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星
支氣管哮喘表現為不同程度的可逆性氣道阻塞癥狀。臨床上表現為反復發作性伴有哮鳴音的呼氣性呼吸困難、胸悶或咳嗽,可自行或治療后緩解。急性發作期是指氣促、咳嗽、胸悶等癥狀突然發生或加劇,常因接觸變應原、各種刺激物、呼吸道病毒感染或治療不當所致。哮喘急性發作時其程度輕重不一,病情加重可在數小時或數天內出現,偶爾可在數分鐘內即危及生命,故應對病情作出正確評估,以便給予及時有效的緊急治療。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齡18~76歲,平均36.5歲;病程1~22年;根據哮喘急性發作分度的診斷標準,輕中度發作組39例,重危度發作組8例。哮喘急性發作是指喘息、咳嗽、胸悶、氣促等癥狀突然發生或原有癥狀急劇加重,常出現呼吸困難。
1.2 診斷 根據有反復發作的哮喘史,發作時有帶哮鳴音的呼氣性呼吸困難,可自行緩解或支氣管解痙劑得以緩解等特征,以及典型的急性發作癥狀和體征,除外可造成氣喘或呼吸困難的其他疾病。對不典型或輕癥哮喘可用激發試驗證實氣道高反應性的存在。通常用組胺或乙酰甲膽堿進行霧化吸入,測定吸入前后通氣功能的改變。
1.3 治療
1.3.1 輕度、中度急性發作的治療主要是重復吸入速效β2受體激動劑,在第一小時每20分鐘吸入2~4噴。隨后根據治療反應,輕度急性發作可調整為每3~4小時2~4噴,中度急性發作每1~2小時6~10噴。如果對β2受體激動劑反應良好(PEF>80%預計值或個人最佳值,且療效維持3~4 h),不需使用其他藥物。如果治療不理想,應盡早口服糖皮質激素,及時醫院就診。
1.3.2 部分中度和重度急性發作應及時醫院就診。除氧療外,應重復使用吸入速效β2受體激動劑,β2受體激動劑與抗膽堿能制劑吸入聯合使用,可改善癥狀。對于規律服用茶堿緩釋制劑患者,靜脈用茶堿應監測茶堿血藥濃度。應盡早口服或靜脈使用糖皮質激素,霧化吸入糖皮質激素(如布地奈德)聯合吸入速效β2受體激動劑能改善癥狀,并減少全身激素的劑量。
48例患者均獲臨床痊愈,無并發癥發生。
支氣管哮喘是由多種細胞及細胞產物參與的慢性氣道炎癥,多種細胞即包括炎癥細胞(如嗜酸性粒細胞、肥大細胞、T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和氣道結構細胞(如平滑肌細胞、氣道上皮細胞等)[1]。氣道炎癥可導致氣道高反應性,產生不同程度、廣泛易變的可逆性氣流受限,進而引起一系列的臨床癥狀,表現為反復發作性的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等癥狀,通常在夜間和(或)清晨發作、加劇,部分于運動之后發作,多數患者可自行緩解或經治療緩解。
哮喘急性發作的治療取決于發作的嚴重程度以及對治療的反應性。治療的目的在于盡快緩解癥狀、解除氣流受限和低氧血癥,同時還需要制訂長期治療方案以預防再次急性發作。輕度、中度急性發作的患者可在家中或社區醫院治療觀察。治療方法主要是重復吸入速效β2受體激動劑。如果治療不理想,應盡早口服糖皮質激素,及時醫院就診。中重度哮喘急性發作應盡早使用全身糖皮質激素,特別是對速效β2受體激動劑初始治療反應不完全或療效不能維持,以及在口服糖皮質激素基礎上仍然出現急性發作的患者??诜瞧べ|激素與靜脈給藥療效相當,副作用小,為首選給藥途徑,對腎上腺皮質功能抑制作用較強,一般不推薦使用。全身糖皮質激素的療程5~7 d,通常不需要遞減撤藥。靜脈給藥和口服給藥的序貫療法有可能減少激素用量和不良反應。霧化吸入糖皮質激素(如布地奈德)可減少全身激素的劑量,和速效β2受體激動劑聯合應用時有證據表明能夠縮短住院時間、降低復發率[2]。鎂制劑不推薦常規使用,可用于重度急性發作或對初始治療反應不良者。重度和危重哮喘急性發作經過上述藥物治療,臨床癥狀和肺功能無改善甚至繼續惡化,應及時給予機械通氣治療,可先采用經鼻或面罩無創機械通氣,若無效應及早行氣管插管機械通氣。哮喘急性發作機械通氣需要較高的吸氣壓。如果維持正常通氣容積所需氣道峰壓和平臺壓過高,可試用允許性高碳酸血癥通氣策略以減少呼吸機相關肺損傷。
哮喘的治療應以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為基礎,根據其控制水平類別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案,還應根據病情變化及治療反應及時進行調整。若患者使用最低劑量控制藥物達到哮喘控制1年,并且哮喘癥狀不再發作,可考慮停用藥物治療。
[1]葉任高主編.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37(6)∶24.
[2]薛秀杰,趙榮娟,李勇誠.性別、年齡與支氣管哮喘發病關系的臨床分析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