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國喬,顧小根,朱家新,洪建偉
(浙江省畜牧獸醫局,浙江 杭 州 310020)
浙江省重大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現狀與對策建議
俞國喬,顧小根,朱家新,洪建偉
(浙江省畜牧獸醫局,浙江 杭 州 310020)
系統分析浙江省重大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動物衛生監督隊伍建設、執業獸醫隊伍建設、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建設、獸醫系統能力建設和養殖場戶主體防疫意識培育等工作對策。
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對策
畜牧業是浙江省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自2005年全面開展了獸醫體制改革以來,畜牧獸醫機構、獸醫技術支撐體系和基層動物防疫網絡已基本建立,重大動物疫病科學防控體系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現就浙江省近年來重大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現狀和對策建議介紹如下。
2005年以來,浙江省全面開展了以健全獸醫監督管理機構、加強動物防疫力量為主要內容的獸醫管理體制改革,經過全省各級、各部門5年多的積極探索和實踐,重大動物疫病科學防控體系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
省本級,2003年浙江省畜牧獸醫局由處級升格為副廳級監督管理類事業單位,核定編制56人,內設辦公室、產業發展與財務處、動物疫病防治處、飼料獸藥監督處、獸醫監督處和畜牧處 (掛草原處牌子)6個處室。市、縣二級,截至目前,全省101個市、縣 (市、區)已有98個出臺了本級畜牧獸醫監督管理機構改革方案,原有畜牧獸醫站改為監督管理性質的畜牧獸醫局。其中,69個市、縣 (市)建立了隸屬于農業局的副局級畜牧獸醫局,98個市、縣 (市、區)加掛了動物衛生監督所牌子,均為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已經明確編制的71個市、縣的人員編制由改革前的932人增至改革后1 255人,編制增幅35%。根據動物防疫工作實際需要,90個縣 (市、區) (不包括11個市)已有60個縣 (市、區)因地制宜地出臺鄉鎮畜牧獸醫改革方案,其中58個縣 (市、區)實行動物防疫監督和檢疫派駐制,22個縣 (市、區)委托鄉鎮管理,設畜牧獸醫站或在鄉鎮農技服務中心中設畜牧獸醫專管員,18個縣 (市、區)派駐制與委托制兩者兼有,全部實施財政全額撥款。
省本級,省畜牧獸醫局獨立設置了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省獸藥質量監察所、省畜牧技術服務中心3個局屬事業單位,作為畜牧獸醫技術支撐機構。浙江大學、浙江省農科院、浙江農林學院、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均建有獸醫檢測診斷實驗室,但未經過相應的計量認證或資格認可。市、縣二級中,永康市專門成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編制16人、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外,還有84個市、縣 (市、區)的畜牧獸醫局內建立了動物疫病監測實驗室,配備了199名專職實驗技術人員,寧波、金華、衢州3個市級實驗室通過了省級計量認證。
各地原有的鄉鎮畜牧獸醫站,根據經營性服務和公益性職能分開的原則,整體轉為動物疫病診療服務機構。通過短期的動物防疫知識培訓,全省共配備了鄉鎮動物疫情測報責任人1 770人,村級動物疫情測報員33 171名,基本做到每個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有疫情測報負責人,每個行政村有疫情測報員,每個畜禽交易市場、養殖場和野鳥棲息地有疫情巡查責任人。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也在逐步探索建立,目前全省已初步配備村級動物防疫員12 000名。另外,按照《浙江省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要求,各地成立了由基層獸醫、民兵等組成的應急撲疫預備隊,全省共計15 000多人。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動物疫病的發生越來越頻繁,疫病的種類越來越多,使得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強度和難度越來越大,防控工作的現狀與防控體系的建設與高效運轉仍有許多不相適應地方,突出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浙江省規模養殖已占全省總養殖量的65%左右,位居全國前列。但散戶養殖還比較普遍,小規模養殖戶、散養戶主動防疫意識薄弱,散養家禽需要在早上或晚上不放養的情況下注射疫苗,免疫注射量大面廣,勞動力強度大,現有的村級動物防疫力量很難適應繁重的工作任務。特別是2007年以來,隨著國家免費強制免疫政策的出臺,村級動物防疫員的免疫注射費收入明顯減少甚至沒有,部分縣 (市、區)“政府購買服務”經費落實遲緩或不到位,一定程度上挫傷了村級動物防疫員免疫注射的工作積極性,造成散養畜禽強制免疫基礎不穩固。
