為 38.13%,與上述統計結果有一定的差別,這可能是因為研究方法和樣本的差別。本研究中 C形根管系統的發生沒有男女性別差異。
3.2 C形根管的診斷和治療 C形根管的牙根形態為在牙根的舌側或者頰側有一縱溝,牙根的橫斷面為 C形,其主要解剖學特征是連接近遠中根管的狹區以及狹區至牙根表面之間菲薄的牙本質。C形根管系統的牙根橫斷面從根管口到根尖可發生明顯變化,給臨床醫生在診斷上帶來了很大難度。Barri[4]指出因為牙槽骨的骨小梁非常厚,X射線從頰側進行拍攝時,重疊后顯示融合根或錐形根,但真正的確診需打開髓腔后才能發現,有時易被誤認為髓底穿孔或根管側穿。因此,在臨床上對第二磨牙根管系統的診斷除影像方法外,可以考慮結合使用其他的可視技術例如顯微鏡或內窺鏡來進行診斷,以提高確診率。C形根管的特殊形態導致了其清理和充填的困難性。根管預備的錐度盡可能保守,能夠進行垂直加壓充填即可,以防根管壁穿孔的發生。Martin、Langeland[5]等認為超聲波根管治療儀配合 5.25%次氯酸鈉清潔效果較好。熱牙膠和超聲封閉劑輸送技術可以使細小彎曲的不規則死角和根管內交通支及側副根管得以徹底封閉[6]。
成功治療C形根管的前提是要正確識別 C形根管,即判斷C形根管是否存在及其大致形態。本研究通過觀察曲面斷層片分析粵北地區人群下頜第二恒磨牙 C形根管的發生率,為臨床進行下頜第二磨牙根管治療提供了重要信息。
[1] Cooke HG 3 rd,Cox FL.C-shaped canal configurations inmandibularmolars.JAm DentAssoc,1979,99(5):836-839.
[2] Yang ZP,Yang SF,L in YC,etal.C-shaped rootcanals inmandibular second molars in a Chinese population.Endod Dent Traumatol, 1988,4(4):166-173.
[3] Cheung LH,D L,Cheung GS.Rootmorphology-A study of themandibular second molar of ethnic Chinese.Ann R Australas Coll Dent Surg,2006,18(9):47-50.
[4] Barri I.Treatment of a canal with a“C”configuration.Rev FR Endod,1989,8(3):47-58.
[5] 朱霞.下頜第二磨牙“C”形融合根及其根管形態的觀察.上海口腔醫學,2002,11(1):48-49.
[6] 范兵,邊專,樊明文.牙體牙髓臨床治療I:C形根管的形態、識別和治療.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06,41(2):118-120.
A survey of the incidenceof C-shaped root canal system in mandibular second molarson native peop le of north Guangdong
HONGXi-chao,WEN Jing,YU Shi-de.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Medical Collegeof Sha-oguan Universty,Shaoguan512026,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cidenceof C-shaped root canal system inmandibularsecond molars on native peop le of north Guangdong.Methods Three dentists diagnosed the root canals ofmandibular secondmolars of856 patients'panoramic radiographsaccording C-shaped root canal system was recorded.Results The number ofmandibular secondmolarswith C-shaped root canal system was646 and the incidencewas 38.13%.168males(296 teeth)and 197 females(350 teeth)with C-shaped rootcanal system were investigated, the incidence in males and femaleswere 36.6%and 39.5%respectively.There was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between females andmales(P>0.05).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C-shaped root canal system in mandibular secondmolars is very high on native people ofnorth Guangdongand it hasan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tion to study its anatomic configurations.
Mandibular secondmolar;C-shaped root canal system;Incidence
512026廣東省韶關學院醫學院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