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與俄羅斯副總理謝欽5月31日在莫斯科舉行了中俄能源談判代表第七次會晤。雙方在會晤后簽署了《2009年6月24日天然氣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的議定書》。雙方還表示,愿繼續努力保障今年1月1日運營的中俄原油管道長期、安全和穩定運營。
國家發改委6月1日表示,我國部分地區煤電油供應趨緊問題,根本原因是經濟結構不合理、過多依賴能源資源消耗。發改委將會同煤電油氣運保障工作部,采取綜合性措施,確保順利迎峰度夏。
國家統計局發布最新報告顯示,1-4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4869億元,同比增長29.7%。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利潤增長35.4%,石油加工、煉焦等燃料加工業利潤下降35.7%。
由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負責實施的“中國南方頁巖氣選區評價研究”項目日前通過評審。研究成果表明,南方地區是我國開展頁巖氣地質研究及勘探開發生產的有利地區。該項目研究工區范圍包括整個揚子地區,面積達76萬平方公里。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日前發布了《石油和化學工業“十二五”發展指南》。《指南》顯示,石油化工行業2015年總產值將達16萬億元,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
6月2日,中國石油集團召開了內控與風險管理工作視頻會議。會議強調,“十二五”期間,中國石油要按照建設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的總體目標,抓好內控與風險管理體系建設、風險管控能力、業務流程管理、內控執行力、內控與風險管理保障機制五個方面工作。
5月29日,卡塔爾石油公司(QP)與中海油中東有限公司及道達爾公司簽署了《卡塔爾BC區塊胡夫以下地層天然氣勘探及生產分成協議》。協議規定,道達爾公司將收購卡塔爾BC區塊天然氣田勘探許可證25%股權,中海油中東有限公司繼續作為該項目的作業者,持75%的股份。
6月5日,中國石油集團與古巴國家石油公司簽署了《中國石油集團與古巴國家石油公司擴大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中國石油將幫助古巴部分在產油田提高原油產量。雙方還將在陸上和海上部分新區塊加強勘探開發合作。
中國海洋石油工業成就展于6月15日至7月20日在北京舉辦。該展覽展示了中國海洋石油工業的發展歷程和輝煌成就,以及海洋石油工業高精尖的先進技術和設備。據介紹,2010年中國海油國內海域油氣總產量突破5000萬噸油當量,為我國的能源供給提供保障。到2010年,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核心資產市值達到1000億美元,較上市之初增長近16倍。
6月9日,上海華蓬、河北華安天泰組織舉辦了HAN阻隔防爆技術大型演示會。會上,上海華蓬、河北華安天泰展示了新一代產品—HAN阻隔防爆自裝卸加油裝置。據介紹,HAN阻隔防爆自裝卸加油裝置可實現托盤的快速裝卸和運輸,并配備多個托盤,為特殊場合的運油、加油提供便利。
針對勝利油田“十二五”期間將實現原油產量保持2700萬噸以上和儲采平衡的目標,勝利油田將部署淺海油田新建產能205萬噸,增加可采儲量1665萬噸。在稠油開發方面,該油田初步規劃今后5年,新建產能263萬噸,增加可采儲量1960萬噸。
6月3日,中國石油“高含硫氣藏開采先導試驗基地”揭牌。中國石油表示,關于高含硫氣藏開采,目前國內沒有形成系統的開采實踐經驗。未來高含硫氣藏主要集中在抗硫工具研發、腐蝕監測與控制技術應用及天然氣凈化等方面。
今年以來,江蘇油田通過對項目投標前的精細調研、項目運行中的精細管理、項目結束后的精細總結,控制項目成本,拓展增效空間,已完成海外合同額8308萬美元。其中,尼日利亞、也門和哈薩克斯坦海外合同共3個,合同金額達3230萬美元。