目前,浙江省畜禽生產、流通、加工等環節動物防疫工作離規范化、科學化、法制化還有一定的差距。全省每年要從20多個省 (市、區)通過公路、鐵路等渠道調入生豬約700萬頭、家禽8 500多萬羽、牛羊200多萬只、皮張1億多張、食用動物產品40多萬 t,多環節輻射到全省11個市的640多個生豬等動物定點屠宰廠 (場、點)、2 560多家畜禽交易市場或農貿市場、1 000多家皮革加工及動物產品加工企業,而其中很多屠宰廠 (場、點)防疫條件不完善、防疫設施不完備,部分養殖場防疫隱患較多,需要督促整改。目前全省從事動物檢疫的人員3 353名:其中監督機構聘用檢疫人員2 277名,協檢人員1 076名;納入監督機構編制的為733名,占總數的21.9%,納入鄉鎮事業編制為1 418名,占總數的42.3%,無編制為1 202名,占總數的35.8%;經費全額事業預算的為1 292名,占 38.5%,財政補助為2 061名,占62.5%。這與浙江省作為動物及產品調入大省、動物衛生監督執法任務繁重的現狀很不相稱,不利于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的深入推進。
長期以來,浙江省動物防疫力量薄弱,技術隊伍年齡老化、知識更新緩慢、執法人員工作理念、執法辦案、監督監管等工作底子薄弱,整體業務素質不高。據2008年6月份統計,全省動物檢疫員中高中以下學歷占28.50%(621名/2 179名),初級以下職稱占79.35%(1 729名/2 179名),50歲以上年齡占31.15%(678名/2 179名)。技術系統難以適應新形勢下的動物防疫工作,能力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
動物疫病預防控制體系,主要包括動物防疫、檢疫、監督、監測等方面。我們提出如下總體思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政府全面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職能要求,進一步深化畜牧獸醫體制改革,依法加強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建設,探索推進執業獸醫資格管理,深入完善村級動物防疫員體系,做到防控體系“機構健全、功能明確、設施配套、運轉順暢”,促進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由應急型行政管理向常態型長效監管轉變。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明確規定,省、市、縣三級分別設立動物衛生監督所,負責動物、動物產品的檢疫工作和其他有關動物防疫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建議各級政府依法加強動物衛生監督執法機構和隊伍建設,在畜牧獸醫局下設相對獨立、有專門機構、專業人員的動物衛生監督所,充實動物檢疫監督力量,并配套技術支撐機構。要加強動物檢疫、監督管理等工作經費保障,完善監督抽樣設施設備。要健全監督管理、案件受理、立案審批、行政處罰、聽證、文書檔案管理等執法工作制度,促進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專業化、法定化。
發達高家非常重視執業獸醫隊伍建設,如德國現有注冊獸醫約3萬人,官方獸醫僅2 496人,其他都屬個體性質的地方獸醫。要按照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盡快推行執業獸醫資格考試與注冊制度,全面實行動物診療許可制度,規范動物疫病診療機構、畜牧業龍頭企業、動物飼養場、畜禽專業合作社等單位執業獸醫的行為。合理布局鄉鎮獸醫診療機構,制訂出臺鄉鎮執業獸醫扶持發展政策,充分調動其參與畜禽免疫、疫情普查、疫病撲滅、畜牧技術推廣與培訓、畜牧業生產和疫情統計等各種公益性服務。
加強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建設,已成為當前浙江省一項十分緊迫任務。根據國家有關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建設要求和法律規定,按照“明確工作職責,統一人員聘用、統一組織管理、統一補助標準、統一工作考核”的組建原則,建議省政府盡快出臺《浙江省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建設的意見》,明確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建設的原則目標、科學配置要求、公益性經費補助政策和工作職責,加快村級動物防疫隊伍選拔聘用,盡快組建一支相對穩定且“精簡、統一、效能”的基層動物防疫員隊伍。
要多層次、多形式組織動物防疫人員開展學習培訓工作,拓展工作思路、更新工作理念、更新知識層次、更新業務技能。要加強執法人員的專業法、行政法等法律法規的培訓,規范執法程序、執法行為。要全面推進動物防疫人員科技創新、機制創新,全面提升動物防疫隊伍綜合管理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和業務技術能力。
建議各級政府和農業部門加大宣傳力度,通過舉辦培訓班、研討會、講座等多種形式,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和農民信箱,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的宣傳活動,把《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規、技術規范宣傳到村、到場、到戶,使畜禽養殖場戶業主全面了解相關法定義務,提高防疫意識和守法意識,落實主體防疫責任,改善動物防疫條件,強化養殖場綜合防治措施的落實。
S 851.34+7
A
0528-9017(2011)03-0713-03
文獻著錄格式:俞國喬,顧小根,朱家新,等.浙江省重大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現狀與對策建議 [J].浙江農業科學,2011(3):713-715.
2011-03-12
俞國喬 (1973-),男,浙江慈溪人,高級獸醫師,主要從事動物防疫管理工作。
(責任編輯:胡錦平)