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 梁雨
高血壓患者護理體會
杜娟 梁雨
高血壓是目前全球最廣泛流行的疾病,也是引發冠心病,腦卒中和腎功能衰竭的重要危險因素。高血壓患者需了解高血壓病的知識,合理安排生活,注意勞逸結合,定期測量血壓。需堅持長期規則治療和保健護理,保持血壓接近正常水平防止對臟器的進一步損害。不要隨意添加或停用藥物。
高血壓;護理
高血壓病大多數患者早期僅有輕微癥狀,隨著病情進展,危及多個器官,并發癥、后遺癥均多。因此應加強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護理,改變患者不良生活方式,跟疾病斗爭,積極預防并發癥。
避免勞累提倡適當的體育活動,尤其對心率偏快的輕度高血壓患者,進行有氧代謝運動效果較好,如騎自行車、跑步、做體操及打太極拳等,但需注意勞逸結合,避免時間過長的劇烈活動,對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者可適當使用鎮靜劑。嚴重的高血壓患者應臥床休息,高血壓危象者則應絕對臥床,并需在醫院內進行觀察。
對血壓持續增高的患者,應每日測量血壓2~3次,并做好記錄,必要時測立、坐、臥位血壓,掌握血壓變化規律。如血壓波動過大,要警惕腦出血的發生。如在血壓急劇增高的同時,出現頭痛、視物模糊、惡心、嘔吐、抽搐等癥狀,應考慮高血壓腦病的發生。如出現端坐呼吸、喘憋、紫紺、咳粉紅色泡沫痰等,應考慮急性左心衰竭的發生。出現上述各種表現時均應立即送醫院進行緊急救治。
建立健康檔案,每月為患者監測血壓2~4次,必要時上門進行針對性護理,定期舉行健康保健培訓班,發放高血壓病防治手冊,設立高血壓病保健與疾病防范電話,及時解答患者疑慮[1]。
護理人員及家屬要關注患者心理,避免情緒激動,精神緊張、焦慮、煩躁等,保持心態輕松、穩定有利于血壓的穩定,調動患者的積極性,使患者主動參與治療,提高療效。
根據病情合理使用降壓藥物,使血壓維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對減輕癥狀,延緩病情進展以及防止腦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和腎功能衰竭等并發癥都有作用。降壓藥物種類很多,各有其特點,目前趨向于作用持久,服用次數減少的長效制劑或劑型,以方便患者服用。
指導患者按醫囑堅持長期、規律的服用降壓藥,是良好控制高血壓的有效護理措施。首先,建立密切的護患關系,向患者說明長期藥物治療的必要性及重要意義,讓他們認識到這是與個人生命息息相關的問題。其次,根據每個人的特點,選擇副作用少,經濟負擔小的藥物或配合用藥,盡量固定一降壓藥的劑量,時間,盡可能用長效劑,緩釋劑,對于認知性差的患者,需重復多次的提醒患者用藥時間,劑量,方法,不可擅自加量。定時測量血壓,根據動態的血壓觀察及藥物的起效時間與血壓“雙峰”指導用藥時間。以適應血壓晝夜節律變化的波動,有效的控制血壓高峰及重要臟器的血液供應,努力達到理想的降壓目標。
患者飲食宜清淡、易消化、低脂、低膽固醇,尤其限制鹽的攝入量,每日<5 g。禁食腌制食品,禁煙忌酒。多食新鮮蔬菜水果、豆類食品,保證攝入足量的鈣、鉀、維生素、纖維素,細嚼慢咽,避免過飽,少吃零食,防便秘。向患者及家屬介紹一些常見的食療方法,如冬瓜、南瓜、絲瓜、芹菜、海帶、胡蘿卜等富含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高鉀低鈉食品,可以降低血壓,保護血管。
積極取得患者家屬配合,為其創造一個平靜和諧的家庭氛圍,經常陪伴關心患者,給予他們更多地關心與愛護,使其獲得情感支持。教會患者及患者家屬正確使用家中血壓計測血壓,做到“四固定”(定時間、定部位、定體位、定血壓計)。家屬按醫囑備齊藥物,提醒監督患者按時服藥,不可擅自停藥。
臨床治療和康復醫療相結合,可更好地降低血壓,減輕癥狀,穩定療效,同時可減少藥物用量。康復醫療還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及血脂代謝,防治血管硬化,減少腦、心、腎并發癥。康復醫療的作用途徑有功能調整與鍛煉兩個方面。
指導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高血壓病的護理中至關重要。對于中青年,鼓勵參加一些體育鍛煉,而老年人,做一些漸進式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等。對于睡眠不佳的患者,在睡前可用中藥牛膝,勾藤各30 g水煎,浴足30~40 min。并注意老年人記憶功能的訓練,倡導患者合理的膳食,戒煙,戒酒,禁止暴飲暴食,禁食刺激性食物,禁甜食。堅持低鹽低脂清淡易消化飲食,攝入鹽量不超過3.8 g/d,脂肪攝入量不超過40 g/d。研究證實,DASH飲食不僅能顯著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而且還能降低未達高血壓診斷標準的人群的血壓水平。
總之,通過合理的護理干預,使我國目前高血壓流行具有的“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和“三低”(知曉率低,治療率低,控制率低)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改善,從而達到保護生命健康,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
[1] 中國高血壓聯盟.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試行本).中國醫藥導刊,2000,2(1):3-25.
150500黑龍江省傳染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