5月31日,中原油田鉆井一公司煤層氣項目部40583鉆井隊施工的FL-H4-L井創造了國內首例水平井與定向井連通成功的紀錄。這項技術的成功應用,將為煤層氣的勘探開發帶來突破性的進展。目前,美國、加拿大等國在該技術上有過成功案例,我國則沒有成功案例可供參考。
5月底,投產一周的水平井蘇53-82-48H井,日產氣20萬立方米,這是長城鉆探工程公司參與開發的蘇53區塊投產的第23口井。目前,該區塊日產量225萬立方米,是蘇里格平均單井產量最高的區塊。據悉,經過與長慶油田的密切配合,長城鉆探在“低滲、低壓、低豐度”的蘇里格氣田實現了水平井的整體開發。

■勝利油田發現50年 產油10億噸表彰大會在東營舉行
6月10日,中國石化勝利油田發現50周年產油10億噸總結表彰大會在山東東營舉行。山東省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姜異康,山東省委副書記、省長姜大明,全國政協委員、原國家能源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馬富才,中國石化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傅成玉及中國石油集團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原勝利油田局長王立新出席了大會。1961年至今,該油田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50.6億噸,生產原油10億噸,約占同期全國原油總產量的五分之一。“九五”以來,勝利油田連續14年實現儲采平衡,連續15年原油穩產2700萬噸以上,創造了世界同類油田開發史上的奇跡。大圖為總結表彰大會會場;小圖為勝利石油管理局代理局長、黨委書記,勝利油田分公司總經理孫煥泉代表勝利油田領取“中國石化重大貢獻獎”。
攝影/孫光明
5月25日,中國石化召開降低原油加工損失技術交流會。會議要求,各煉油廠在把好原油進廠和成品油出廠兩道關口的同時,要將工作重點放在公用系統的優化上,通過加強公用系統管理、優化運行方式來降低原油加工損失。
截至6月3日,鎮海煉化100萬噸/年乙烯工程的龍頭裝置——乙烯裂解裝置在投產不到一年時間里,累計生產乙烯100萬噸。乙烯能耗、雙烯收率、丁二烯收率等關鍵指標全部躍居中國石化榜首。
5月下旬,由東北煉化工程公司設計的蘭州石化年8萬噸丙烯酸及年11.5萬噸丙烯酸酯項目成功通過驗收。該項目在生產考核期間,產品產量和質量達到設計指標,各項工藝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據悉,這也是我國第一套采用國產化技術的單套規模能力最大的丙烯酸及酯裝置。
兩大石油公司日前表示,將全力保障今年“三夏”農業用油。據統計,中國石化5月向河北、山西、山東等地調配柴油資源249.57萬噸,同比增長16.4%。中國石油1-5月供應河北、山西、湖北、安徽等地調配柴油資源共計1078萬噸,同比增長13.8%。
中國石化日前針對溫州市中石化西山加油站的“摻水油”事件表示,由于此前潛油泵的球閥發生故障,使局部管道殘留部分積水,加油站在請廠家對潛油泵進行維修時,使積水流入車主油箱,造成了本次事故。目前,中國石化對此次事故造成的10輛故障車安排了修理。
5月下旬起,北京銷售公司常營、通州、環美、松迎、向陽5座加油站開始試行油品地罐交接。加油站地罐交接是北京銷售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
截至5月28日,中亞天然氣管道連續平穩運行544天,累計向國內輸送天然氣超過100億立方米。中亞天然氣管道投產以來,日輸氣量由投產初期的800多萬立方米提升至目前的4450萬立方米。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我國4月份共進口天然氣25億立方米。中亞天然氣約占52%。
投資57億元的中國石化長嶺煉化公司油品質量升級改擴建工程將于今年7月31日全面投產,屆時每年將生產成品油650萬噸。據了解,該項目包括新建9套煉油裝置及公用工程、系統配套設施,改造1套煉油裝置。
目前,中國海油首套天然氣液化裝置滿負荷安全運行超過100天。該套裝置采用了目前全球最先進的混合制作工藝,天然氣冷箱液化率達到全行業領先,生產的液化天然氣每年減排二氧化碳量可達1700萬立方米。在滿負荷運行狀態下,此套裝置年液化能力達2億立方米,是國內第二大天然氣液化裝置。
