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力 梅 松 袁 鑫
醫療服務價格是醫療機構或醫務人員提供醫療服務時,向服務對象收取的服務費用。我國醫療服務費用主要由個人支付,采用了按醫療服務項目收費的方式。醫療服務項目及內容成為醫療服務定價及管理的基礎[1]。而有些醫院的信息系統在應用上出現了數據不規范、不一致,信息溝通不暢,甚至醫囑與收費項目混淆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不僅要保證數據的規范化和一致性,確保物價科、財務科與臨床科室之間良好的信息溝通,還要實現規范的醫療收費行為,就必須做好信息資源規劃。
信息資源規劃(Information Resource Planning,IRP)是指對企事業單位或政府部門所需要的信息,從采集、處理、傳輸到使用的全面規劃。IRP采用工程化方法進行全域信息資源規劃,以建立全域和各職能域的信息系統框架,包括功能模型、數據模型和系統體系結構模型。
IRP基于信息工程3個基本原理和前提:(1)企業信息系統以數據為中心,不是以處理為中心;(2)數據是穩定的,處理是多變的;(3)最終用戶必須參加開發工作,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和業務人員與信息技術人員要協同參與。
IRP著眼于企業業務和數據2大核心,實現全局性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頂層設計:(1)建立業務模型;(2)建立數據模型;(3)建立功能模型;(4)通過建立功能與數據關聯的體系結構模型,指導物理實體庫表的建設和實際應用系統的開發順序。
隨著信息化建設不斷深入,應用層面的要求也不斷提高,但企業對信息資源缺乏頂層設計或總體規劃認識,缺乏統一數據標準。而企業可通過實施IRP來解決面臨的問題。
由業務人員與信息技術人員協同參與的IRP分為需求分析和系統建模2個階段。數據需求分析是IRP的基礎工作,為數據庫的規劃設計做準備。系統建模是IRP的核心工作,是需求分析的繼續和“定型”。系統模型可分功能模型、數據模型、體系結構模型。其中功能模型和數據模型實際上是用戶需求的綜合反映和規范化表達,也是實現標準化的載體。
2.1.1 業務功能需求分析 通過對醫療服務價格規范管理業務流程分析,劃分職能域(不是機構部門的直接使用,而是以系統主要業務來劃分),具體劃分上由少到多,逐步細化,直到穩定。按照“職能域—業務過程—業務活動”對業務功能進行分析,形成系統業務模型,如圖1示例。2.1.2 數據需求分析 在業務需求分析基礎上對每個職能域進行數據需求分析,包括:(1)對各個職能域畫出數據流圖(DFD),以及輸入、存儲、輸出數據流的量化分析。(2)建立全域信息資源基礎標準,這個要從需求分析開始就要貫徹始終。包括命名和元素標識標準、信息分類編碼標準、用戶視圖分類編碼標準等。在命名上使用中文,在標識上采用英文(可以縮寫)。信息分類編碼按國際標準、國家(軍隊)標準、行業標準、自定義標準的順序分類。用戶視圖分類編碼上采用分層多位編碼,既有意義也能方便識別和應用。如以最小不可分割的信息單元分析醫療服務價格數據,就得到服務價表的分類、編碼、項目名稱、規格、計價單位、價格6個最基本的數據元素。如圖2是醫療服務價表的編碼數據元素的編碼標準示例[2]。(3)分析和確定各職能域用戶視圖(User View),即一些數據的集合(信息交互,界面顯示,打印表格樣式等)。對它們進行分析和規范化處理,按照數據結構規范化理論,對需要存儲的用戶視圖結構做標準化處理。
2.2.1 功能與數據建模 功能建模是在業務模型的基礎上對能由計算機自動進行處理和人——機交互進行的業務過程和業務活動,采用“子系統—功能模塊—程序模塊”3個層次結構進行描述。功能模型中定義的子系統是“邏輯子系統”(面向規劃設計人員),而不是物理子系統(面向終端用戶)。功能建模是在需求分析后,將業務模型做對應轉換而建立的。由此可解決系統的“信息組織”問題,從而產生主題數據庫/基本表。如可以得到本系統的“醫療服務價表管理子系統”、“醫療收費子系統”、“醫囑子系統”等功能模型(涉及醫療服務價格規范管理中的功能)。就是以業務模型的“03—0301—030101”,在邏輯上簡單對應就得到醫療服務價表管理子系統中的“價表管理子系統—價表維護—新增價表”功能結構。

