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苗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臨床常見急癥之一,此病起病急驟,病死率高。一旦確診,應及時處理,積極保護瀕死的心肌,減少梗死范圍,爭取使梗塞的冠脈再通,改善預后。本文對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59例AMI患者進行分析,經過有效治療和針對性的護理,效果滿意。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本組AMI患者59例,男41例,女18例,男女之比約2.3∶1;年齡34~80歲,平均58.6歲。其中下壁梗死18例,前壁梗死17例,前壁并下壁梗死4例,側壁梗死6例,前壁并側壁梗死6例,心內膜下心梗7例,右室梗死1例。發病6 h以內入院12例,發病12 h以內入院35例,發病12~48 h入院12例。有冠心病病史37例,有高血壓病史35例,高脂血癥34例,有糖尿病史16例,有心肌梗死病史4例。治愈27例,好轉30例,有效率為96.6%;死亡2例3.4%。
2.1 嚴密監測及心電監護 嚴密監測觀察生命體征,AMI患者入院后立即心電監護。監護心律、心率、呼吸、血壓,至少3~5 d。病初1~3 d,每小時測量1次血壓;病情平穩后改為每2~4 h測量。每4 h測量體溫1次。需要時描記心電圖,并記錄出入量。嚴密監測可隨時發現并發癥,并做好各種急救準備,使患者能得到及時有效處理。并認真按時完成各項監測記錄。如無并發癥,5~7 d后,患者可出監護室,轉至病房。AMI病情變化快,隨時可以出現嚴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衰,嚴重者可出現心臟驟停,猝死隨時有可能發生,要注意向家屬講清楚AMI嚴重性及不可預測性。因此,醫護人員要密切觀察病情,嚴密監測心率、心律、血壓、呼吸的變化,有條件應在CCU監護患者。
2.2 吸氧 及時、有效的氧療對AMI至關重要。氧療可以提高血氧飽和度,保證心臟及重要器官的氧供需求,減輕因缺氧而產生的致痛,物質緩解心絞痛,減少心律失常,控制梗死范圍的擴大。發病3~5 d持續高流量(4~6 L/min),疼痛減輕或消失后,病情穩定后持續吸氧,流量為2~24 L/min,維持1~2 d;7 d后根據病情可間斷吸氧,時間一般不超過14 d。
2.3 休息及心理護理 AMI患者第1周病情極不穩定,易出現嚴重的并發癥,應絕對臥床休息,必要時,應輕慢平穩地搬動患者;床頭抬高30~60°;少或不探視,保持情緒穩定,減少心肌耗氧量;一般日常生活由他人護理,以降低心肌耗氧,盡量減少患者心臟負擔,避免梗死范圍擴大。第1周可給患者做適當的被動肌肉按摩,以促進下肢血液循環,防止靜脈血栓形成。7 d內如病情穩定,心肌壞死部分逐漸機化,未出現并發癥,第2周可自己可在床進行適當活動。第3、4周患者逐步進行床邊活動和室內走動。由于AMI患者發病突然,劇烈的胸痛給患者帶來無法形容窒息感、瀕死感,又因收住監護室,大部分患者可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懼和焦慮,醫護人員應因人而異,與家屬一起安慰患者,使患者避免或消除憂傷、緊張、恐懼及激動情緒,使其心情愉快,配合治療,創造一個和諧舒適的環境,讓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4 疼痛的護理 持續劇烈的疼痛說明心肌缺氧壞死嚴重,病情尚在進展,同時劇烈疼痛,患者煩躁不安可增加心肌耗氧量和心臟負荷,可誘發或導致心律失常、休克和心衰。故疼痛時應盡快解除疼痛,常用止痛藥物,有杜冷丁或嗎啡。亦可給予鎮靜劑如安定。
2.5 飲食指導 因AMI病因情況、現病狀態,因食物特殊食物動力學作用而加重心臟的負擔,加上患者臥床休息,胃腸蠕動減弱,故宜進食低脂、低膽固醇、低鹽、高纖維素、高優質蛋白、易消化的飲食,少食多餐,切忌過飽,以免增加心臟負擔。前3 d半流質飲食。
2.6 保持大便通暢 患者由于胃腸蠕動減慢及排便習慣的改變,易形成便秘.如排便時用力不當,可使心臟耗氧量增加,促進心肌缺氧,有導致心臟驟停的危險[1]。無論是急性期或恢復期的患者,常因便秘而誘發心律失常、心絞痛、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甚至發生猝死[1]。患者因長期臥床,活動減少,飲食不當,環境及排便習慣方式的改變等原因容易造成便秘,而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大便時發生猝死的情況時有發生,有人對該類患者有無便秘作過統計,結果合并便秘的猝死發生率高達18.8%,而無便秘的猝死發生率為10.8%[2]。第1周每天可讓患者服10~2 ml液體石蠟油,要讓患者適當食用高纖維蔬菜、蜂蜜等,需要時也可用緩瀉劑及開塞露等。1~2 d保持排便一次。
2.7 應用溶栓藥物及抗凝劑的護理 靜脈溶栓治療是近年來治療AMI經濟有效的方法。但是溶栓后出現的并發癥也不容忽視。因溶栓時尿激酶、腸溶阿司匹林,溶栓后肝素鈣等抗凝劑使用,故要密切注意患者有無出血傾向,應嚴密觀察患者皮膚黏膜有無出血點、紫斑,注意觀察顱內、消化道和泌尿道出血。一旦有出血傾向及出血,要及時通知醫生,調整肝素的用量或立即停止使用肝素及阿司匹林,并進行對癥處理。
AMI起病急驟,病情變化快,病死率高,對護理工作要求高。我科著重抓好控制活動、緩解疼痛、氧療、飲食、排便、使用溶栓抗凝藥物等多個環節的護理,結果滿意。
[1]劉萍,吳昕穎.急性心肌梗死52例護理體會.中國實用醫藥,2010,5(8):201-202.
[2] 錢劍安.猝死.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