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秀艷
新生兒黃疸治療方法分析
尹秀艷
新生兒黃疸及早發現,便于防治,及時治療和給予指導,發放該疾病健康處方,注明用藥和接觸物品的注意事項,并隨身攜帶,以方便以后嬰幼兒患病時的方便就診,指導用藥,減少因此而發生溶血和黃疸,有利于兒童的健康成長。
新生兒;黃疸;療效
黃疸系新生兒期常見病,如果血中未結合膽紅素過高在新生兒期可引起膽紅素腦病,常可導致死亡或嚴重后遺癥如智力低下、聽力障礙、腦癱等。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產生是多種原因所致,臨床常以某一原因為主[1]。嚴重者可發生膽紅素腦病導致神經系統后遺癥。所以,要對每個黃疸患兒盡快找出原因及時進行干預治療,防止膽紅素腦病發生。
新生兒黃疸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診斷為病理性黃疸:(1)生后24 h內出現黃疸,血膽紅素>102μmol/L;(2)足月兒血清膽紅素濃度 >220.6μmol/L,早產兒 >255μmol/L;(3)血清直接膽紅素>26μmol/L;(4)血膽紅素值每天上升>85μmol/L;(5)黃疸持續時間較長,超過2~4周或進行性加重。
李立新采用思密達治療新生兒母乳性黃疸的療效,并與傳統藥物魯米那-可拉明進行比較。思密達治療組血清膽紅素每日下降的幅度為(36.36±10.12)μmol/L,療效明顯優于魯米那可拉明組,且不需住院,不中斷母乳喂養。思密達治療母乳性黃疸明顯優于魯米那-可拉明,不是通過影響β-GD而起作用。筆者認為思密達治療母乳性黃疸有效、安全、價廉、無副作用、不影響母乳喂養安全簡便,不需中斷母乳喂養。
馬菲[2]將332例新生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Ⅰ、Ⅱ組。思聯康在促進膽紅素吸收,降低血清膽紅素方面有重要輔助作用,可以顯著增強使苯巴比妥的褪疸作用。與對照組比較,試驗Ⅰ、Ⅱ組的黃疸發生率、黃疸持續時間存在統計學差異,試驗Ⅱ組預防作用更顯著。
周紅俠[2]運用藍光照射聯合茵梔黃注射液治療新生兒病理性黃疸,效果明顯。將88例病理性黃疸新生兒,按隨機原則分為治療組48例和對照組40例,兩組在性別、年齡、黃疸出現時間及病因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對照組采用藍光照射,12 h/d,可連續治療2~4個療程。用經皮黃疸儀測量并記錄前額膽紅素,測三次取平均值,1次/d,當經皮膽紅素測定≤9 mg/dl停止藍光照射。治療組在藍光照射基礎上加用茵梔黃注射液5~6 ml/次,10%葡萄糖注射液30~50 ml靜脈點滴,1次/d,當經皮膽紅素≤5 mg/dl停止治療。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5.8%,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7.5%。兩組患兒有效率比較(χ2=8.53,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彭旭東[2]通過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聯合茵桅黃治療母乳性黃疸與傳統治療方法,探討母乳性黃疸的治療方法。將56例新生兒母乳性黃疸患兒隨機分成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與茵梔黃聯合治療組29例,傳統治療對照組27例。治療組膽紅素日均下降值及膽紅素下降天數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分別為<0.01和<0.05)。說明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聯合茵梔黃具有加速膽紅素分解和排泄作用,效果顯著,未見不良反應,不失為治療母乳性黃疸的有效方法之一。
張敏芳[2]采用新生兒口服苯巴比妥加尼可剎米的方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將足月新生兒均給予早吸吮,純母乳喂養。選取第1天經皮測定膽紅素值(TCB值)正常,第3天TCB值為11.0~11.6的新生兒隨機分兩組。觀察組即給予苯巴比妥4~8 g/(kg·d)+尼可剎米100 mg/(kg·d)+氯化鈉10 ml(魯可合劑),3次/d口服,連服3 d;對照組未行任何治療,密切觀察。并于第4~7天分別對兩組患兒檢測前額眉間的TCB水平。觀察組新生兒35例中病理性黃疸3例,而對照組中病理性黃疸7例,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說明魯可合劑可明顯降低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發生率。
新生兒黃疸是圍產期新生兒常見的癥狀之一,造成黃疸的原因是由于新生兒血中存在過多的膽紅素。新生兒黃疸可以是一個生理的過程,也可以是一個病理的過程。血清膽紅素增高是促發膽紅素腦病的主要發病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早產、窒息缺氧、感染、溶血癥、低蛋白血癥等因素也是促發膽紅素腦病的重要因素。因此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時應注意與無上述高危因素者分別處理,在處理高危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時應更積極。
絕大部分病例在排除光療禁忌證后,均予藍光治療為主,藍光治療予24 h間斷照射,每天照射時間不少于8 h,并輔以肝酶誘導劑苯巴比妥、中藥茵梔黃注射液,部分病例依病情加以蒙脫石散劑、枯草桿菌腸球菌二聯活菌、四磨湯等治療;ABO溶血的患兒在進行以上治療的同時,予輸注白蛋白、人體免疫球蛋白等。有其他原發病的積極予以病因治療。
綜上所述,盡管近年來對新生兒黃疸的診治研究取得了諸多進展,但仍存在著一定的分歧和爭議,在治療上應選擇療效好、創傷小,具有臨床價值及社會效益的治療方案進行有效治療。
[1] 王慕逖.兒科學,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105-108;333-335.
[2] 郭會波.新生兒黃疸的治療方法新進展.中華現代兒科學雜志,2009,6(6).
152300 黑龍江省海倫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