圖1 業務模型示例

圖2 數據元素編碼標準示例-醫療服務價格數據的編碼元素
數據建模包括:(1)全域數據模型,即企業的主題數據庫,是面向企業建立的數據模型,具有對象描述的特點。(2)子系統對應的數據模型是按照該系統信息處理所涉及的基本表建立。在本系統數據建模工作方面,首先確定醫療物價管理主題數據庫,然后通過數據屬性的分析,確定數據元素,規范數據結構得到基本表。它是由數據元素組成達到3-NF的數據結構,是系統集成和信息共享的基礎,如醫囑(診療)項目表,醫療服務價格表等主題數據庫,圖3是數據模型示例。
2.2.2 系統體系建模 將系統功能模型和數據模型結合起來,完成系統功能與數據模型的關聯關系C-U矩陣(C代表對數據的創建或修改;U代表對數據的讀取,但不做修改),不僅可以劃分出各子系統的邊界,而且對程序模塊的開發順序和解決數據共享有著重要作用。全域C-U矩陣是整個規劃范圍內所有子系統和主題數據庫之間的關系。子系統C-U矩陣是子系統內所有功能/程序模塊與基本表之間的關系,每個基本表在矩陣中一般只有一個C與之對應?;颈淼男畔⒐蚕?,主要體現在該表被程序模塊所使用的次數,也就是對應的U的數目越多,它的信息共享性就越好。對醫療服務價表管理子系統來說,新增價表模塊就是創建并使用醫療服務價格信息表。表1為醫療服務價表管理子系統C-U矩陣。
系統體系結構模型的建立,是確定數據庫表創建維護責任,進行數據分布分析和制定系統開發計劃的科學依據。

圖3 醫療物價主題數據模型示例
對醫院進行信息資源規劃后,將得到一系列的文檔(如工作成果報告)。這些成果報告對后續的信息化建設工程,包括網絡工程、數據庫工程、軟件工程,起到指導、控制、協調作用。(1)IRP數據流量分析報告。得到醫院的各種職能域、各種數據存儲量規模和流量,為計算機網絡的規劃提供依據;(2)信息資源管理標準報告,為數據庫設計、數據分布設計提供依據;(3)信息化構架與技術模型報告,為系統的開發設計提供依據等。
完成IRP建模后,可開始進行軟件改造的需求分析、業務規則(組件)設計、代碼改造(HIS中子系統的功能模塊)工作。具體內容包括:(1)醫療服務價格管理子系統中的基礎模塊,如醫囑對照價表;(2)公共子系統的基礎組件,如診療收費錄入與控制模塊;(3)臨床醫囑處理子系統中護士工作站模塊的計費及退費功能;(4)醫療收費子系統的門診收費、住院收費模塊、計價錄入模塊的功能改造等。最后測試改造后的軟件系統,切換系統并投入使用。改造后的系統保證了臨床醫療線、費用管理線上業務控制的嚴謹性和拓展靈活性。

表1 醫療服務價表管理子系統C-U矩陣
規范醫療服務價格的IRP醫院信息化改造是醫院信息資源規劃的有益嘗試。其先實施信息資源規劃,后組織數據平臺建設、應用系統開發,是一種較科學的醫院信息化建設策略。醫院進行信息資源規劃,將有利于解決信息化帶來的數據危機問題,為醫院數據管理和資源管理打下基礎,并為支持領導決策、建設醫院綜合信息服務系統奠定基礎,將有利于實現醫院信息集成化的應用。
[1] 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全國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規范(試行)[S].2001.
[2] 武漢市物價局,武漢市衛生局.湖北省武漢市醫療服務價格手冊[S].2006.
[3] 羅毅輝.基于IRP的管理信息化應用研究[J].情報雜志,2005(12):57 -60.
[4] 葛濤,鄒乾友.基于IRP的裝備保障信息系統分析[J].情報雜志,2006(11):94 -96.
[5] 李力,李金,袁鑫,等.基于規范的醫療服務價格體系系統設計與實現[J].中國數字醫學,2008,3(6):30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