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蘭
甘肅省迭部縣人民醫院,甘肅 迭部 747400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PIH)簡稱妊高征,是妊娠期特發性疾病。妊高征在我國的發病率為9.4% ,嚴重影響著母嬰健康,是導致產婦和圍生兒病死率的重要原因之一[1-2]。因此,做好孕產婦的監測工作,以便早及時治療和護理,對降低孕產婦和圍產兒的死亡率具有重要意義。我科2009年3月至2011年4月我科共收治重度妊高征53例。均痊愈出院,現報告如下。
2009年3月至2011年4月我科共收治重度妊高征53例,初產婦41例,經產婦12例,年齡22~41歲,平均29.4±2.5歲,孕周33~40周,陰道分娩9例,剖宮產32例,其中先兆子癇15例。入選標準依據樂杰編著的婦產科學診斷標準[1],并結合相關輔助檢查報告確診。
入院后通過合理治療以及精心護理,使患者保持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狀態。指導患者進食高蛋白、低鹽飲食,以補充丟失的蛋白質;多食新鮮水果蔬菜,注意補充鐵和鈣劑。做好皮膚護理,防止褥瘡的發生。注意孕產婦的情緒變化,教育家屬應關愛產婦,讓產婦感到舒適溫暖。
由于妊髙征多發于初產婦,缺乏生產經驗,對疾病缺乏認識,又擔心自身健康和對胎兒的影響,常出現緊張、焦慮、抑郁、心悸、易哭及睡眠障礙等情況。醫護人員要多與產婦溝通、交流,耐心解答患者及其家屬的疑問,慢慢消除其不良心理。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患者入院時護理人員要熱情接待,面帶微笑,語言文明,關心體貼。告知患者及家屬,妊高征為妊娠期伴發性疾病,只要規范治療,正確護理,不影響自身和胎兒的健康,只有產婦身體和心理狀態良好,才能保證正常分娩。過于焦慮、恐懼則會加重妊娠并發癥,對胎兒生長發育不利。通過醫護人員的護理干預,穩定患者情緒。
保證室內空氣流通,保持安靜環境,避免聲、光和煙熏等一切外來刺激,指導并協助患者左側臥位休息,以維持子宮和胎盤的正常血供,緩減胎兒宮內缺氧,同時可預防腎衰竭和腦水腫發生。
嚴密監測各項生命體征,心肺疾病、腹水、體重、尿常規、尿量、生化、眼底,尤其是血壓和心律變化。隨時觀察詢問患者有無頭痛、頭暈、惡心等癥狀。如出現上述癥狀,應立即向醫生匯報,隨時備好急救藥品及搶救器械。此外,用B超檢測羊水和胎盤情況,注意胎心變化,每隔60min監測1次胎心,密切觀察宮縮和陰道流血情況;如發現胎兒宮內窘迫者,需做好剖宮產的準備。
硫酸鎂作為妊高征患者降血壓的常用藥物。硫酸鎂具有擴張小血管、降血壓、解痙攣的作用,并能增加心血排出量,改善胎盤及腎臟的灌流量。護理人員應掌握硫酸鎂的性能,做到準確用藥,還要熟練其毒性反應及相應的搶救措施。硫酸鎂注射速度應緩慢,每日總用量控制在15~20g,因為單位時間內血鎂離子濃度過高會引起呼吸抑制。若每分鐘呼吸少于16次,膝反射遲鈍或消失,1d尿量少于600ml或者每小時少于25ml時,則應停止用藥。此外,過量硫酸鎂會抑制宮縮,影響產程,導致產后出血,所以應嚴密觀察,避免用藥過量。若發現異常,應及時通知醫師并作相應治療。一旦出現中毒癥狀,立即用10%葡萄糖酸鈣10mL靜脈注射,以中和鎂離子中毒。
病人應臥床休息,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保持安靜。做好產婦的導尿護理、會陰護理、氣管插管和靜脈留置等基礎護理。保持口腔清潔衛生,防止感染及并發癥的發生。由于生理和精神因素,產后24~48小時是子癇高發期,產后應繼續用硫酸鎂治療1~2天。產后1d小時~5d內仍有發生子癇的可能,因此產后不可放松治療和護理。個別患者易于發生產后大出血、高血壓、產褥感染、慢性腎炎等病癥,均在護理觀察的范圍內。因產前使用大量解痙和鎮靜劑,產后子宮收縮會導致陰道出血的情況。凡出現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細速伴有陰道出血增多或肛門墜脹、便意緊迫感、會陰部疼痛等應立向醫生匯報,立即對癥處理。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是妊娠中晚期的特發疾病,一般在妊娠20周后發病,以高血壓、蛋白尿和其它全身性功能紊亂為特征[3],妊高征為我國產婦的第二大死因,嚴重危害母兒的健康。多數孕婦由于對該病認識不足,就診不及時,以至病情惡化。良好的護理干預對減少母嬰的病死率及避免新生兒留下嚴重的后遺癥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過對53例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實施健康指導、心理護理、環境護理、用藥護理、病情監測、產前產后等措施,提高了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療效,改善了母嬰結局。
[1]樂杰主編.婦產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97-104.
[2]何玉敏.中、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產前觀察與護理[J].吉林醫學,2004,25(2):30-31.
[3]柏光瓊.22例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的護理體會 [J].婦產科護理,2011,5: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