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春曉
(山東省榮成市港西衛生院,264329)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由多種細胞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具有反復發作的特點,其發病多數人認為與變態反應、非特異性氣道慢性炎癥及神經機制等因素相互作用有關。支氣管哮喘的典型癥狀為反復發作性呼吸困難、喘息、胸悶、咳嗽,嚴重者強迫坐位或端坐呼吸,初起時干咳,以后咳大量白色泡沫狀痰。
保持室內通風和空氣新鮮,室內溫度18℃~22℃,濕度50%~70%,室內不宜放置花草及羽絨枕頭、羽絨被子。急性發作期間應協助病人選舒適的半臥位或坐位,以減少體力消耗。鼓勵病人飲食以清淡、易消化、富有營養的流質和半流質食物,戒煙戒酒,日光下曝曬被褥以殺除螨蟲,衣著以棉制品為主,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涼及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劇烈運動。
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時病人呼吸增快,出汗增多,常伴脫水,易形成痰栓阻塞小支氣管,鼓勵患者多飲水以補充丟失的水分,稀釋痰液,促進痰液排出從而改善呼吸功能。指導患者進行有效咳嗽,經常給病人翻身拍背,協助排痰,手指并攏握成中空狀,在病人背部由下往上輕輕拍打,利用拍打產生的震動使痰液排出。
嚴格按醫囑用藥:掌握藥物的劑量、濃度、速度。茶堿類是支氣管哮喘患者常規使用藥物,在臨床使用中應遵醫囑嚴密監測其血藥濃度,護理應嚴格掌握用藥速度,口服平喘藥要在飯后服用,同時密切注意有無惡心、嘔吐、心悸、骨骼肌震顫等反應。
幫助患者正確使用氣霧劑:氣霧劑吸入治療是哮喘最主要的治療方法,指導患者學會吸入方法、用藥時間、劑量,要告訴患者如果吸入的是激素類藥物,則吸入后要充分漱口,以減少口咽炎、聲音嘶啞或口咽念珠菌感染等不良反應的發生。
精神因素在哮喘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培養良好的情緒和戰勝疾病的信心。由于本病具有反復發作、較難治愈的特點,患者易產生多種不良心理和情緒。在臨床護理工作中,醫務人員應體諒同情病人的痛苦,幫助患者消除消極思想情緒,鼓勵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缺氧癥狀明顯或發紺應立即吸氧,可用鼻導管或面罩吸氧,一般鼻導管吸氧時氧流量1~3L/min,吸入的氧氣盡量溫暖濕潤。
做好衛生宣教,使病人懂得哮喘雖然不能徹底治愈,但只要堅持充分的正規治療,完全可以有效地控制哮喘的發作,指導患者在出院后避免接觸過敏源,室內布局力求簡潔,居室禁放花草,經常打掃房間,清洗床上用品,避免精神緊張和劇烈運動,避免在大氣污染的環境中生活和工作。飲食要營養豐富、清淡,避免進食可能誘發哮喘的食物。鼓勵患者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冬天外出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