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曉霞 邢漢學
在人們思想中,醫院藥劑科的工作就是保障藥品供應,簡單執行醫生處方,為患者發放藥品,不能夠為患者提供全面的藥學技術服務,但根據藥品分類管理制度的實施,醫院藥師職能也將從目前以藥品供應為主導的模式轉向以指導合理用藥的模式上來。提供合理的臨床用藥,減輕病程,減少患者的經濟負擔。醫院藥房的藥師,每個人都應了解藥物的性能、適應證、不良反應以及藥物的配伍禁忌,提供給患者周到、全面、詳盡的用藥指導,如心血管藥物,它的作用比較強,治療指數小,就必須強調因人而異的個體化給藥原則,地高辛,半衰期較長,就要交待患者每天定時定量服藥,不可超劑量服用,對老年人和兒童用藥更應具體指導,老年人由于機體衰老及多種慢性疾病的存在,使藥物的體內過程復雜化。如一些營養素(鈣、鋅和維生素等)的吸收因機體衰老而減少,而脂溶性藥物在肥胖者中的容積分布增加,可導致某些藥物如苯二氮卓類藥物半衰期延長等,都說明老年人作為一個特殊群體,應受到更多關心和照顧。而兒童,特別是嬰幼兒,肝腎功能、中樞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發育尚不健全,對許多藥物的代謝、排泄和耐受性差,更應嚴格掌握劑量和適應證,選擇適合的劑型,改善患者的依從性,所有這些,都要求藥師具備良好的職業素質,提供優良的藥學技術服務,使藥物的應用水平真正達到安全、有效和經濟。
人們有病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醫院,若想買藥,也只能到醫院的藥房,由此養成了醫院養尊處優的缺點,如對患者服務態度欠缺,用藥交待不周,用藥咨詢難以面面俱到,但隨著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制度的實施,社會藥房的大量涌現,與醫院藥房構成了服務和經濟上的競爭。社會藥房雖然在人員配備、專業技術水平、醫療服務上存在差距,但社會藥房也有其不可比擬的優勢,價格開放、手續簡化,受到政府鼓勵、品種眾多、流通和分配渠道廣闊等。在消費人員上也具有明顯優勢,隨著社會改革的深入,越來越多的人失去公費醫療的屏障,成為社會藥房的消費者。如果醫院藥房不改變現有的經營理念,提高服務質量,將逐漸失去大部分病患者,對于一些長年服藥的患者,他們可以到社會藥房去買藥,醫院藥房將失去這部分收入,作為醫院藥房的藥師應當改變觀念,從患者出發,為患者著想,切實做到為患者服務,做好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使用文明用語,對照處方,認真核對藥品名稱、劑量、劑型、檢查藥品效期,保證所發藥品的質量,發完每種藥品都應向取藥者詳細地交待用法、用量、藥品應用和保存中的注意事項,特別是需要特殊用藥的藥品,更應交待清楚并在服藥袋上寫清注明,充分地體現醫院藥房的知識水平以及對醫療工作的嚴謹態度。樹立醫院藥房的社會信譽度,提升醫院藥房的社會形象。
我國醫院藥房一直以來都是采用小窗口發藥,由于窗口太小,聲音發散不好,交待用藥方法、劑量,注意事項,難免有誤聽誤用之嫌,即使有的醫院加用了擴音器,但效果不盡人意。實行開放式發藥,藥師在核對完處方和藥品后,可以與患者無阻礙地交流,為患者直接提供用藥信息,使患者有強烈的參與感,解決了患者長久以來強迫式用藥的被動性。同時開放式發藥,對醫院藥師也提高了要求,醫院藥師不僅要了解藥品的商品名稱、劑量、包裝規格及一般用量用法,更應了解藥品使用中的注意事項、用藥禁忌、配伍禁忌、不良反應等綜合性知識。用藥師豐富的藥學知識,優良的服務態度,縮短醫患之間的心理距離,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開放式發藥,既體現了對患者的尊重,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又拓展了服務內容與范圍,提高了服務質量,更重要的是它促進了藥學人員素質的提高和醫院藥房在醫院的學術地位。
長久以來,藥劑科的工作就是供應藥品、管理藥品,技術操作的對象是藥品,直接面對患者的機會很少。但隨著醫療改革的進行,藥劑科也面臨著如何從與社會藥房競爭中取得優勢的問題。醫院藥房的藥師總體水平要比社會藥房高,但如何發揮優勢,卻是每個醫院藥師面臨的問題。現代的醫院藥學管理,突出了臨床藥學和藥學服務的內容。藥品的供應也不再是簡單的收方、發藥,而是要體現周到的人文關懷和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培養藥師。讓藥師走出藥房,走向臨床,直接面對醫護人員,直接服務于患者,為患者提供全程化的藥學服務。同時,藥師在臨床中也逐漸學習了知識和技能,使自己掌握的知識真正轉變為實用的臨床藥學技能,為臨床用藥提供咨詢,提高醫務人員合理用藥的意識和素質。這種工作內容和服務觀念的變化,從根本上改變了醫院藥學的性質和服務觀念,改變醫院藥師的形象,也促進了醫院藥師全面提高業務水平的主觀能動性,全面地詮釋臨床藥學和藥學服務。
臨床藥物治療的合理性,是建立在及時掌握藥物信息的基礎上,醫院藥師應當充分利用醫院設置的臨床藥學、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等基礎設施,收集針對性較強的文獻資料,掌握有關藥物信息的最新動態,互聯網藥學信息資源也是獲得專業知識很有效的輔助方法,可以借助它迅捷地獲得有關專業最新的信息和文獻資料,將獲得的藥物信息用于臨床指導。如對一些安全范圍小的藥物如強心苷類、氨茶堿等,可利用文獻提供的公式、結合患者生理生化數據,通過計算機軟件系統,根據病情,提供最佳劑量的推薦值,一些對肝腎功能或內分泌系統有影響的藥物,使用一段時間后做相應的生化指標檢驗,對于住院患者,可以結合藥物特點,以及病情的發展和轉歸,有的放矢地進一步研究,防止藥源性疾病的發生。臨床藥師也可以將收集到的各種信息編印有針對性的藥訊、評論、簡報等分給臨床醫藥護人員,通過開展藥物咨詢,提供藥物信息,促進醫藥護之間的合作,溝通醫患之間的關系,使用藥更加安全、有效、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