5月31日,滄州煉化160萬噸/年柴油加氫裝置按時高標準中交,標志著該裝置進入開工試車階段。該裝置于去年4月開工,歷時416天。項目建設期間,滄州煉化圍繞“安全零事故、質量零缺陷”的工程建設目標,工藝管道焊接一次合格率97.3%,單位工程質量合格率100%,達到了中國石化集團優質工程標準。
截至6月1日,遼河油田裝備制造總公司自主研發建造的國內首臺自升式鉆井平臺CP-300施工進入合龍階段。該鉆井平臺計劃明年一季度完工。目前,CP-400鉆井平臺的設計研發工作已近尾聲。這標志著遼河油田高端石油裝備已由 “制造”跨進“創造”之門。
沙特阿美公司計劃用10~20年的時間,使公司成為全球領先的一體化能源和化工公司,業務擴展到全球逾50個國家。阿美公司目前在海外的業務主要通過下游合資企業以及持股的方式進行。
6月2日,殼牌與Cosan投資數十億美元的生物燃料—甘蔗制乙醇合資企業正式成立。合資企業命名為Raizen,將在全球發展較快的國家巴西展開運營。Raizen每年將生產和銷售20多億升生物燃料。
雪佛龍公司日前以3000萬歐元的報價贏得了保加利亞Novi Pazar氣田的勘探作業招標。保加利亞經濟和能源部表示,投標公司根據其他類似巖層作出的初步估計認為該國擁有3000億至1萬億立方米頁巖氣儲量的潛力。
康菲公司在孟加拉國的兩個深海區塊內勘探石油和天然氣的計劃日前獲批。孟加拉國政府表示,希望在兩周內與康菲公司簽署產量分成協議。據悉,孟加拉國正面臨著嚴重的天然氣短缺。該國目前平均日產天然氣5.6萬立方米,而國內的天然氣日需求量約為39萬立方米。
墨西哥石油公司日前在墨西哥灣深水區發現一個含有非伴生和濃縮天然氣的油田,儲量在4000億~6000億立方英尺。據介紹,新鉆的油井Piklis 1 位于“墨西哥山脈”地質省科阿查科阿爾科斯西北144公里的深水處。
未來三年,巴西國家石油公司(Petrobras)將向國內石油勘探業投資270億美元,將其原油日產量提高至300萬桶。據悉,Petrobras近期將鉆取573口新井,這些新井主要集中在巴西東南部的幾個省內。

■巴西國家石油公司P-56近海鉆井平臺舉行完工儀式
6月3日,巴西國家石油公司在本國安格拉舉行了P-56近海鉆井平臺的完工典禮。耗資15億美元的P-56鉆井平臺完全在巴西境內建造,裝卸量可達10萬桶/日。負責該項目的官員表示,該鉆井平臺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幫助巴西國家石油公司把Marlim Sul海上油田的原油日產量提高到30萬桶,計劃在明年第一季度前達到滿負荷生產。據悉,P-56鉆井平臺將在今年8月生產出第一批原油。圖為該鉆井平臺完工儀式現場。 供圖/CFP
美國能源情報署(EIA)6月7日表示,在中東、日本和中國用電需求增長的刺激下,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增長2%,或增加170萬桶/日,達到創紀錄的8843萬桶/日。該機構5月對今年全球日石油需求的增幅預期為1.6%。
美國美林銀行日前的一份報告顯示,日本發生核事故后,全球反對使用核電的呼聲日益高漲,再加上缺乏新的天然氣供應,全球天然氣供應過剩的狀況將很快結束。
KBC先進技術公司日前發布了《全球煉油工業展望報告》。《報告》顯示,盡管全球經濟復蘇正在帶動油品需求增長,但受新一輪煉油擴能的影響,全球煉油工業贏利前景仍然堪憂,預計到2015年前全球煉油產能利用率仍維持在85%的水平。
德國能源巨頭E.ON集團日前表示,將起訴本國政府,以使公司因政府放棄核電的決定所導致數十億歐元的損失獲得適當的賠償。E.ON集團還表示,縮短核電站的生命周期、對核電能源征稅的措施本身就不合法。
伊朗國家石油公司5月底表示,美國對該國制裁不會影響其石油出口。由于目前伊朗石油日產量占到全球石油日產量的5%,因此美國不可能對伊朗石油出口進行直接制裁,而美國現有的制裁措施不足以對伊朗石油出口造成影響。
伊拉克在6月5日簽署了旨在開發本國曼蘇里亞氣田和西巴氣田的最后協議。韓國天然氣公司中標了開發伊朗邊境的曼蘇里亞氣田。科威特能源公司和土耳其國家石油公司均獲得了曼蘇里氣田和位于伊拉克南部的西巴氣田的開發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