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凌云 雷 瑤
山西省汾陽醫院,山西 汾陽 032200
消毒供應中心常被人們稱為醫院的“心臟”和“肝臟”,是醫院感染的重點監控部門。它既是向全院提供各種無菌器材、敷料和其它無菌物品的保障科室,又是預防和減少醫院感染發生的重要部門。它雖不直接服務于病人,但服務于臨床各個科室,擔負著全院可重復使用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滅菌與發放工作。其工作環境與醫院感染發生有著密切的聯系,直接影響醫療及護理質量。因此必須加強對消毒供應中心的環境衛生學監測,通過監測發現問題和有意義的病原體,以便及時采取控制措施。我們按照《消毒技術規范》[1]的要求,對我院新建消毒供應中心無菌物品存放區室內空氣、物體表面及工作人員的洗手效果進行了定期監測,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監測項目包括無菌物品存放區室內空氣、物體表面以及工作人員手。所有采樣及檢測方法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02年版《消毒技術規范》的規定。室內空氣采用平板沉降法,暴露5分鐘采樣;物體表面和工作人員手用無菌棉拭子沾濕采樣液分別進行涂抹采樣;對采樣洗脫液進行活菌計數培養;各種采樣標本均檢測細菌總數和致病菌;評價標準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02年版《消毒技術規范》中的有關規定。
1.1 監測項目 無菌物品存放區室內空氣、物體表面以及工作人員手。
1.2 采樣方法
1.2.1 消毒供應中心無菌物品存放區空氣質量監測
1.2.1.1 采樣時間 于空氣凈化系統正常使用中,工作人員未開始工作前。
1.2.1.2 采樣方法 采用平板沉降法。將直徑為9 cm的營養瓊脂平板置于各采樣點處,采樣高度為距地面1 m,將平皿蓋打開,扣放于平板旁,暴露5 min后蓋好,置37℃溫箱培養48 h后,計數菌落數。
1.2.1.3 評價標準 細菌總數≤200 cfu/m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02年版《消毒技術規范》有關規定,無菌物品存放區為Ⅱ類環境,下同)。
1.2.2 消毒供應中心無菌物品存放區物體表面消毒效果監測
1.2.2.1 采樣時間 采用酸性氧化電位水擦拭消毒后。
1.2.2.2 采樣方法 用5cm×5cm的標準滅菌規格板,放在被檢物體表面,采樣面積≥1100cm2,連續采樣四個,用浸有含相應中和劑的無菌洗脫液的棉拭子1支,在規格板內橫豎往返均勻涂擦各5次,并隨之轉棉拭子,剪去手接觸部位后,將棉拭子投入10ml含相應中和劑的無菌洗脫液試管內,置37℃溫箱培養48 h后,計數菌落數。
1.2.2.3 評價標準 細菌總數≤5 cfu/cm2。
1.2.3 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洗手效果監測
1.2.3.1 采樣時間 于七步洗手法洗手后未進行操作前采樣。
1.2.3.2 采樣方法 被檢人五指并攏,用浸有無菌采樣液的棉拭子在雙手指屈面從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并隨之轉動采樣棉拭子,剪去操作者手接觸部位,將棉拭子投入含10ml無菌采樣液的試管內,將采樣管再用力振打80次混勻樣液,用無菌吸管吸取1.0ml待檢樣品接種于含有營養瓊脂的3M無菌紙片內,置37℃溫箱培養48h,計數菌落數。
1.2.3.3 評價標準 細菌總數≤5 cfu/cm2。
消毒供應中心環境衛生學監測結果:經統計,消毒供應中心無菌物品存放區空氣細菌培養樣本數102,合格數102,合格率100%;物體表面細菌培養樣本數98,合格數98,合格率100%;工作人員洗手效果細菌培養樣本數24,合格數20,合格率83.33%。
3.1 監測結果表明,消毒供應中心無菌物品存放區室內空氣及物體表面細菌培養合格率均為100%,達到標準要求。我院新建消毒供應中心在管理上嚴格物流由“污”到“潔”,氣流由“潔”到“污”的原則,通風系統采用空氣凈化系統,達到十萬級空氣潔凈。我中心請安裝空氣凈化系統的工程師專門對全體工作人員講解了有關知識,并根據培訓要求對凈化系統通風口濾網進行定期請設備科工作人員檢修、清洗并按規定給予更換,從而保證了無菌物品存放區的室內空氣質量。
3.2 工作人員洗手后的細菌培養合格率為83.33%,洗手效果未能全部達到標準要求,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工作人員對正確洗手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二是沒有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工作人員洗手次數過少或洗手時間過短;三是洗手設施小廚寶內存水時間過長,其溫度和濕度適宜于細菌生長繁殖。針對上述原因,我院消毒供應中心重新對全體工作人員進行了七步洗手法有關知識的培訓與學習,使大家充分認識到正確洗手的重要性,強化洗手訓練,如將“七步洗手法”圖片張貼在洗手池旁以引導工作人員正確洗手,或采用快速手消毒劑干洗法等,提高工作人員洗手的依從性,達到洗手程序的標準化。對手部位監測不合格的工作人員要求其重視手部位的清潔與消毒,并要求連續3次監測合格。要求工作人員在洗手時要采用流動水,采用小廚寶裝置洗手時,盡量讓小廚寶中的水流動一會兒再洗。
3.3 消毒供應中心應定期開展有關消毒滅菌知識及技能的培訓,要求每個工作人員必須掌握相關專業知識與技能,嚴格執行消毒技術規范,定期監測,加強監督和管理,做好消毒供應中心內部環境的清潔消毒,保證滅菌物品的質量并防止被再次污染,確保醫療安全。
3.4 隨著現代醫學的迅速發展,控制醫院感染已成為現代化醫院質量管理的重要目標之一[2]。防止醫院感染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有效的消毒滅菌系統。現今醫院中消毒滅菌系統主要是消毒供應中心,是對各種醫療器械、敷料及其他物品的清洗、消毒滅菌以及保存、發放各種無菌物品的場所,因此消毒供應中心在醫院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3],建立消毒供應中心環境衛生學監測機制,加強消毒供應中心環境衛生學監測,可以有效地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保證滅菌物品滅菌效果,從而確保醫院醫療和護理質量。
[1]消毒技術規范〔M〕.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02:175-178
[2]文翠容,王麗明,等.消毒供應中心滅菌質量及環境衛生學監測〔J〕.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報,2008,6(5):276-277
[3]薛廣波.現代消毒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2: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